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73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1),其包括:基部部分(3),其适应于不可移动地固定到烹饪器皿的壁上,并且该基部部分包括联接体(30);手柄部分(5),其适应于可移离地固定到所述基部部分(3)上,并且该手柄部分包括联接腔(50),该联接腔被构造为接收所述基部部分(3)的所述联接体(30),所述联接体(30)可沿主联接方向(D)插入所述联接腔(50)中;锁定和解锁杆(7),其可以被激活以锁定和解锁所述联接腔(50)内部的联接体(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别是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特别是但不限于用于平底锅的可移离手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通常旨在用于烹饪食物的最常见的容器(诸如,例如,煎锅、炖锅和平底锅)都设有手柄或把手,该手柄或把手使得即使当容器是满的并且是热的时也能够容易地把持容器。特别地,平底锅通常设有具有细长形状的单个手柄(优选由诸如酚醛树脂的聚合物材料制成),该手柄从平底锅的侧壁以悬臂方式径向延伸,并且借助于螺钉或铆钉约束至该侧壁。为了减少平底锅或其他类似容器所占据的总空间(例如,在它们需要被放在冰箱、烤箱内,或者它们需要被清洗,或者甚至在出售之前的工业储存或者家庭储存的情况下),已知的是具有可移离手柄,其设置有与容器的侧壁的联接和分离系统。此外,同一可移离手柄可以用于处理不同的容器,或者反之亦然,根据预期用途,同一容器可以与不同的可移离手柄相关联。目前有众多通常用于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的示例,但是它们具有制造和使用都很复杂的联接和分离系统,因为它们具有大量的部件要彼此组装。此外,由于联接和分离系统的较弱部件的损坏,这种复杂的构造经常造成手柄的较低的耐久性,这损害了手柄的使用并且使其不安全。再次,这主要涉及需要与特别构造(即设有特定的附接装置)的不是市场上通常可获得类型的烹饪容器联接的手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目标由这样的事实构成,即制造一种特别是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该手柄能够以简单、廉价和格外有功能性的方式克服以上提及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在该总体目标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造具有数量减少的部件的可移离手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由这样的事实构成,即制造一种可移离手柄,该可移离手柄制造和组装简单,并且使用简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由这样的事实构成,即制造一种可移离手柄,该可移离手柄可以容易地适应市场上已有的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类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由这样的事实构成,即制造一种可移离手柄,该可移离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经济竞争力。通过一种尤其是如权利要求1中所公开的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实现了上述任务和所提及的目标以及将在下文中更清楚地呈现的其他目标。其他特征被包括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附图说明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可移离手柄的优选而非不是排他性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所述实施例仅借助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来说明,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移离手柄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可移离手柄的俯视平面图;图3是根据轴线III-III执行的图2中表示的可移离手柄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可移离手柄的被包括在用IV表示的圆圈中的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可移离手柄的所有部件的分解图;图6是根据轴线VI-VI执行的图2中表示的可移离手柄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可移离手柄的正视立面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可移离手柄的正视立面图,其中锁定和解锁杆被抬起,并且基部部分的部件被移除。具体实施方式参考所引用的附图,特别是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表示,所述可移离手柄包括:基部部分3,其适于不可移动地固定至烹饪器皿的壁,并且该基部部分包括联接体30;手柄部分5,其适应于可拆卸地固定至基部部分3,并且该手柄部分包括联接腔50,该联接腔被构造为接收基部部分3的联接体30,其中联接体30可沿主联接方向D插入联接腔50,-锁定和解锁杆7,其可以被激活以锁定和解锁联接腔50内部的联接体30。根据本专利技术,锁定和解锁杆7围绕基本平行于主联接方向D的旋转轴线A铰接到手柄部分5。锁定和解锁杆7至少包括第一浮凸部71。类似地,联接体30也至少包括第二浮凸部31,该第二浮凸部被构造为与锁定和解锁杆7的所述第一浮凸部71接合。锁定和解锁杆7可围绕旋转轴线A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锁定位置中,锁定和解锁杆7的第一浮凸部71保持联接体30的第二浮凸部31,使得联接体30被锁定在联接腔50内部,在解锁位置中,第一浮凸部71和第二浮凸部31不相互接合,使得联接体30相对于联接腔50自由移动。此外,锁定和解锁杆7包括弹性可变形部分72,其被构造为在锁定和解锁杆7处于锁定位置时与手柄部分5的对应的刚性部分52卡扣接合。基于以上所述,结果是锁定和解锁杆7围绕旋转轴线A在与主联接方向D基本正交的平面内运动。这样,手柄部分5相对于基部部分3的倾向于将两个部件彼此分开并且优选沿主联接方向D传递的任何牵引力都倾向于相对于杆7的锁定和解锁运动(即,关闭和打开运动)没有影响。因此,为了使锁定和解锁杆7在其锁定位置保持关闭,杆7本身的弹性可变形部分72对打开施加最小的阻力就足够了。以这种方式,当锁定和解锁杆7处于解锁位置时,还有当面对作用在主联接方向D上的显著牵引力时,可以防止锁定和解锁杆意外打开。优选地,如附图所示,联接腔50中的联接体30的主联接方向D基本平行于手柄部分5的纵向延伸方向。有利的是,如下所述,第二浮凸部31(在面对第一浮凸部71的部分中)具有至少部分与锁定和解锁杆7的第一浮凸部71的形状互补的形状。换句话说,第一浮凸部71和第二浮凸部31被定形状使得在锁定和解锁杆7的关闭位置中彼此相互接合。有利的是,弹性可变形部分72由杆7的端部部分73限定,该弹性可变形部分被弯折以便与手柄部分5的刚性部分52接合。有利的是,如图5中所示,弹性可变形部分72和刚性部分52都沿主要纵向延伸方向延伸,优选平行于手柄部分5的纵向延伸方向(或者相对于手柄部分的纵向延伸方向限定一个减小的角度)延伸。如图5和图6中所示,刚性部分52可以包括成角度的部分55,该成角度的部分限定了适用于使杆7的弯折端部部分73能够卡扣连接的侧凹(undercut)。有利的是,杆7的端部部分73由在弹性范围内比制成手柄部分5的刚性部分52的材料更易变形的材料制成。换句话说,杆7的端部73由具有相对于手柄部分5的刚性部分52的弹性模量的更低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以便当杆7处于锁定位置时,进一步促进其端部73的卡扣弹性变形。特别地,手柄部分5,并且尤其是其刚性部分52,可以由诸如酚醛树脂的材料制成。杆7,并且尤其是其可弹性变形的端部73,而是由比酚醛树脂刚性更小的聚合物材料制成。有利的是,基部部分3包括销32和附接元件33,销也称为“goujon(法语,销钉)”,优选为通用类型,适于不可移动地固定至所述烹饪器皿的壁,附接元件在第一侧上借助于固定装置36固定至销32,并且附接元件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上包括联接体30。使用通用类型的销32的可能性使可移离手柄1也可立即适应于市场上已有的烹饪器皿,而不需要对器皿本身进行任何修改。有利的是,附接元件33包括座部35,该座部被设置为能够与销32联接的形状。因此,固定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别是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1),其包括:/n基部部分(3),所述基部部分适于不可移动地固定至烹饪器皿的壁,并且包括联接体(30);/n手柄部分(5),所述手柄部分适于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基部部分(3),并且包括联接腔(50),所述联接腔被构造为接收所述基部部分(3)的所述联接体(30),所述联接体(30)可沿主联接方向(D)插入所述联接腔(50),/n锁定和解锁杆(7),所述锁定和解锁杆可以被激活以锁定和解锁所述联接腔(50)内部的联接体(30),/n所述手柄特征在于,/n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围绕基本平行于所述主联接方向(D)的旋转轴线(A)铰接到所述手柄部分(5),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至少包括第一浮凸部(71),/n所述联接体(30)至少包括第二浮凸部(31),该第二浮凸部被构造为与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的所述第一浮凸部(71)接合,/n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可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的所述第一浮凸部(71)保持所述联接体(30)的所述第二浮凸部(31),使得所述联接体(30)被锁定在所述联接腔(50)内部,在解锁位置中,所述第一浮凸部(71)和所述第二浮凸部(31)不相互接合,使得所述联接体(30)相对于所述联接腔(50)自由移动,/n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包括弹性可变形部分(72),所述弹性可变形部分被构造为在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与所述手柄部分(5)的对应的刚性部分(52)卡扣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4 IT 1020200000021191.一种特别是用于食物的烹饪容器的可移离手柄(1),其包括:
基部部分(3),所述基部部分适于不可移动地固定至烹饪器皿的壁,并且包括联接体(30);
手柄部分(5),所述手柄部分适于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基部部分(3),并且包括联接腔(50),所述联接腔被构造为接收所述基部部分(3)的所述联接体(30),所述联接体(30)可沿主联接方向(D)插入所述联接腔(50),
锁定和解锁杆(7),所述锁定和解锁杆可以被激活以锁定和解锁所述联接腔(50)内部的联接体(30),
所述手柄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围绕基本平行于所述主联接方向(D)的旋转轴线(A)铰接到所述手柄部分(5),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至少包括第一浮凸部(71),
所述联接体(30)至少包括第二浮凸部(31),该第二浮凸部被构造为与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的所述第一浮凸部(71)接合,
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可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的所述第一浮凸部(71)保持所述联接体(30)的所述第二浮凸部(31),使得所述联接体(30)被锁定在所述联接腔(50)内部,在解锁位置中,所述第一浮凸部(71)和所述第二浮凸部(31)不相互接合,使得所述联接体(30)相对于所述联接腔(50)自由移动,
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包括弹性可变形部分(72),所述弹性可变形部分被构造为在所述锁定和解锁杆(7)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与所述手柄部分(5)的对应的刚性部分(52)卡扣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离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可变形部分(72)由所述杆(7)的端部部分(73)限定,所述端部部分被弯折以便与所述手柄部分(5)的所述刚性部分(52)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离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可变形部分(72)和所述刚性部分(52)都沿着主要纵向展开方向延伸,优选地平行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尔科·穆纳里
申请(专利权)人:FBM热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