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丝固定结构及切割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80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切割丝固定结构及切割球囊导管。该切割丝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弹性管、切割丝和第二弹性管,切割丝的中间部分为切割部,切割丝的两端部分为第一嵌套部,第一嵌套部安装于第一弹性管的外周面,切割丝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切割丝的第一嵌套部相互嵌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切割丝固定结构及切割球囊导管,切割丝的第一嵌套部被限位于第一弹性管和第二弹性管之间,相邻两个切割丝的第一嵌套部相互嵌套,相互支撑,从而至少两个切割丝构成一个整体,大幅降低单个切割丝单独脱落的风险,以及大幅降低脱落后刮破或刺破血管的风险,解决了现有的切割丝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割丝固定结构及切割球囊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割丝固定结构及切割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进行血管狭窄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简单地讲,介入治疗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做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在血管介入治疗中,通常使用球囊导管作为主要的血管介入治疗器械。但对于一些血管内的狭窄病变,如钙化、斑块或纤维化等狭窄病变,普通的球囊导管无法有效对狭窄病变部位进行扩张。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些医疗器械公司开发了切割球囊导管,用于对狭窄病变部位进行扩张。当切割球囊导管在病变处扩张时,切割球囊导管上的切割装置规则地切割血管壁,可在较小的压力下获得满意的扩张效果,并能减少术后血管再狭窄情况的发生。当前,介入手术所使用的切割球囊导管主要有两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割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管、第二弹性管和至少两个切割丝,所述第一弹性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固定套接于球囊的近端或远端中的一个,所述切割丝的中间部分为切割部,所述切割丝的一端为第一嵌套部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侧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嵌套部相互嵌套,所述第二弹性管固定套接所述第一嵌套部,所述切割丝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球囊的近端或远端中的另一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管、第二弹性管和至少两个切割丝,所述第一弹性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固定套接于球囊的近端或远端中的一个,所述切割丝的中间部分为切割部,所述切割丝的一端为第一嵌套部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侧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嵌套部相互嵌套,所述第二弹性管固定套接所述第一嵌套部,所述切割丝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球囊的近端或远端中的另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套部为螺旋端,所述螺旋端绕设于所述第一弹性管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丝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存在一个所述螺旋端的节距大于等于其余所述螺旋端的材料直径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切割丝的所述螺旋端相互嵌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的材料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嵌套部的材料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满足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至少两个所述切割丝的所述切割部相互分开;
至少两个所述切割丝的所述切割部相互平行;
至少两个所述切割丝的所述切割部沿所述第一弹性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切割部为实心结构;
所述切割部呈线条状;
所述切割部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或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丝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丝的另一端为第二嵌套部,相邻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武锋黄君仪张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