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99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icu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顶部的背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盒盖,所述固定盒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隔板,所述固定盒内腔左侧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栓接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扇形齿轮、活动板和齿条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闪光灯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对医生进行警示,提醒医生观察时间已到,避免医生忘记时间,对患者的病情做出错误的诊断,提高医生诊断病情的精准度,解决了传统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不具备计时提醒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
本技术属于ICU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
技术介绍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是随着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共同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中的病人需要时刻关注,在对ICU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时,需要使用者使用者专门的评估工具,为了存放方便医生对患者的评估将需要使用的工具依次放置在工具箱内,在使用听诊器对肠鸣音进行检测时需要一分钟,医生在认真听取声音的时候容易忘记时间,传统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不具备计时提醒功能,容易使医生对时间的把控不准确,造成对患者病情进行错误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不具备计时提醒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顶部的背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盒盖,所述固定盒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隔板,所述固定盒内腔左侧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栓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栓接有闪光灯,所述固定箱顶部的背面开设有配合闪光灯使用的通槽,所述固定箱顶部的正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腔栓接有计时器,所述固定箱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扇形齿轮、活动板和齿条板,所述固定箱内腔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处栓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轴承与固定箱内腔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表面的背面栓接有扇形齿轮,固定箱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与安装座的底部栓接,所述活动板两侧的底部均栓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扇形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背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正面贯穿第一滑槽并与活动板的背面栓接。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和固定盒顶部的右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相向的一侧栓接有松紧带。优选的,所述固定盒内腔左侧的正面栓接有消毒盒,所述消毒盒的内腔填充有酒精棉。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背面的两侧均环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正面贯穿第二滑槽并与扇形齿轮的背面栓接。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正面栓接有把手,且把手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扇形齿轮、活动板和齿条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闪光灯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对医生进行警示,提醒医生观察时间已到,避免医生忘记时间,对患者的病情做出错误的诊断,提高医生诊断病情的精准度,解决了传统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不具备计时提醒功能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活动板发生晃动,造成齿条板与扇形齿轮脱离,同时辅助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松紧带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评估工具进行限位,防止评估工具散落,通过消毒盒和酒精棉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使用过后的工具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交错感染,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扇形齿轮进行限位,防止扇形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造成与齿条板无法啮合,同时辅助扇形齿轮进行转动,通过把手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盒进行提取移动,通过防滑套的配合,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使用者手部出汗,造成固定盒脱落,损坏评估工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固定箱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固定箱的结构俯视剖面图。图例说明:1、固定盒;2、隔板;3、固定箱;4、升降机构;41、马达;42、第一齿轮;43、第二齿轮;44、旋转轴;45、扇形齿轮;46、活动板;47、齿条板;5、闪光灯;6、计时器;7、第一滑槽;8、第一滑块;9、松紧带;10、消毒盒;11、第二滑槽;12、第二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包括固定盒1,固定盒1顶部的背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盒盖,固定盒1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隔板2,固定盒1的内腔按顺序分别放置有手套、EDA、体温表、手电筒、压舌板和听诊器,且手套、EDA、体温表、手电筒、压舌板和听诊器放置的顺序同样是患者评估时工具使用的顺序,固定盒1内腔左侧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3,固定箱3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的顶部栓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栓接有闪光灯5,固定箱3顶部的背面开设有配合闪光灯5使用的通槽,固定箱3顶部的正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腔栓接有计时器6,固定箱3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通过马达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旋转轴44、扇形齿轮45、活动板46和齿条板47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闪光灯5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对医生进行警示,提醒医生观察时间已到,避免医生忘记时间,对患者的病情做出错误的诊断,提高医生诊断病情的精准度,解决了传统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不具备计时提醒功能的问题。升降机构4包括马达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旋转轴44、扇形齿轮45、活动板46和齿条板47,固定箱3内腔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马达41,马达41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齿轮42,第一齿轮42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43,第二齿轮43的中心处栓接有旋转轴44,旋转轴44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轴承与固定箱3内腔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旋转轴44表面的背面栓接有扇形齿轮45,固定箱3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活动板46,活动板46的顶部与安装座的底部栓接,活动板46两侧的底部均栓接有齿条板47,齿条板47与扇形齿轮45啮合,通过马达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旋转轴44、扇形齿轮45、活动板46和齿条板47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闪光灯5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包括固定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顶部的背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盒盖,所述固定盒(1)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隔板(2),所述固定盒(1)内腔左侧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的顶部栓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栓接有闪光灯(5),所述固定箱(3)顶部的背面开设有配合闪光灯(5)使用的通槽,所述固定箱(3)顶部的正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腔栓接有计时器(6),所述固定箱(3)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包括固定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顶部的背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盒盖,所述固定盒(1)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隔板(2),所述固定盒(1)内腔左侧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的内腔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的顶部栓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栓接有闪光灯(5),所述固定箱(3)顶部的背面开设有配合闪光灯(5)使用的通槽,所述固定箱(3)顶部的正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腔栓接有计时器(6),所述固定箱(3)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置icu患者评估工具的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马达(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旋转轴(44)、扇形齿轮(45)、活动板(46)和齿条板(47),所述固定箱(3)内腔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马达(41),所述马达(41)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2)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43),所述第二齿轮(43)的中心处栓接有旋转轴(44),所述旋转轴(44)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轴承与固定箱(3)内腔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44)表面的背面栓接有扇形齿轮(45),固定箱(3)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活动板(46),所述活动板(46)的顶部与安装座的底部栓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敏亚仇秀敏陈香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