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11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泡脚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包括呈袜子状结构的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具有可调节的收紧带,用于扎紧袋体顶部的开口,所述袋体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层粘接有自加热装置;所述袋体自外而内主要包括外表层、夹层和内表层,所述外表层采用不透气透水的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夹层为浸湿中药的吸水棉层,所述内表面采用轻薄透气的无纺布制成,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直接套在患者小腿处的泡脚袋,释放水蒸气,对双脚有湿润和促进下肢血液循的目的,可去除死皮老茧,改善老茧堆积、脚干脚裂、清洁足底,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
本技术属于泡脚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
技术介绍
目前,睡前热水泡脚已被大多数人认可,因足底穴位较多,热水洗脚可使血液扩张,局部的血流速度加快,洗脚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提高皮肤代谢能力。多数卧床患者需要洗脚时,一种方法是使用毛巾蘸水以后进行擦洗,这样患者的双脚不能在温水中浸泡,另一种方法是把普通的水盆装水以后在床上为患者洗脚,这样虽然能泡脚,单人操作一次只能洗一只脚,另一只脚不便于固定,容易使洗脚盆倾斜或者翻到,使洗脚水洒在患者的床上,双人操作时需一人固定洗脚盆,一人洗脚,增加了陪护人员的工作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直接套在患者小腿处的泡脚袋,释放水蒸气,对双脚有湿润和促进下肢血液循的目的,可去除死皮老茧,改善老茧堆积、脚干脚裂、清洁足底,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包括呈袜子状结构的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具有可调节的收紧带,用于扎紧袋体顶部的开口,所述袋体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层粘接有自加热装置;所述袋体自外而内主要包括外表层、夹层和内表层,所述外表层采用不透气透水的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夹层为浸湿中药的吸水棉层,所述内表层采用轻薄透气的无纺布制成。进一步,所述袋体开口的一端呈向上延伸至筒状,用于包覆小腿部。进一步,所述收紧带主要包括缝制在袋体顶部开口处的呈筒状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外表面缝制有沿着弹性带方向的扎紧带,所述扎紧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弹性带的表面。进一步,所述魔术贴包括缝制在弹性带外表面的勾面和缝制在扎紧带内侧表面的毛面,且所述勾面的长度大于毛面的长度。进一步,所述弹性带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吸水的垫层。进一步,所述内表层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按照人体足部的穴位对应分布。进一步,所述袋体的内侧后跟部设置有垫片。进一步,所述自加热装置采用最高加热温度为50℃的自加热包,所述自加热装置的下端面粘贴有温度贴,用于测量自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通过设计直接套在患者小腿处的泡脚袋,利用弹性带和扎紧带固定扎紧,夹层内浸湿中药,通过自加热包加热释放水蒸气,对双脚有湿润和促进下肢血液循的目的,可去除死皮老茧,改善老茧堆积、脚干脚裂、清洁足底,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中袋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中收紧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袋体;11、外表层;12、夹层;13、内表层;14、按摩凸起;15、垫片;2、收紧带;21、弹性带;22、扎紧带;23、魔术贴;24、垫层;3、自加热装置;31、温度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包括呈袜子状结构的袋体1,袋体1的顶部具有可调节的收紧带2,用于扎紧袋体1顶部的开口,袋体1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层粘接有自加热装置3;袋体1自外而内主要包括外表层11、夹层12和内表层13,外表层11采用不透气透水的塑料材料制成,夹层12为浸湿中药的吸水棉层,内表层13采用轻薄透气的无纺布制成。使用时,首先用中药将夹层12浸透,倒掉液体的中药,然后再将袋体1套在患者的脚部,利用收紧带2收紧,启动自加热装置3对袋体1进行加热,夹层12内浸湿的中药吸收热量产生蒸汽,蒸汽在袋体1内循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泡脚完成后取下泡脚袋,擦干净患者的脚部即可;如果需要进一步清洁脚部,可以在脚部涂抹搓泥,去除脚部的死皮老茧和污垢。为了提升泡脚的效果,袋体1开口的一端呈向上延伸至筒状,用于包覆小腿部;中药蒸汽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小腿进行加热,促进血液循环。为了扎紧袋体1顶部开口,收紧带2主要包括缝制在袋体1顶部开口处的呈筒状的弹性带21,弹性带21的外表面缝制有沿着弹性带21方向的扎紧带22,扎紧带22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23固定在弹性带21的表面;首先松开扎紧带22,患者张开弹性带21将脚通过弹性带21插到袋体1内,弹性带21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收紧贴在患者的小腿部,然后拉扎紧带22使扎紧带22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23与弹性带21连接。为了方便调节,魔术贴23包括缝制在弹性带21外表面的勾面和缝制在扎紧带22内侧表面的毛面,且勾面的长度大于毛面的长度,对于体型不同的患者,可以将毛面与不同位置的勾面连接,从而使其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为了避免冷凝水流出,弹性带21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吸水的垫层24,其中垫层24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吸水海绵。为了提升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内表层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起14,按摩凸起14按照人体足部的穴位对应分布,通过这些按摩凸起14可以对患者进行足底按摩。为了提升安全性,袋体1的内侧后跟部设置有垫片15,以防止足部干燥和干裂。自加热装置3采用最高加热温度为50℃的自加热包,自加热装置3的下端面粘贴有温度贴31,用于测量自加热装置3的加热温度;温度贴31会根据不同程度的温度反馈出不同的颜色,当自加热装置3的温度过高时,需要取下自加热装置3避免高温对患者造成损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包括呈袜子状结构的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顶部具有可调节的收紧带(2),用于扎紧袋体(1)顶部的开口,所述袋体(1)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层粘接有自加热装置(3);/n所述袋体(1)自外而内主要包括外表层(11)、夹层(12)和内表层(13),所述外表层(11)采用不透气透水的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夹层(12)为浸湿中药的吸水棉层,所述内表层(13)采用轻薄透气的无纺布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包括呈袜子状结构的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顶部具有可调节的收紧带(2),用于扎紧袋体(1)顶部的开口,所述袋体(1)的下端面通过粘胶层粘接有自加热装置(3);
所述袋体(1)自外而内主要包括外表层(11)、夹层(12)和内表层(13),所述外表层(11)采用不透气透水的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夹层(12)为浸湿中药的吸水棉层,所述内表层(13)采用轻薄透气的无纺布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开口的一端呈向上延伸至筒状,用于包覆小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自动加热泡脚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带(2)主要包括缝制在袋体(1)顶部开口处的呈筒状的弹性带(21),所述弹性带(21)的外表面缝制有沿着弹性带(21)方向的扎紧带(22),所述扎紧带(22)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23)固定在弹性带(21)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水亭符雪彩黄燕王立娜王欣牛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