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辉能专利>正文

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02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包括锅体,其特殊之处是:在锅体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为1~3毫米,且通孔的孔间距为6~8毫米,在锅体的底面设有支脚。由于该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位于电饭锅锅体内不与电饭锅锅体直接接触,蒸出的米饭上下一样,不软不硬,松散可口;在蒸饭过程中,即使水略多一点或略少一点也不会出现粘饭、硬饭现象;蒸饭时由于锅体内水汽经米上升,水汽排出了原有米内的异常气味,使蒸出的米饭饭道,口感香甜;使用方便,便于清理,淘米时淘米水不用单独澄清,自然漏入外锅内,淘米后加水量与原电饭锅所要求的加水量相同。(*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饭锅是由底部设有电热装置的外壳和放置在外壳内的锅体组成,其存在的问题是1、由于锅体底部与电热装置直接接触,在蒸米饭时,会使位于锅底的米饭较硬而位于中间的米饭形成比较软的粘饭,影响蒸出的米饭的口味。2、由于水米混合并与锅体直接接触,不可避免地使锅底局部过热,产生锅巴和米饭变硬现象,在饭盛完后,锅底刮不净,在清理锅底过程中还易产生划痕;刮不下的米饭只能通过水泡一定时间后才能刷净,既费时费力又造成粮食的浪费。3、由于水米直接混合,加水量难以准确控制,若水多一点,饭就变软;若水少一点,饭就变硬,因此对蒸饭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蒸出的米饭上下一样、软硬适度、松散可口,不会出现粘饭现象,饭味纯正、口感香甜,使用方便,便于清理的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锅体,其特殊之处是在锅体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为1~3毫米,且通孔的孔间距为6~8毫米,在锅体的底面设有支脚。上述的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在锅体内壁上端设有提手,以便于将内蒸锅从电饭锅内取出。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该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位于电饭锅锅体内不与电饭锅锅体直接接触,通过漏过通孔的蒸汽蒸饭,使蒸出的米饭上下一样,不软不硬,松散可口;在蒸饭过程中,即使水略多一点或略少一点也不会出现粘饭、硬饭现象。2、蒸饭时由于锅体内水汽经米上升,水汽排出了原有米内的异常气味,使蒸出的米饭饭道,口感香甜。3、使用方便,便于清理,淘米时淘米水不用单独澄清,自然漏入外锅内,淘米后加水量与原电饭锅所要求的加水量相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锅体1,通孔2,支脚3,提手4,电饭锅锅体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有一个锅体1,在锅体1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2,所述的通孔2的直径为1~3毫米,且通孔2的孔间距为6~8毫米,在锅体1的底面设有支脚3。在锅体1内壁上端设有凸棱状提手4,以便于将锅体从电饭锅内取出。使用时,采用该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直接淘米,然后将其放入电饭锅锅体5内,锅体1与电饭锅锅体5之间有间隙,插好电源后,即可以蒸饭。清理时,手握提手4,将该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取出,用水清洗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是:在锅体(1)上均设有通孔(2),所述的通孔(2)的直径为1~3毫米,且通孔(2)的孔间距为6~8毫米,在锅体(1)的底面设有支脚(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漏式电饭锅内蒸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是在锅体(1)上均设有通孔(2),所述的通孔(2)的直径为1~3毫米,且通孔(2)的孔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兰丁佳
申请(专利权)人:张辉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