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金燕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63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包括主箱体和顶盖;所述主箱体外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外围网,顶面固定连接诱虫灯、电击网、诱剂盒,内部固定连接内置盒,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旋钮;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外围网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感应器,可以感应到性诱集盒内的容量以及电池电量,当盒内底部成空或电池需要更换时,感应器可以利用控制器通过灯光闪烁提醒使用者添加性诱剂或更换电池,避免使用者逐一查看装置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害虫防治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
技术介绍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森林的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林业资源的发展,它造成林业资源的质量下降,使其经济效益不断降低,甚至有可能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故需要对害虫进行诱集,诱集灭虫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和其他一些习性进行诱杀。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害虫诱集采用喷洒药物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害虫的抗药性,对有益生物有杀伤,更容易破坏食物链,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大部分装置把电网放置在最外侧,用以击杀飞向装置的害虫,但同时容易对有益鸟类造成误伤;且由于林区内树木高低不同,以挂钉在树木上或立在地面的方式均达不到理想效果;由于林区范围大,使用灯光诱导害虫,需要将装置的电池进行更换或添加性诱剂时,难以掌握装置的位置和数量,故需要逐一查看的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点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喷洒药物提高害虫抗药性且对有益生物有杀伤,外置电网容易对有益鸟类造成误伤,装置固定高度不灵活,以及更换电池或增加性诱剂需要逐一查看的问题。本技术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包括主箱体和顶盖;所述主箱体外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外围网,顶面固定连接诱虫灯、电击网、诱剂盒,内部固定连接内置盒,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旋钮;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外围网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外围网外端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四组收纳盒,且收纳盒内部卷有绑带。进一步的,所述绑带每组位置相对应的外两端通过卡扣卡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诱虫灯外侧固定粘接色板,且色板为透光性材质。进一步的,所述诱剂盒盒体为网格结构,且诱剂盒直径大于色板外直径,但小于电击网内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内置盒顶端两侧固定连接伸缩块,内部底端设有电池,且内置盒内部设有控制器并与感应器电性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夜间害虫的趋光性和性诱集,白天使用色板以及性诱集的方式,绿色高效且不伤害有益生物。2、本技术通过利用外围网使害虫可以顺利飞入至装置内,而后被电击网击杀,在击杀害虫的同时外围网可以有效避免有益鸟类被误伤。3、本技术通过利用收纳盒内的绑带以及卡扣,可以将装置根据需求绑在树木的树干或枝丫上,提高装置固定高度的灵活性,满足林内不同地方对于害虫诱集的需求。4、本技术通过利用感应器,可以感应到性诱集盒内的容量以及电池电量,当盒内底部成空或电池需要更换时,感应器可以利用控制器通过灯光闪烁提醒使用者添加性诱剂或更换电池,避免使用者逐一查看装置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01、主箱体;102、外围网;103、收纳盒;104、绑带;105、卡扣;201、诱虫灯;202、色板;203、电击网;204、诱剂盒;205、内置盒;301、伸缩块;302、感应器;303、电池;304、旋钮;305、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包括主箱体101和顶盖305;主箱体101外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外围网102,顶面固定连接诱虫灯201、电击网203、诱剂盒204,内部固定连接内置盒205,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旋钮304;顶盖305固定连接外围网102的顶端。其中,外围网102外端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四组收纳盒103,且收纳盒103内部卷有绑带104,使绑带104长度可以自由伸缩并收纳至收纳盒103内。其中,绑带104每组位置相对应的外两端通过卡扣105卡接固定,使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固定,提高装置固定的灵活性。其中,诱虫灯201外侧固定粘接色板202,且色板202为透光性材质,使色板202白天夜间均能诱虫,提高色板202的利用率。其中,诱剂盒204盒体为网格结构,且诱剂盒204直径大于色板202外直径,但小于电击网203内直径,使诱剂盒204内的性诱剂可以通过网格结构四处飘散,不会被色板202遮挡的同时引诱害虫飞向电击网203。其中,内置盒205顶端两侧固定连接伸缩块301,内部底端设有电池303,且内置盒205内部设有控制器并与感应器302电性相连,使内置盒205可以通过伸缩块301进行拿取,且感应器302可以感应到电池303或诱剂盒204的容量并利用控制器通过灯光闪烁提醒使用者添加性诱剂或更换电池303。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中,首先将电池303放置在内置盒205底部,通过伸缩块301将内置盒205固定在主箱体101内部,利用绑带104和卡扣105,将装置固定在需要诱集害虫的位置,但害虫通过性诱剂或色板202被诱飞至外围网102内部时,通过电击网203将害虫击杀并落至主箱体101顶部,顶盖305可以防止鸟屎或雨水将装置内部打湿,感应器302通过光感或电感感应到电池303容量低或诱剂盒204内部空时,通过利用灯光闪烁提醒使用者更换电池303或添加补充诱剂盒204,避免使用者逐一查看的麻烦,完成装置诱集害虫的工作。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01)和顶盖(305);所述主箱体(101)外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外围网(102),顶面固定连接诱虫灯(201)、电击网(203)、诱剂盒(204),内部固定连接内置盒(205),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旋钮(304);所述顶盖(305)固定连接外围网(102)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01)和顶盖(305);所述主箱体(101)外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外围网(102),顶面固定连接诱虫灯(201)、电击网(203)、诱剂盒(204),内部固定连接内置盒(205),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旋钮(304);所述顶盖(305)固定连接外围网(102)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网(102)外端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四组收纳盒(103),且收纳盒(103)内部卷有绑带(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林业用害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04)每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燕
申请(专利权)人:韩金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