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17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涉及肾内科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内壁中部焊接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外壳的内壁底部均焊接设置有斜板,并且隔板与外壳的底部轴心处均滑动设置有整理管,外壳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两个回收电机,且两个回收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设置有润滑轮和清洁轮。该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通过润滑轮和清洁筒,实现对管道的精确附着润滑油,防止润滑油附着过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该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通过清洁喷头和加热灯,可以实现该装置的预热消毒功能,避免管道过于寒冷,导致患者不适,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肾内科
,具体为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随着人们饮食的丰富,随之而来的各类身体疾病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肾脏类的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的疾病,因此对于肾内科的治疗仪器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肾内科患者如果处于患病早中期,医务人员一般会采用灌肠渗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即通过直肠向体内通入治疗渗透药液,借助于渗透压将患者体内的杂质废物从肠壁渗透到药物中从而排出体外。目前医院常见的灌肠设备过于简陋,一方面现有人工对管道进行涂抹润滑油,导致在实际的涂抹过程中,造成了较多的润滑油的浪费,且无法有效地进行快速回收再利用,此类装置的经济性不佳,大量使用,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承受的,其次是现有的管道在室温下,直接进入人体,会使患者造成极大的不适感,特别是在冬天,整个装置的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通过润滑轮和清洁筒,可以实现对管道的精确附着润滑油,防止润滑油附着过多,造成了润滑油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清洁喷头和加热灯,可以实现该装置的预热消毒功能,避免因为管道过于寒冷,导致患者感觉不适,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中部焊接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外壳的内壁底部均焊接设置有斜板,并且隔板与外壳的底部轴心处均滑动设置有整理管,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两个回收电机,且两个回收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设置有润滑轮和清洁轮,所述清洁轮的外壁两侧均焊接设置有清洁喷头,且清洁喷头的一侧旋转连通设置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一端连通设置于外部消毒液供给装置。为了提高该装置排废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斜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排废口,且排废口的一侧连通设置于外部收集装置。为了提高该装置的加热性能,作为本技术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加热灯,所述加热灯均处于清洁轮的正上方处。为了防止润滑油过多,作为本技术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轴心处连通设置有出口管,且出口管的顶端套设有清洁筒,所述清洁筒的内壁粘合设置有清洁刷,所述外壳的顶部边缘处连通设置有加料管。为了提高该装置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优选的,所述整理管的顶端均焊接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底部分别贴合于隔板的顶部处和外壳的内壁底部处。为了提高该装置的运转流畅性,作为本技术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优选的,所述清洁轮与润滑轮处于同一轴线处,所述清洁轮与润滑轮的外壁中部均向内凹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通过润滑轮和清洁筒,实现对管道的精确附着润滑油,防止润滑油附着过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2)、该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通过清洁喷头和加热灯,可以实现该装置的预热消毒功能,避免管道过于寒冷,导致患者不适,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斜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清洁喷头的侧视图。图中:1、外壳;2、回收电机;3、隔板;4、限位块;5、清洁轮;6、整理管;7、润滑轮;8、加热灯;9、清洁喷头;10、转动管;11、斜板;12、清洁刷;13、清洁筒;14、出口管;15、加料管;301、排废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壁中部焊接设置有隔板3,且隔板3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均焊接设置有斜板11,并且隔板3与外壳1的底部轴心处均滑动设置有整理管6,外壳1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两个回收电机2,且两个回收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设置有润滑轮7和清洁轮5,清洁轮5的外壁两侧均焊接设置有清洁喷头9,且清洁喷头9的一侧旋转连通设置有转动管10,转动管10的一端连通设置于外部消毒液供给装置。本实施例中:通过隔板3,可以实现对外壳1内部的空间进行充分分隔,降低设备的占地面积,通过回收电机2,可以收下对清洁轮5和润滑轮7的充分驱动,防止在使用的刚才中,发生卡死的问题,并且回收电机2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选用合适规格的电机即可,再次不再赘述,通过清洁喷头9,可以实现该装置对管道进行快速的消毒杀菌,通过转动管10,可以防止在使用清洁轮5的过程中,阻碍清洁喷头9的供给。具体的,其中一个斜板1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排废口301,且排废口301的一侧连通设置于外部收集装置。本实施例中:通过排废口301,可以实现该装置润滑油的快速排出和回收。具体的,隔板3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加热灯8,加热灯8均处于清洁轮5的正上方处。本实施例中:通过加热灯8,一方面可以保持该装置的存储环境,另外一方面可以保证管道留有余温,防止管道较冷,导致的患者不适。具体的,外壳1的顶部轴心处连通设置有出口管14,且出口管14的顶端套设有清洁筒13,清洁筒13的内壁黏合设置有清洁刷12,外壳1的顶部边缘处连通设置有加料管15。本实施例中:通过清洁刷12,可以实现对附着较多润滑油的管道外进行清洁,防止过度使用润滑油。具体的,整理管6的顶端均焊接设置有限位块4,且限位块4的底部分别贴合于隔板3的顶部处和外壳1的内壁底部处。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块4,可以防止整理管6发生脱落,方便使用者快速调整整理管6的工作高度。具体的,清洁轮5与润滑轮7处于同一轴线处,清洁轮5与润滑轮7的外壁中部均向内凹陷。本实施例中:通过清洁轮5和润滑轮7的凹陷,可以防止管道发生脱落和错位。使用时,先将管道缠绕设置于清洁轮5上,然后通过牵引,穿过整理管6,缠绕于润滑轮7上,最后通过出口管14和清洁筒13牵引出来,再通过加料管15,往该装置的内侧注入润滑油,然后启动加热灯8和清洁喷头9,先对管道进行清洁,最后启动回收电机2,实现对管道的驱动,保证管道的外壁完全贴合于清洁刷12的外壁处,通过清洁刷12对管道进行快速去除作业,防止润滑油过度附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中部焊接设置有隔板(3),且隔板(3)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均焊接设置有斜板(11),并且隔板(3)与外壳(1)的底部轴心处均滑动设置有整理管(6),所述外壳(1)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两个回收电机(2),且两个回收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设置有润滑轮(7)和清洁轮(5),所述清洁轮(5)的外壁两侧均焊接设置有清洁喷头(9),且清洁喷头(9)的一侧旋转连通设置有转动管(10),所述转动管(10)的一端连通设置于外部消毒液供给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中部焊接设置有隔板(3),且隔板(3)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均焊接设置有斜板(11),并且隔板(3)与外壳(1)的底部轴心处均滑动设置有整理管(6),所述外壳(1)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两个回收电机(2),且两个回收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设置有润滑轮(7)和清洁轮(5),所述清洁轮(5)的外壁两侧均焊接设置有清洁喷头(9),且清洁喷头(9)的一侧旋转连通设置有转动管(10),所述转动管(10)的一端连通设置于外部消毒液供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斜板(1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排废口(301),且排废口(301)的一侧连通设置于外部收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