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杰专利>正文

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69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涉及反光服饰领域,包括衣服本体,衣服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反光带,反光带从内往外依次包括粘胶层、反射层、植珠层和薄膜层,植珠层包括透明树脂层以及植入透明树脂层上的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微棱镜组为若干三棱镜组成的规则形状,三棱镜的各个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三棱槽,玻璃微珠和三棱镜的下面设有聚焦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具有高折射作用,能够聚光于玻璃微珠下方的反射层,利用反射层将光线沿着入射光线方向平行反射回去,使得驾驶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看到作业人员,提高安全性能,同时增加聚焦层,能够加强对光线的聚焦效果,光线反射作用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光服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
技术介绍
反光安全服是将反光膜置于服装表面,以使在光线较弱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工作时能被人们注意,增强对在光线较弱环境下工作的人员的安全保护作用,反光防护服具有警示功能,广泛用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合,如道路交通、施工现场、海陆抢险、日常巡逻作业及其它需要防护的场合,以提高人员之间的注意力和分辨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反光安全服中的反光部分是运用晶格折射和反射原理,通过调焦后处理的先进工艺制成,能将远方直射光线反射回发光处,不论在白天或黑夜均有良好的逆反射光学性能,尤其是晚上,能够发挥如同白天一样的高能见度,而现有反光防护服的反射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照射其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光带,所述反光带从内往外依次包括粘胶层、反射层、植珠层和薄膜层,粘胶层用于与衣服本体进行连接,所述植珠层包括透明树脂层以及植入透明树脂层上的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若干所述玻璃微珠均匀分布于微棱镜组的周围,所述微棱镜组为若干三棱镜组成的规则形状,所述三棱镜的各个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三棱槽,所述玻璃微珠和三棱镜的下面设有聚焦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具有高折射作用,能够聚光于玻璃微珠下方的反射层,利用反射层将光线沿着入射光线方向平行反射回去,而且配合有中间位置的若干三棱镜,三棱镜上开设三棱槽,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加强玻璃微珠位置的光线反射强度,使得驾驶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看到作业人员,提高安全性能,同时增加聚焦层,能够加强对光线的聚焦效果,光线反射作用更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微珠的植入深度为其直径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三棱镜的植入深度为其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使玻璃微珠和三棱镜稳定地固定,不易脱落,又能提高其反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树脂层的原料选自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所述透明树脂层厚度为15-25微米,所述玻璃微珠直径为20-35微米,所述粘胶层采用树脂压敏胶,所述薄膜层采用PU树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PU树脂,能够对反光带表面起到保护、防水、防刮花等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焦层采用水性磺化聚酯涂料或聚氯乙烯树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大大提高反光带的聚焦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射层为金属蒸镀层,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45-60微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金属作为镀层,能够使反光带的反射性能更加优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服本体的下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有光源带,所述光源带包括透明套带以及固定连接于透明套带内的两组用于发光照明或为下方所述反光带提供光源的发光组,每组发光组均包括若干等距分布且串联连接的灯珠,且两组所述发光组的灯珠错位分布,两组所述发光组共同连接有一带电源的开关装置,通过所述开关装置的开闭控制所述发光组的亮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光源带,既能够自行发光照亮周围环境,为使用者提高方便和安全性能,又能为最下方的反光带提高光源,使得该反光带在光线较为灰暗的环境中也能进行较强的光线反射效果,为使用者提供很好的辨识度;并且光源带由两组并联的发光组组成,手动控制,简单方便,一组出现断路情况另一组仍能够正常使用,安全系数大大增加,同时光源带可拆卸连接,在不使用时或者需要对衣服本体进行清洗时,可以方便光源带拆卸,不会对其内部电路造成影响,其光源带表面只需要擦拭即可保持干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服本体的下摆处内侧设置有连通其口袋处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缝合有用于挂置开关装置的挂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开关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进而方便光源带的拆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子母扣或魔术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光源带的拆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具有高折射作用,能够聚光于玻璃微珠下方的反射层,利用反射层将光线沿着入射光线方向平行反射回去,而且配合有中间位置的若干三棱镜,三棱镜上开设三棱槽,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加强玻璃微珠位置的光线反射强度,使得驾驶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看到作业人员,提高安全性能,同时增加聚焦层,能够加强对光线的聚焦效果,光线反射作用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反光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衣服本体;2、反光带;21、粘胶层;22、透明树脂层;23、聚焦层;24、玻璃微珠;25、三棱镜;251、三棱槽;26、薄膜层;27、反射层;3、光源带;31、灯珠;4、容置腔;5、挂条;6、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包括衣服本体1,衣服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照射其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光带2,反光带2从内往外依次包括粘胶层21、反射层27、植珠层和薄膜层26,粘胶层21用于与衣服本体1进行连接,植珠层包括透明树脂层22以及植入透明树脂层22上的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24,透明树脂层22的原料选自环氧树脂或聚氨酯,透明树脂层22厚度为15-25微米,玻璃微珠24直径为20-35微米,玻璃微珠24的植入深度为其直径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既能使玻璃微珠24稳定地固定,又能提高其反射效果。若干玻璃微珠24均匀分布于微棱镜组的周围,微棱镜组为若干三棱镜25组成的规则形状,三棱镜25的植入深度为其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既能使三棱镜25稳定地固定,又能提高其反射效果。三棱镜25的各个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三棱槽251,玻璃微珠24和三棱镜25的下面设有聚焦层23,聚焦层23采用水性磺化聚酯涂料或聚氯乙烯树脂,能够大大提高反光带2的聚焦效果,粘胶层21采用树脂压敏胶,薄膜层26采用PU树脂,能够对反光带2表面起到保护、防水、防刮花等作用,反射层27为金属蒸镀层,反射层27的厚度为45-60微米,能够使反光带2的反射性能更加优异。通过设置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24,玻璃微珠24具有高折射作用,能够聚光于玻璃微珠24下方的反射层27,利用反射层27将光线沿着入射光线方向平行反射回去,而且配合有中间位置的若干三棱镜25,三棱镜25上开设三棱槽251,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加强玻璃微珠24位置的光线反射强度,使得驾驶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看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包括衣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照射其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光带(2),所述反光带(2)从内往外依次包括粘胶层(21)、反射层(27)、植珠层和薄膜层(26),粘胶层(21)用于与衣服本体(1)进行连接,所述植珠层包括透明树脂层(22)以及植入透明树脂层(22)上的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24),若干所述玻璃微珠(24)均匀分布于微棱镜组的周围,所述微棱镜组为若干三棱镜(25)组成的规则形状,所述三棱镜(25)的各个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三棱槽(251),所述玻璃微珠(24)和三棱镜(25)的下面设有聚焦层(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包括衣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照射其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光带(2),所述反光带(2)从内往外依次包括粘胶层(21)、反射层(27)、植珠层和薄膜层(26),粘胶层(21)用于与衣服本体(1)进行连接,所述植珠层包括透明树脂层(22)以及植入透明树脂层(22)上的微棱镜组和若干玻璃微珠(24),若干所述玻璃微珠(24)均匀分布于微棱镜组的周围,所述微棱镜组为若干三棱镜(25)组成的规则形状,所述三棱镜(25)的各个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三棱槽(251),所述玻璃微珠(24)和三棱镜(25)的下面设有聚焦层(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24)的植入深度为其直径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三棱镜(25)的植入深度为其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安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层(22)的原料选自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所述透明树脂层(22)厚度为15-25微米,所述玻璃微珠(24)直径为20-35微米,所述粘胶层(21)采用树脂压敏胶,所述薄膜层(26)采用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