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23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肺式活门安装于第一壳体的内腔内并将该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氧气进气内腔、氧气出气内腔和氧气中转内腔,氧气进气内腔用于与氧气气源连接,氧气出气内腔与吸气管接头内的氧气进气口连通,氧气中转内腔与吸气管接头内的混合气出气口连通,波纹管流量调节机构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内腔内,波纹管流量调节机构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外界空气和吸气管接头内的空气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自适应调节氧气和空气流量、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适用于为高原作业人员提供供氧防护,可广泛运用于高原、山地等需氧场所以及教学试验用氧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供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供气装置用于为有吸氧需求的人提供氧气或氧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传统的呼吸供气装置,总体来说存在体积较大、出氧浓度难以自适应调节、吸气阻力较大的问题。具体来说,传统呼吸供气装置一方面没有将氧气自动供气结构与空气自动供气结构很好地集成在一起,比如,利用呼吸器直接吸入高浓度氧气,通过用户自己控制呼吸器来确定是否吸入一定量的外界空气,或者将呼吸器(如呼吸面罩或吸气管)直接通过一条气管与外界空气连通,但无法实现空气流量的自动调节;另一方面,传统呼吸供气装置的氧气自动供气结构的活门一般利用弹簧的轴向弹性,所以导致吸气阻力较大,而空气供气结构不能实现自动调节流量的功能,更不能在海拔不同地区实现空气流量的自适应调节,所以不能根据不同环境比如不同海拔高度实现氧气浓度的自适应调节,降低了产品实用性和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r>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肺式供氧装置、空气调节装置和吸气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接头内设有氧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和混合气出气口,所述氧气进气口与所述空气进气口相互连通后再与所述混合气出气口连通,所述混合气出气口用于与呼吸面罩连接;所述肺式供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肺式活门,包括呼吸膜片的所述肺式活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内并将该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氧气进气内腔、氧气出气内腔和氧气中转内腔,所述氧气进气内腔位于所述肺式活门的开关进气侧且用于与氧气气源连接,所述氧气出气内腔位于所述肺式活门内且位于所述肺式活门的开关出气侧并通过氧气通道与所述吸气管接头内的氧气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肺式供氧装置、空气调节装置和吸气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接头内设有氧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和混合气出气口,所述氧气进气口与所述空气进气口相互连通后再与所述混合气出气口连通,所述混合气出气口用于与呼吸面罩连接;所述肺式供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肺式活门,包括呼吸膜片的所述肺式活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内并将该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氧气进气内腔、氧气出气内腔和氧气中转内腔,所述氧气进气内腔位于所述肺式活门的开关进气侧且用于与氧气气源连接,所述氧气出气内腔位于所述肺式活门内且位于所述肺式活门的开关出气侧并通过氧气通道与所述吸气管接头内的氧气进气口连通,所述氧气中转内腔位于所述肺式活门的开关控制侧且所述呼吸膜片位于所述氧气中转内腔内,所述氧气中转内腔通过膜片引压通道与所述吸气管接头内的混合气出气口连通;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和波纹管流量调节机构,所述波纹管流量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内,所述波纹管流量调节机构的进气口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波纹管流量调节机构的出气口通过空气通道与所述吸气管接头内的空气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接头内设有氧气喷嘴和混合气喷嘴,所述氧气喷嘴的进气口为所述吸气管接头内的氧气进气口,所述氧气喷嘴的出口与所述吸气管接头内的空气进气口和所述混合气喷嘴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混合气喷嘴的出气口为所述吸气管接头内的混合气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喷嘴通过喷嘴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吸气管接头内,所述氧气喷嘴能够在气流方向移动,所述氧气喷嘴与所述混合气喷嘴之间安装有喷嘴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吸气管接头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调节的便携式呼吸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肺式活门还包括氧阀座、环形椎体、活门杆和活门弹簧,所述氧阀座的中心位置设有阀座通孔,所述氧阀座位于所述氧气进气内腔与所述氧气出气内腔之间,所述活门杆的第一端设有堵头,所述活门杆穿过所述阀座通孔且其堵头置于所述氧气进气内腔内,所述活门杆的堵头能够在所述活门杆与所述氧阀座垂直时关闭所述阀座通孔并在所述活门杆倾斜时开启所述阀座通孔,所述环形椎体与所述活门杆的堵头分别位于所述氧阀座的两侧,所述环形椎体的小端与所述活门杆的堵头接触,所述活门杆穿过所述环形椎体的中心通孔,所述环形椎体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艳芳何毅李图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康拓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