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82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3D网布弹簧袋,所述3D网布弹簧袋包括3D网布叠加层和外套层,所述3D网布叠加层由多个形状一致的3D网布依次叠加而成,所述外套层包裹在所述3D网布叠加层周围,所述3D网布包括上编织面、下编织面和呈X结构的支撑单丝,所述3D网布弹簧袋中的所述3D网布的所述支撑单丝的直径根据支撑软硬度要求确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达到抗干扰、支撑细腻的要求,为床垫行业或其他垫层行业提供分区支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3D网布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
技术介绍
3D网布,也称增厚型三明治网布和3D间隔织物,现已广泛运用于床垫坐垫行业,其由于环保,透气,支撑性好等优点,深得消费者喜爱。3D网布的中间间隔层是由数万根单丝支撑而成,单丝的刚性使得3D网布具有厚度方向的支撑性。但是3D网布作为整块面料是由数万个线圈连接而成,作为床垫或其他垫层的填充材料时,难以达到抗干扰的缺点,同时即使通过不断调节3D网布的密度也难以达到细腻的支撑。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可以达到抗干扰、支撑细腻的要求,为床垫行业或其他垫层行业提供分区支撑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达到抗干扰、支撑细腻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3D网布弹簧袋,所述3D网布弹簧袋包括3D网布叠加层和外套层,所述3D网布叠加层由多个形状一致的3D网布依次叠加而成,所述外套层包裹在所述3D网布叠加层周围,所述3D网布包括上编织面、下编织面和呈X结构的支撑单丝,所述3D网布弹簧袋中的所述3D网布的所述支撑单丝的直径根据支撑软硬度要求确定。进一步地,所述上编织面和下编织面上编织有网孔,所述网孔为圆形、菱形和正六边形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3D网布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正六边形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3D网布的形状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3D网布的厚度为5-30mm。进一步地,所述3D网布叠加层的厚度为20-300mm。进一步地,所述3D网布的直径为25-100mm。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层由无纺布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层通过缝合的方式包裹在所述3D网布叠加层周围。进一步地,所述缝合为超声波缝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达到抗干扰、支撑细腻的要求,为床垫行业或其他垫层行业提供分区支撑的效果。2)同时兼有3D网布本身的透气环保、可回收、易洗速干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3D网布叠加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外套层的缝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外套层包裹着3D网布叠加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多个均匀分布的3D网布弹簧袋组合示意图。其中,1-3D网布,2-3D网布叠加层,3-外套层,4-3D网布弹簧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进而分区支撑的床垫或其他垫层的支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3D网布弹簧袋4。3D网布弹簧袋4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3D网布叠加层2和外套层3,3D网布叠加层2由多个形状一致的3D网布1依次叠加而成,外套层3包裹在3D网布叠加层2周围,3D网布1包括上编织面、下编织面和呈X结构的支撑单丝,上编织面和下编织面上编织有圆形、菱形或正六边形网孔。本实施例中,3D网布1的形状为圆形。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形状,如方形、正六边形等。本实施例中,3D网布1的厚度为5-20mm,3D网布叠加层2为直径25mm-100mm,高度20mm-300mm的圆柱体,优选的高度60-250mm,适合床垫使用的需要。尽管本实施例中3D网布叠加层2为圆柱体,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如正六边柱、方柱体等。但优选地采用圆柱体,其优点在于包裹紧密、节省材料、透气性好。如图2所示,外套层3通常为无纺布层或其他面料缝合而成。优选地采用无纺布层,其优点在于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价格低廉等特点。如图2和图3所示,外套层3通过超声波封口机将3D网布叠加层2包裹在内形成整一3D网布弹簧袋4。采用超声波缝合的优点在于缝合牢固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在缝合的同时实现局部的剪切及密封。3D网布叠加层2的软硬可以通过调节3D网布1的支撑单丝的粗细来调节,进而通过不同软硬的3D网布弹簧袋4进行组合以达到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软硬支撑效果,作为床垫或其他垫层材料可以达到抗干扰、支撑更细腻的优点。3D网布弹簧袋4还具有永不生锈、环保透气、可回收、支撑细腻等特点。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3D网布弹簧袋,所述3D网布弹簧袋包括3D网布叠加层和外套层,所述3D网布叠加层由多个形状一致的3D网布依次叠加而成,所述外套层包裹在所述3D网布叠加层周围,所述3D网布包括上编织面、下编织面和呈X结构的支撑单丝,所述3D网布弹簧袋中的所述3D网布的所述支撑单丝的直径根据支撑软硬度要求确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网布弹簧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3D网布弹簧袋,所述3D网布弹簧袋包括3D网布叠加层和外套层,所述3D网布叠加层由多个形状一致的3D网布依次叠加而成,所述外套层包裹在所述3D网布叠加层周围,所述3D网布包括上编织面、下编织面和呈X结构的支撑单丝,所述3D网布弹簧袋中的所述3D网布的所述支撑单丝的直径根据支撑软硬度要求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网布弹簧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编织面和下编织面上编织有网孔,所述网孔为圆形、菱形和正六边形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网布弹簧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D网布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正六边形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D网布弹簧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帝网织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