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11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尤其为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包括一对呈对称状态分布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壁上固定有顶板,两个顶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位于两个顶板中间位置的空心软球体,空心软球体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两个支架的顶壁上固定有横板,横板的顶壁靠近中间位置固定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固定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按摩机构和往复机构,解决了通常情况下,按摩顺气多是采用人工按摩,不仅效率很低,且劳动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尤其是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肠胃胀气,是对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对于肠胃胀气的患者来说,针对排气的措施,主要有服食药物以及按摩顺气两种方式,但是药物服用过多,对患者的身体有较大的影响,而通常情况下,按摩顺气多是采用人工按摩,不仅效率很低,且劳动量较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一对呈对称状态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壁上固定有顶板,两个所述顶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位于两个所述顶板中间位置的空心软球体,所述空心软球体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顶壁上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壁靠近中间位置固定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往复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顶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远离所述微型马达的一端前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固定转轴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并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转轴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连杆靠近所述固定转轴的一端也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固定转轴之间通过锁紧轴转动连接,且所述锁紧轴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板的顶壁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背的侧壁上均固定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顶板相对的侧壁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轮槽,所述滚轮位于所述轮槽内并与轮槽之间滚动连接,且所述轮槽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固定转轴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上螺纹连接有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的下端穿过顶板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顶壁左端位置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端穿过所述顶板并与顶板之间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心软球体的整体呈椭圆状,且所述空心软球体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按摩杆,所述按摩杆上紧密粘接有多组呈环状等间距分布的按摩弹簧,每一组所述按摩弹簧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按摩弹簧远离按摩杆的一端与所述空心软球体的内壁紧密粘接,且所述空心软球体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按摩凸起。本技术通过按摩机构和往复机构,可以对患者的肠胃进行持续性往复按摩,辅助排气,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整个按摩机构和往复机构的高度,适用性强,解决了通常情况下,按摩顺气多是采用人工按摩,不仅效率很低,且劳动量较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按摩机构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往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空心软球体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空心软球体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支撑板1、顶板2、升降螺纹杆21、限位杆22、轮槽23、按摩机构3、空心软球体31、按摩凸起311、按摩杆312、按摩弹簧313、支架32、横板33、固定块331、移动轴332、滚轮333、连接板334、往复机构4、微型马达41、安装板411、固定转轴42、安装孔421、锁紧螺丝422、锁紧轴423、连杆43。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5,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包括一对呈对称状态分布的支撑板1,支撑板1的顶壁上固定有顶板2,两个顶板2之间滑动连接有按摩机构3,按摩机构3包括位于两个顶板2中间位置的空心软球体31,空心软球体31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32,两个支架32的顶壁上固定有横板33,横板33的顶壁靠近中间位置固定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连接板334,两个连接板334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往复机构4。本实施例中,往复机构4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顶板2上的安装板411,安装板411上安装有微型马达41,微型马达41的输出轴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转轴42,固定转轴42远离微型马达41的一端前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杆43,连杆43远离固定转轴42的一端位于两个连接板334之间并与连接板334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往复机构4,当微型马达41转动时,带动固定转轴42以微型马达41的输出轴为圆心呈圆周运动,进而带动连杆43靠近固定转轴42的一端也呈圆周运动,由于连杆43远离固定转轴42的一端与按摩机构3转动连接,便可以带动连杆43远离固定转轴42的一端呈左右往复运动,进而驱动按摩机构3左右不停的往复运动,如此便可以对患者进行肠胃的按摩,辅助排气,确保可以长时间保持在患者的按摩。进一步的,固定转轴4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421,连杆43靠近固定转轴42的一端也开设有一个与安装孔421相对应的通孔,且连杆43与固定转轴42之间通过锁紧轴423转动连接,且锁紧轴423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422,通过锁紧轴423和锁紧螺丝422的配合,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更改整个往复运动的左右移动范围,只需要将连杆43上的通孔与固定转轴42上相应位置的安装孔421连通即可,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具体的,横板33的顶壁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331,两个固定块331相背的侧壁上均固定有移动轴332,移动轴332远离固定块3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333,两个顶板2相对的侧壁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轮槽23,滚轮333位于轮槽23内并与轮槽23之间滚动连接,且轮槽23的长度大于两个固定转轴42的长度;为了确保整个按摩机构3可以正常地做往复运动,通过滚轮333与轮槽23的配合,对整个按摩机构3进行限定,使得按摩机构3只能在连杆43的作用下进行左右滑动,确保了整个装置的可行性。除此之外,顶板2上螺纹连接有升降螺纹杆21,升降螺纹杆21的下端穿过顶板2并与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且支撑板1的顶壁左端位置固定有限位杆22,限位杆22的上端穿过顶板2并与顶板2之间滑动连接;通过升降螺纹杆21,在限位杆22的限定下,可以任意调节顶板2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调节整个按摩机构3和往复机构4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体型的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包括一对呈对称状态分布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壁上固定有顶板(2),两个所述顶板(2)之间滑动连接有按摩机构(3),所述按摩机构(3)包括位于两个所述顶板(2)中间位置的空心软球体(31),所述空心软球体(31)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32),两个所述支架(32)的顶壁上固定有横板(33),所述横板(33)的顶壁靠近中间位置固定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连接板(334),两个所述连接板(334)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往复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包括一对呈对称状态分布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壁上固定有顶板(2),两个所述顶板(2)之间滑动连接有按摩机构(3),所述按摩机构(3)包括位于两个所述顶板(2)中间位置的空心软球体(31),所述空心软球体(31)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32),两个所述支架(32)的顶壁上固定有横板(33),所述横板(33)的顶壁靠近中间位置固定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连接板(334),两个所述连接板(334)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往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4)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顶板(2)上的安装板(411),所述安装板(411)上安装有微型马达(41),所述微型马达(41)的输出轴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转轴(42),所述固定转轴(42)远离所述微型马达(41)的一端前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杆(43),所述连杆(43)远离所述固定转轴(42)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334)之间并与连接板(334)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型消化科用肠胃胀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轴(4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421),所述连杆(43)靠近所述固定转轴(42)的一端也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安装孔(421)相对应的通孔,且所述连杆(43)与所述固定转轴(42)之间通过锁紧轴(423)转动连接,且所述锁紧轴(423)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炳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