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茂琳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19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壳;通过设置操作壳,利用操作壳的设置能够使得打针过程在操作壳中进行,从而避免了打针过程暴露在外部空气中,降低了儿童打针过程中细菌侵入从而感染的可能,使得儿童手臂的后侧被初步固定,再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利用第二转板的转动能够使得第二转轴进行转动,再通过设置粘布和滚轮,利用吸有酒精的粘布能够使得医生的手臂在通过滚轮进入操作壳内时粘附酒精,利用酒精的消毒能够降低细菌进入操作壳内的可能,从而再次提高儿童打针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固定支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成长,因此为了提高儿童们的抵抗力,大人们通常会带孩子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抽血和注射疫苗,在这些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儿童进行打针,由于打针具有一定的疼痛感,孩子的自控能力又较弱,因此亟需一种辅助用固定支架。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畜牧兽医用打针固定架(申请号:201921628706.7),虽然解决了对打针对线进行固定,防止乱动的目的,但是固定效果不好,并且不方便医生根据打针的需要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并且无法提高儿童打针的安全性,儿童自身免疫力较低,通常打针过程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很容易使得细菌侵入,从而导致孩子受到感染,并且在打针过程中小孩子通常会乱动,这也降低了儿童打针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其具有的特点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倾斜角度并且能够提高儿童打针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包括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设有第三转轴(8),第三转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壳(1),所述底座(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的另一端与操作壳(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壳(1)内设置有夹紧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包括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设有第三转轴(8),第三转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壳(1),所述底座(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的另一端与操作壳(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壳(1)内设置有夹紧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块(41),第一连接块(41)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底座(6)的一侧面铰接,第一连接块(4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42),第一转轴(42)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转板(43),第一转轴(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44),第一螺纹柱(4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45),第一螺纹帽(4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46),限位杆(4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另一侧面通过第二销轴与操作壳(1)的下表面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打针辅助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第一滑块(52),第一滑块(52)滑动连接在操作壳(1)内壁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块(52)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套设有第二转轴(51),第二转轴(51)穿过操作壳(1)上表面开设的安装孔并延伸至操作壳(1)的外侧,第二转轴(51)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茂琳刘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钱茂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