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风结构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87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结构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设备,其中,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罩上盖、设置有进气口的导风罩下盖、水汽分离组件、风机,导风罩上盖和导风罩下盖连接形成导风通道,水汽分离组件设置在导风罩下盖上的进气口处,风机与导风通道连通;在风机的作用下,水汽分离组件对由进气口所进入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分离后的凝结水通过进气口返回至蒸汽烹饪设备中,分离后的蒸汽通过导风通道被排出。通过采用上述导风结构,不仅有效的防止了当用户在使用蒸汽烹饪设备的蒸功能时,通风口处易产生凝结水,导致增加用户的清理工序、存在用户滑倒的风险,影响用户的体验感的问题,而且也避免了风机部分冷风进入蒸汽烹饪设备中,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风结构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设备
本技术属于蒸汽烹饪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导风结构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蒸汽烹饪设备,如蒸箱、蒸烤箱或蒸烤一体机等等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常用的电器设备,然而,市面上大多数的蒸汽烹饪设备在使用蒸的功能时,由于腔体与通风口连通,腔体内的蒸汽再通过通风口排出,这样,当在天冷的时候,通风口处的凝结水会增多,并且这些凝结水时常会通过门玻璃滑落到橱柜或地板上,不仅影响用户的体验感,而且还增加用户的清理工序;此外,腔体与通风口导风罩相通后,风机部分冷风会通过导风罩吹进腔体内,这样不仅影响腔体内温度,而且还影响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结构,解决目前用户在使用蒸的功能时,通风口处易产生凝结水,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和增加用户的清理工序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导风结构的蒸汽烹饪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风结构,用于蒸汽烹饪设备,包括导风罩上盖、设置有进气口的导风罩下盖、水汽分离组件、风机,所述导风罩上盖和导风罩下盖连接形成导风通道,所述水汽分离组件设置在导风罩下盖上的进气口处,所述风机与导风通道连通;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所述水汽分离组件对由进气口所进入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分离后的凝结水通过进气口返回至蒸汽烹饪设备中,分离后的蒸汽通过导风通道被排出。优选地,所述水汽分离组件包括水汽分离壳体和供蒸汽通过的二重水汽分离板,所述水汽分离板设置在所述水汽分离壳体内,所述水汽分离壳体的下端位于进气口内且两者相连通,上端与导风通道连通。优选地,所述水汽分离壳体包括相互连通的二重水汽分离壳体和三重水汽分离壳体,所述二重水汽分离壳体位于进气口内,且所述二重水汽分离板设置在二重水汽分离壳体内形成对蒸汽进行二重水汽分离的第二腔室,所述三重水汽分离壳体位于二重水汽分离壳体的上方且位于导风通道内。优选地,所述三重水汽分离壳体包括三重凝水槽和盖设在三重凝水槽上方的三重凝水盖形成对蒸汽进行三重水汽分离的第三腔室,所述三重凝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导风通道连通的气体出口。优选地,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三重凝水槽上远离导风通道排风口的一侧。优选地,所述三重凝水槽的底部设置有与二重水汽分离壳体连通的第三水汽通孔。优选地,所述三重凝水槽的底面还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凝水导水面,所述凝水导水面的底部靠近第三水汽通孔设置用于将凝结水导入至二重水汽分离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导风罩下盖上还设置有供蒸汽通过的一重水汽分离板,所述一重水汽分离板设置在进气口内且位于二重水汽分离壳体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导风罩下盖上还设置有四重挡风凝水板,所述四重挡风凝水板设置在与气体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且两者形成间隙并构成对蒸汽进行四重水汽分离的第四腔室。优选地,所述二重水汽分离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凝结水进口用于使第四腔室中的凝结水流入至第二腔室中。优选地,所述一重水汽分离板上设置有第一水汽通孔;所述二重水汽分离板上设置第二水汽通孔。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汽烹饪设备,包括蒸汽烹饪设备本体和上述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安装在蒸汽烹饪设备本体内且与蒸汽烹饪设备本体内的腔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采用导风罩上盖和导风下盖构成导风通道,并在导风罩下盖上的进气口内设置水汽分离组件,使得在风机的作用下,实现了水汽分离组件对由进气口所进入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并且分离后的凝结水通过进气口返回至蒸汽烹饪设备中,分离后的蒸汽通过导风通道被排出,这样不仅有效的防止了当用户在使用蒸汽烹饪设备的蒸功能时,排风口处易产生很多凝结水,导致增加用户的清理工序、存在用户滑倒的风险,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感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风机部分冷风进入蒸汽烹饪设备中,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本技术导风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值得大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导风罩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水汽分离组件与导风罩下盖配合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水汽分离组件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水汽分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二重水汽分离壳体与三重水汽分离壳体的配合连接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的带蒸汽流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蒸汽烹饪设备,包括导风罩上盖1、设置有进气口21的导风罩下盖2、水汽分离组件3、风机4,导风罩上盖1和导风罩下盖2连接形成导风通道5,水汽分离组件3设置在导风罩下盖2上的进气口21处,风机4与导风通道5连通;在风机4的作用下,水汽分离组件3对由进气口21所进入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分离后的凝结水通过进气口21返回至蒸汽烹饪设备中,分离后的蒸汽通过导风通道5被排出。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采用导风罩上盖1和导风下盖2构成导风通道5,并在导风罩下盖2上的进气口21内设置水汽分离组件3,使得在风机4的作用下,实现了水汽分离组件3对由进气口21所进入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并且分离后的凝结水通过进气口21返回至蒸汽烹饪设备中,分离后的蒸汽通过导风通道5被排出,这样不仅有效的减少了蒸汽烹饪设备排风口51处的凝结水,而且也减少了用户的清理工序和滑倒的风险,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产品的性价比;同时也避免了风机4部分冷风进入蒸汽烹饪设备中,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水汽分离组件3包括水汽分离壳体31和供蒸汽通过的二重水汽分离板32,水汽分离板32设置在水汽分离壳体31内,水汽分离壳体31的下端位于进气口21内且两者相连通,上端与导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结构,用于蒸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罩上盖(1)、设置有进气口(21)和供蒸汽通过的一重水汽分离板(22)的导风罩下盖(2)、水汽分离组件(3)、风机(4),所述导风罩上盖(1)和导风罩下盖(2)连接形成导风通道(5),所述水汽分离组件(3)设置在导风罩下盖(2)上的进气口(21)处,所述一重水汽分离板(22)设置在进气口(21)内且位于水汽分离组件(3)的下方,所述风机(4)与导风通道(5)连通;在所述风机(4)的作用下,所述水汽分离组件(3)对由进气口(21)所进入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分离后的凝结水通过进气口(21)返回至蒸汽烹饪设备中,分离后的蒸汽通过导风通道(5)被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结构,用于蒸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罩上盖(1)、设置有进气口(21)和供蒸汽通过的一重水汽分离板(22)的导风罩下盖(2)、水汽分离组件(3)、风机(4),所述导风罩上盖(1)和导风罩下盖(2)连接形成导风通道(5),所述水汽分离组件(3)设置在导风罩下盖(2)上的进气口(21)处,所述一重水汽分离板(22)设置在进气口(21)内且位于水汽分离组件(3)的下方,所述风机(4)与导风通道(5)连通;在所述风机(4)的作用下,所述水汽分离组件(3)对由进气口(21)所进入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分离后的凝结水通过进气口(21)返回至蒸汽烹饪设备中,分离后的蒸汽通过导风通道(5)被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组件(3)包括水汽分离壳体(31)和供蒸汽通过的二重水汽分离板(32),所述水汽分离板(32)设置在所述水汽分离壳体(31)内,所述水汽分离壳体(31)的下端位于进气口(21)内且两者相连通,上端与导风通道(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壳体(31)包括相互连通的二重水汽分离壳体(311)和三重水汽分离壳体(312),所述二重水汽分离壳体(311)位于进气口(21)内,且所述二重水汽分离板(32)设置在二重水汽分离壳体(311)内形成对蒸汽进行二重水汽分离的第二腔室,所述三重水汽分离壳体(312)位于二重水汽分离壳体(311)的上方且位于导风通道(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重水汽分离壳体(312)包括三重凝水槽(3121)和盖设在三重凝水槽(3121)上方的三重凝水盖(3122)形成对蒸汽进行三重水汽分离的第三腔室,所述三重凝水槽(31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导风通道(5)连通的气体出口(31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杰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