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安装在急救包内的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05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安装在急救包内的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包括模块底垫、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管、胸腔穿刺针、润滑剂和碘伏消毒棉片;模块底垫上设置器械固定弹性带,械固定弹性带Ⅰ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Ⅱ均与模块底垫的上表面之间均设置通气管卡位和穿刺针卡位,器械固定弹性带Ⅲ与模块底垫的上表面之间设置通气管卡位和消毒棉片卡位,器械固定弹性带Ⅳ与模块底垫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润滑剂卡位和消毒棉片卡位。将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管、胸腔穿刺针、润滑剂和碘伏消毒棉片物品以模块形式呈现,与其他模块一起摆放在急救包内,可以达到摆放井然有序,既有利于医护人员平时进行急救训练,又利于医护人员现场野外伤员高效急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安装在急救包内的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所用的急救包,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安装在急救包内的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
技术介绍
在进行海上医疗急救时,需要在船舶的甲板上放置急救医疗箱体以便对伤员进行急救。由于船舶常年运行在海上,海上风浪大使得船体摇摆幅度大,因此甲板上的急救医疗箱体位置不容易固定,经常摇摆晃动或移动,容易造成急救医疗箱体内的药品或者医疗工具损坏,给船上急救医疗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影响对伤员的抢救时间。但由于船舶经常航行在海上,海上环境下的安全、设备、供水、供电和交通等都难以得到保证,必须把一个伤员的全部治疗过程,从时间上、距离上分开,由从前到后配置的许多救治机构分级进行,并且做到相互衔接和前后继承。为了保证“分级救治”的质量,必须明确各级的救治任务和医疗范围,遵守统一的处理原则,以保持救治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除了船舶卫生人员可以对船舶上的其他人员进行急救外,更要广泛开展船舶上所有人员间的“自救互救”工作,其主要内容有包扎、止血、固定、防窒息和搬运等急救技术。现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急救包,如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拆卸安装在急救包内的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底垫(1)、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管(2)、胸腔穿刺针(3)、润滑剂(4)和碘伏消毒棉片(5);所述模块底垫(1)上设置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Ⅳ(9);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Ⅳ(9)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均与模块底垫(1)的上表面之间均设置通气管卡位和穿刺针卡位,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与模块底垫(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通气管卡位和消毒棉片卡位,所述器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拆卸安装在急救包内的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底垫(1)、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管(2)、胸腔穿刺针(3)、润滑剂(4)和碘伏消毒棉片(5);所述模块底垫(1)上设置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Ⅳ(9);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Ⅳ(9)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均与模块底垫(1)的上表面之间均设置通气管卡位和穿刺针卡位,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与模块底垫(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通气管卡位和消毒棉片卡位,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Ⅳ(9)与模块底垫(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润滑剂卡位和消毒棉片卡位;所述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管(2)卡在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下的通气管卡位中,所述胸腔穿刺针(3)卡在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下的穿刺针卡位中;所述润滑剂(4)卡在器械固定弹性带Ⅳ(9)下的润滑剂卡位中,所述碘伏消毒棉片(5)卡在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Ⅳ(9)下的消毒棉片卡位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安装在急救包内的通气和气胸器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使用鼻咽通气管(2)为三个,所述胸腔穿刺针(3)为三个,所述润滑剂(4)为三个,所述碘伏消毒棉片(5)为一个;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Ⅰ(6)和器械固定弹性带Ⅱ(7)均与模块底垫(1)的上表面之间均设置三个通气管卡位和三个穿刺针卡位,所述器械固定弹性带Ⅲ(8)与模块底垫(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三个通气管卡位和一个消毒棉片卡位,所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飞周丽君石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