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606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包括料浆灌和与料浆灌连接的喷雾造粒塔,喷雾造粒塔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连接冷却器,冷却器与一筛料机连接,筛料机设有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与一集料斗连接,用于将合适粒径颗粒排至集料斗内,第三出料口连接粉碎机,用于将不合适粒径排至所述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机与除尘装置连接,除尘装置与一储料罐连接,储料罐与料浆灌连接,如此,通过设置筛料机,对颗粒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颗粒经集料斗排出,不符合要求的颗粒输送至粉碎机,对颗粒进行粉碎处理,重新雾化造粒,获得粒度均匀的复合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粒干燥
,尤其涉及一种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
技术介绍
喷雾造粒是将粉浆或溶液喷入造粒塔,在喷雾热风的作用下,粉浆或溶液干燥、团聚,从而得到球状团粒的造粒方法。喷雾造粒因其速度快、成品质量好、系统可密闭连续操作,环境污染小,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等优势在聚合物颗粒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喷雾造粒系统获得的造粒粉体的粒径、粒度分布不均,影响到粉体的成型效果。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造粒粉体的粒径、粒度分布不均,影响到粉体的成型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包括料浆灌和与所述料浆灌连接的喷雾造粒塔,所述喷雾造粒塔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与一筛料机连接,所述筛料机设有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一集料斗连接,用于将合适粒径颗粒排至集料斗内,所述第三出料口连接粉碎机,用于将不合适粒径排至所述粉碎机进行粉碎,所述粉碎机与所述除尘装置连接,所述除尘装置与一储料罐连接,所述储料罐与所述料浆灌连接。所述料浆灌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以及控制所述搅拌桨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料浆灌的顶端,所述搅拌桨深入所述料浆灌内。所述搅拌桨包括轴杆、固定在所述轴杆上的两个横杆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横杆上的两个螺桨。所述螺桨为弯曲结构,所述螺桨与两个横杆形成两个连接点,所述横杆包括上横杆和下横杆,一连接点设置在上横杆的一端,另一个连接点设置在下横杠的另一端。所述料浆灌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一球磨机连接。所述料浆灌设有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与所述喷雾造粒塔之间设有送料泵。所述送料泵连接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末端连接有喷枪,所述喷枪深入所述喷雾造粒塔内。所述喷雾造粒塔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净化器、鼓风机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第一进气口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筛料机,对颗粒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颗粒经集料斗排出,不符合要求的颗粒输送至粉碎机,对颗粒进行粉碎处理,并排至储料罐,储料罐的料浆输送至料浆灌进行搅拌,重新雾化造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料浆灌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料浆灌的搅拌桨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气体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包括料浆灌10和与料浆灌10连接的喷雾造粒塔20,喷雾造粒塔20设有第一出料口21,第一出料口21连接冷却器30,冷却器30与一筛料机40连接,筛料机40设有第二出料口41和第三出料口42,第二出料口41与一集料斗50连接,用于将合适粒径颗粒排至集料斗50内,第三出料口42连接粉碎机60,用于将不合适粒径排至粉碎机60进行粉碎,粉碎机60与除尘装置70连接,除尘装置70与一储料罐80连接,储料罐80与料浆灌10连接。料浆灌10设有第一进料口11,第一进料口11与一球磨机90连接,球磨机90用于将原料进行球磨处理,得到料浆。参见图1及图2,料浆灌10中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121以及控制搅拌桨121旋转的电机122,电机122固定在料浆灌10的顶端,搅拌桨121深入料浆灌10内。搅拌桨121包括轴杆1211、固定在轴杆1211上的两个横杆1212以及连接在两个横杆1212上的两个螺桨1213。在实施例下,螺桨1213为弯曲结构,螺桨1213与两个横杆1212形成两个连接点1214,横杆1212包括上横杆和下横杆,一连接点1214设置在上横杆的一端,另一个连接点1214设置在下横杠的另一端。通过设置两个弯曲结构的螺桨1213,增大搅拌桨121的搅动范围,提高搅拌效率。料浆灌10设有第四出料口(未指示),第四出料口与喷雾造粒塔20之间设有送料泵100,便于物料的输送。送料泵100连接有送料管101,送料管101末端连接有喷枪102,喷枪102深入喷雾造粒塔20内。喷雾造粒塔20设有第一进气口22,第一进气口22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110,参见图4,气体输送装置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净化器111、鼓风机112和加热器113,加热器113与第一进气口22连接,通过气体输送装置110向喷雾造粒塔20内输送洁净的热空气。冷却器30用于对喷雾造粒塔20内热颗粒进行降温处理,处理后的颗粒经一提升机120输送至筛料机40进行颗粒筛选,通过设置冷却器30,用于对热量进行回收,避免浪费能源。筛料机40对颗粒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颗粒经集料斗50排出,不符合要求的颗粒输送至粉碎机60,对颗粒进行粉碎处理。参见图1,除尘装置70包括依次连接的旋风除尘器71和布袋除尘器72,布袋除尘器72出口连接有引风机73,引风机73与储料罐80连接,储料罐80内的料浆输送至料浆灌10进行搅拌,重新雾化造粒。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料浆灌10内料浆经喷枪102喷涂至喷雾造粒塔20进行喷涂造粒,喷雾造粒塔20排出的复合颗粒经冷却器30进行降温处理,处理后的颗粒经一提升机120输送至筛料机40进行颗粒筛选,筛料机40对颗粒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颗粒经集料斗50排出,不符合要求的颗粒输送至粉碎机60,对颗粒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颗粒进入储料罐80,储料罐80内的料浆输送至料浆灌10进行搅拌,重新雾化造粒。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浆灌和与所述料浆灌连接的喷雾造粒塔,所述喷雾造粒塔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与一筛料机连接,所述筛料机设有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一集料斗连接,用于将合适粒径颗粒排至集料斗内,所述第三出料口连接粉碎机,用于将不合适粒径排至所述粉碎机进行粉碎,所述粉碎机与所述除尘装置连接,所述除尘装置与一储料罐连接,所述储料罐与所述料浆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浆灌和与所述料浆灌连接的喷雾造粒塔,所述喷雾造粒塔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与一筛料机连接,所述筛料机设有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一集料斗连接,用于将合适粒径颗粒排至集料斗内,所述第三出料口连接粉碎机,用于将不合适粒径排至所述粉碎机进行粉碎,所述粉碎机与所述除尘装置连接,所述除尘装置与一储料罐连接,所述储料罐与所述料浆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灌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以及控制所述搅拌桨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料浆灌的顶端,所述搅拌桨深入所述料浆灌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障涂层用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轴杆、固定在所述轴杆上的两个横杆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横杆上的两个螺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障涂层用复合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朋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