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装夹多次钻孔的旋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24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钻孔工装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次装夹多次钻孔的旋转台;包括基座、转台和端盖定位装置;所述转台包括驱动机构、主轴、棘轮和转盘;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部的轴承座;实现了一次装夹多次钻孔,避免多次拆装端盖而引起的钻孔位置精度的偏差;将原本单一机械性的操作由转台代替,使钻孔工艺更加便捷,大大的缩短了一个端盖法兰面钻孔的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所设计的四分位旋转台能够精确的实现同一圆周上四个均布孔的钻削;本设计的结构呈竖直分布,每部分结构简单,便于后续的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装夹多次钻孔的旋转台本案是以申请日为2019年12月27日,申请号为2019113731313,名称为一种定位钻孔旋转台的专利技术专利为母案而进行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钻孔工装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装夹多次钻孔的旋转台。
技术介绍
不锈钢电机端盖上一般设计有四个或六个或八个孔以均布的形式分布在端盖的法兰端面上,用于电机与工作机进行螺纹连接装配时使用。钻孔时不锈钢电机端盖的毛坯多以304或316不锈钢为材料,其车削、钻削等机加工性能较差,尤其是在钻孔工艺中,对于多个均布的孔来说,需要进行单一机械性动作且长时间的操作,耗时耗力,并且法兰面上均布的法兰面孔的加工需要有很高的工艺要求,才能保证客户可以很好的将电机装配在工作机上。对于一种多个孔均布的不锈钢电机端盖来说,现有的工装设备普遍有以下不足:大多仅实现了钻孔时对端盖的定位和夹紧,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一次夹紧多次钻孔,需要反复拆装工件,而导致钻孔的位置精度有所偏差,工艺质量不佳;操作复杂,安装困难,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专利技术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装夹多次钻孔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台和端盖定位装置;/n所述转台包括驱动机构、主轴、棘轮和转盘;/n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部的轴承座;/n所述主轴竖直地通过轴承连接于轴承座,所述棘轮同轴连接于主轴,所述转盘同轴连接于主轴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轴转动;/n所述轴承座包括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棘轮位于上轴承座的上方;/n所述基座铰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棘轮配合;/n所述端盖定位装置包括同轴设置在转盘上端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用于定位安装待钻孔的电机端盖;/n还包括气动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水平气缸、水平导轨、滑座、竖直气缸、压力臂、压盘顶杆和压盘本体;/n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装夹多次钻孔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台和端盖定位装置;
所述转台包括驱动机构、主轴、棘轮和转盘;
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部的轴承座;
所述主轴竖直地通过轴承连接于轴承座,所述棘轮同轴连接于主轴,所述转盘同轴连接于主轴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轴转动;
所述轴承座包括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棘轮位于上轴承座的上方;
所述基座铰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棘轮配合;
所述端盖定位装置包括同轴设置在转盘上端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用于定位安装待钻孔的电机端盖;
还包括气动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水平气缸、水平导轨、滑座、竖直气缸、压力臂、压盘顶杆和压盘本体;
所述水平导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滑座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惠丰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