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艳秋专利>正文

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13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涉及医疗辅助喂饲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鼻饲管道,所述鼻饲管道的饲喂端连通设置有分管一和分管二,所述分管一的管段上连通设置有流向朝外的单向阀一,所述分管一远离单向阀一的一端开设有抽气口,所述分管二上设置有饲喂口和用于封闭饲喂口的密封件,所述鼻饲管道远离饲喂端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流向与单向阀一相反的单向阀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鼻饲管道所连通的管路上设置两个流向相反的单向阀,通过针筒的抽气作用降低鼻饲管道内部的气压,并使鼻饲管道进行一定程度的收缩,可极大减小管道在插入后的管体直径,时患者佩戴更为舒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压疮形成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喂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
技术介绍
鼻胃管喂养,即鼻饲,是指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是肠内营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临床上为改善危重患者预后采取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可以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一般情况下,鼻饲胃管一经置入,通常会在患者身体内未充较长时间,而置入鼻饲胃管的患者病情较重,活动不便。上述情况造成鼻饲胃管在患者鼻处长时间保持一个压力作用,长时间的压力作用容易在缓冲鼻处形成疮,给患者增添治疗烦恼,给患者康复带来影响。现有的鼻饲管通常为橡胶材质的半软管,半软管在插入后不拔出,其自身的作用扩展强度会致使患者鼻腔持续受到较大的压力,给患者带来不适的同时不能有效降低压疮形成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包括鼻饲管道,所述鼻饲管道的饲喂端连通设置有分管一和分管二,所述分管一的管段上连通设置有流向朝外的单向阀一,所述分管一远离单向阀一的一端开设有抽气口,所述分管二上设置有饲喂口和用于封闭饲喂口的密封件,所述鼻饲管道远离饲喂端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流向与单向阀一相反的单向阀二。进一步地,所述鼻饲管道的插入端螺纹连接有空心的引导头,所述引导头远离鼻饲管道的一端设置为导向弧形面。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一与单向阀二分别与对应的分管一和鼻饲管道螺纹连接,所述单向阀二和鼻饲管道的衔接处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鼻饲管道在插拔过程中其凸起处割伤胃肠道粘膜的过渡圈。进一步地,所述鼻饲管道为一次性管道,所述鼻饲管道的饲喂端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分管一和分管二相互连接且所述分管一和分管二的衔接端开设有用于与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分管一的抽气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套头,所述套头内套设有用于抽出鼻饲管道内空气的针筒。进一步地,所述分管二远离鼻饲管道的一端旋接有用于对分管二注射嘴进行密封的密封头,所述鼻饲管道、分管一和分管二的任何旋接处均设置有用于增强设备密封效果的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在鼻饲管道所连通的管路上设置两个流向相反的单向阀,通过设置额外的分管二对流体食物进行注射,在注射完成后通过封闭分管二的管路实现鼻饲管道内部气压的恒定,此时通过在分管一一侧设置抽气口,通过针筒的抽气作用降低鼻饲管道内部的气压,使外界气压大于鼻饲管道的内部气压,并使鼻饲管道进行一定程度的收缩,可极大减小管道在插入后的管体直径,时患者佩戴更为舒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压疮形成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A方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鼻饲管道;2、分管一;3、分管二;4、单向阀一;5、单向阀二;6、引导头;7、过渡圈;8、密封头;9、套头;10、内螺纹;11、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通过在鼻饲管道1所连通的管路上设置两个流向相反的单向阀(这里泛指单向阀一4和单向阀二5),通过设置额外的分管二3对流体食物进行注射,在注射完成后通过封闭分管二3的管路实现鼻饲管道1内部气压的恒定,此时通过在分管一2一侧设置抽气口,通过针筒的抽气作用降低鼻饲管道1内部的气压,使外界气压大于鼻饲管道1的内部气压,并以此实现鼻饲管道1进行一定程度的收缩,可极大减小管道在插入后的管体直径,时患者佩戴更为舒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压疮形成的可能性,具体的,这里为实现设备的结构,这里设置设备包括用于插设的鼻饲管道1(鼻饲管道1采用普通的无毒材质即可,为便于插设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为实现鼻饲管道1收缩外径的功能,这里在鼻饲管道1的饲喂端连通设置有分管一2和分管二3(如图1所示),具体的,这里在分管一2的管段上连通设置有流向朝外的单向阀一4,并在分管一2远离单向阀一4的一端开设有抽气口,在分管二3上设置有饲喂口和用于封闭饲喂口的密封件,最后在鼻饲管道1远离饲喂端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流向与单向阀一4相反的单向阀二5,在对患者进行饲喂工作时,将注射针筒插设在分管二3的饲喂口内推送,此时的单向阀二5能正常引导流体从管道内涌出,并实现饲喂工作,此后,在需要收合管道的外径时,封闭饲喂口,将针筒插设在分管一2的抽气口上,并对鼻饲管道1的内部进行抽气工作,抽气完成后拔出针筒,由于两侧的单向阀不会引入其他的流体成分,因此这里可实现管道内气压恒定小于大气压,并以此实现了管道收缩的性能。如图1和图3所示,为便于在鼻饲管道1的插设过程中对患者的肠胃黏膜进行良好的保护,这里在鼻饲管道1的插入端螺纹连接有空心的引导头6,设置引导头6远离鼻饲管道1的一端(插设端)设置为导向弧形面。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为优化单向阀一4与单向阀二5之间的衔接结构,这里设置单向阀一4与单向阀二5分别与对应的分管一2和鼻饲管道1螺纹连接,由于管道整体较细单向阀设置时容易产生空圈,空圈导致的凸起可能会对胃肠道粘膜造成损伤,这里在单向阀二5和鼻饲管道1的衔接处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鼻饲管道1在插拔过程中其凸起处割伤胃肠道粘膜的过渡圈7(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为便于鼻饲管道1的裁断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固定,这里设置鼻饲管道1为一次性管道,在鼻饲管道1的饲喂端开设有内螺纹10(裁断处应位于内螺纹10上,由于螺纹处流体饲料不便于清洗,故这里设置管道为一次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饲管道(1),所述鼻饲管道(1)的饲喂端连通设置有分管一(2)和分管二(3),所述分管一(2)的管段上连通设置有流向朝外的单向阀一(4),所述分管一(2)远离单向阀一(4)的一端开设有抽气口,所述分管二(3)上设置有饲喂口和用于封闭饲喂口的密封件,所述鼻饲管道(1)远离饲喂端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流向与单向阀一(4)相反的单向阀二(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饲管道(1),所述鼻饲管道(1)的饲喂端连通设置有分管一(2)和分管二(3),所述分管一(2)的管段上连通设置有流向朝外的单向阀一(4),所述分管一(2)远离单向阀一(4)的一端开设有抽气口,所述分管二(3)上设置有饲喂口和用于封闭饲喂口的密封件,所述鼻饲管道(1)远离饲喂端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流向与单向阀一(4)相反的单向阀二(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饲管道(1)的插入端螺纹连接有空心的引导头(6),所述引导头(6)远离鼻饲管道(1)的一端设置为导向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疮的鼻饲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一(4)与单向阀二(5)分别与对应的分管一(2)和鼻饲管道(1)螺纹连接,所述单向阀二(5)和鼻饲管道(1)的衔接处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鼻饲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秋齐丽颖吴爽
申请(专利权)人:王艳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