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24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涉及铜管加工领域,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穿孔;至少三个围绕在穿孔周边的转盘及输出轴与转盘的侧面中心固定连接的电机,各个圆盘的相对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圆形区域,且每个转盘的中心到穿孔中心的距离均相等,使得圆形区域的中轴线与穿孔的中轴线重合,圆形区域的直径与待铣削的铜管直径相等,电机位于壳体外,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设于壳体的第一滑槽;铣刀,至少一个转盘的侧面设有铣刀;设于壳体外的调节部,用于驱动电机沿着第一滑槽滑动。通过本装置,可在壳体外对圆形区域的直径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铜管,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节省了操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管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铜管在生产后,需要经过铣削机,用于对铜管的表面进行铣削,以使铜管表面更加光滑。本申请人发现:目前铣削机在对不同规格的铜管铣削时,需要拆开铣削机来调节铣削机内部转盘之间的距离,以适应铜管直径,这种方式操作复杂,且操作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铣削机在对不同规格的铜管铣削时,需要拆开铣削机来调节铣削机内部转盘之间的距离,以适应铜管直径,这种方式操作复杂,且操作时间长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穿孔,用于使得铜管穿过;至少三个围绕在穿孔周边的转盘及输出轴与所述转盘的侧面中心固定连接的电机,各个所述圆盘的相对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圆形区域,且每个所述转盘的中心到穿孔中心的距离均相等,使得圆形区域的中轴线与穿孔的中轴线重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穿孔,用于使得铜管穿过;/n至少三个围绕在穿孔周边的转盘及输出轴与所述转盘的侧面中心固定连接的电机,各个所述圆盘的相对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圆形区域,且每个所述转盘的中心到穿孔中心的距离均相等,使得圆形区域的中轴线与穿孔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圆形区域的直径与待铣削的铜管直径相等,所述电机位于壳体外,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设于壳体的第一滑槽;/n铣刀,至少一个所述转盘的侧面设有所述的铣刀,用于对穿过穿孔的铜管表面进行铣削;/n设于壳体外的调节部,用于驱动电机沿着第一滑槽滑动,从而使得圆形区域的直径发生改变,以适应不同规格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穿孔,用于使得铜管穿过;
至少三个围绕在穿孔周边的转盘及输出轴与所述转盘的侧面中心固定连接的电机,各个所述圆盘的相对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圆形区域,且每个所述转盘的中心到穿孔中心的距离均相等,使得圆形区域的中轴线与穿孔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圆形区域的直径与待铣削的铜管直径相等,所述电机位于壳体外,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设于壳体的第一滑槽;
铣刀,至少一个所述转盘的侧面设有所述的铣刀,用于对穿过穿孔的铜管表面进行铣削;
设于壳体外的调节部,用于驱动电机沿着第一滑槽滑动,从而使得圆形区域的直径发生改变,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铜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
位于壳体外部的驱动环及至少三个固定于壳体外侧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滑孔,所述驱动环与滑孔滑动连接,且驱动块朝向壳体的侧面到壳体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机均位于驱动环内;
穿过所述间隙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固定于侧板,联动杆朝向驱动环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驱动环朝向联动杆的侧面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匹配,在驱动环转动时,带动联动杆靠近或远离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管铣面机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于侧板左右两侧的稳定板及固定于所述稳定板朝向壳体的侧面的滑块,所述滑块位于设于壳体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岩李丽兴王力徐文峰李强杨雄刁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精艺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