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60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包括养殖笼、纱布、蚯蚓和饲料投放口、冷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温度调节装置、高畦、地膜和土壤,所述养殖笼放置于土壤中与地面齐平,所述纱布环绕设于养殖笼的外部,所述蚯蚓和饲料投放口设于养殖笼的上方,所述冷水供应装置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热水供应装置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高畦为开沟土层覆盖在养殖笼的上方,所述地膜位于高畦与养殖笼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大减轻收获时劳动强度,降低收获成本、不需人工刨挖、自带加湿、加温功能的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是指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
技术介绍
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深根植物,中药、蔬菜兼用,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可溶性纤维、多种营养素及微量元素等物质,其性味平和有强健机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山药的食用部分是地下茎,亦称块茎,肉质肥厚,为长圆柱形、棍棒状、掌状和块状等,具有明显的垂直向地性,长于较深的地下长可达1米,直径2-10厘米。但喜温暖湿润,忌积水,怕干旱,宜于在肥沃疏松、士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而在粘性土壤中栽培,除了存在挖沟困难,需要雇佣专业挖药工采挖,费力费工费时,人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采挖时还易挖断挖伤山药,影响正品率,故用传统方法栽培山药,存在投资大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大减轻收获时劳动强度,降低收获成本、不需人工刨挖、自带加湿、加温功能的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包括养殖笼、纱布、蚯蚓和饲料投放口、冷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温度调节装置、高畦、地膜和土壤,所述养殖笼放置于土壤中与地面齐平,所述纱布环绕设于养殖笼的外部,所述蚯蚓和饲料投放口设于养殖笼的上方,所述冷水供应装置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热水供应装置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高畦为开沟土层覆盖在养殖笼的上方,所述地膜位于高畦与养殖笼之间;所述冷水供应装置包括水站、水泵、冷水管和水阀,所述冷水管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冷水管可向土壤层滴入冷水,所述水阀和水泵均设于冷水管上,所述水站可向冷水管提供水源。进一步地,所述热水供应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管、回水管和电磁阀一,所述热水管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热水管可向养殖笼提供热量,所述热水管连接太阳能,所述回水管连接太阳能且与热水管连通,所述电磁阀一设于热水管上。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管、混水中心和电磁阀二,所述连接管连接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混水中心设于连接管上,所述电磁阀二设于混水中心上,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可调节热水管中的水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笼上端设有吊耳,便于起吊养殖笼,收获蚯蚓。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笼的顶端内壁上设有LED灯和监控探头,通过LED灯和监控探头可以监控蚯蚓的生产环境。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笼的顶端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蚯蚓的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土壤的湿度,便于及时开启冷水管和热水管。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通过设置养殖笼,可以使蚯蚓与山药共同养殖,可以提高山药品质的同时,收获蚯蚓作为药材出售,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收获成本,收获山药时,可以快速的就从松软的蚯蚓粪中收获山药,避免折断山药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的侧面剖面图。其中,1、养殖笼,2、纱布,3、蚯蚓和饲料投放口,4、冷水供应装置,5、热水供应装置,6、温度调节装置,7、高畦,8、地膜,9、土壤,10、冷水管,11、水阀,12、水泵,13、水站,14、热水管,15、电磁阀一,16、太阳能,17、连接管,18、混水中心,19、电磁阀二,20、吊耳,21、LED灯,22、监控探头,23、温度传感器,24、湿度传感器,25、回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包括养殖笼1、纱布2、蚯蚓和饲料投放口3、冷水供应装置4、热水供应装置5、温度调节装置6、高畦7、地膜8和土壤9,所述养殖笼1放置于土壤9中与地面齐平,所述纱布2环绕设于养殖笼1的外部,所述蚯蚓和饲料投放口3设于养殖笼1的上方,所述冷水供应装置4设于养殖笼1的顶端,所述热水供应装置5设于养殖笼1的顶端,所述高畦7为开沟土层覆盖在养殖笼1的上方,所述地膜8位于高畦7与养殖笼1之间;所述冷水供应装置4包括水站13、水泵12、冷水管10和水阀11,所述冷水管10设于养殖笼1的顶端,所述冷水管10可向土壤9层滴入冷水,所述水阀11和水泵12均设于冷水管10上,所述水站13可向冷水管10提供水源。所述热水供应装置5包括太阳能16、热水管14、回水管25和电磁阀一15,所述热水管14设于养殖笼1的顶端,所述热水管14可向养殖笼1提供热量,所述热水管14连接太阳能16,所述回水管25连接太阳能16且与热水管14连通,所述电磁阀一15设于热水管14上。所述温度调节装置6包括连接管17、混水中心18和电磁阀二19,所述连接管17连接冷水管10和热水管14,所述混水中心18设于连接管17上,所述电磁阀二19设于混水中心18上。所述养殖笼1上端设有吊耳20。所述养殖笼1的顶端内壁上设有LED灯21和监控探头22。所述养殖笼1的顶端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3和湿度传感器24。具体使用时,将养殖笼1放入开沟机开好的沟内,与地面齐平连接冷水管10和热水管14,LED灯21连接于养殖笼1的上端内壁,同时连接好监控探头22、温度传感器23和湿度传感器24,铺盖上地膜8,地膜8上面覆盖高畦7,高畦7内放入山药种子,冷水管10一端连接上水站13,土壤9中湿度不够时,通过水泵12向土壤9中滴灌水分,土壤9中温度过低时,通过温度调节装置6混合太阳能16中的热水,通过热水管14滴灌入土壤9中,保证蚯蚓的生长环境,收获时,去掉养殖笼1上方的松软的高畦7,很轻松的就能够拔起山药,通过吊起吊耳20,可收获养殖笼1中的蚯蚓。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笼、纱布、蚯蚓和饲料投放口、冷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温度调节装置、高畦、地膜和土壤,所述养殖笼放置于土壤中与地面齐平,所述纱布环绕设于养殖笼的外部,所述蚯蚓和饲料投放口设于养殖笼的上方,所述冷水供应装置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热水供应装置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高畦为开沟土层覆盖在养殖笼的上方,所述地膜位于高畦与养殖笼之间;所述冷水供应装置包括水站、水泵、冷水管和水阀,所述冷水管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冷水管可向土壤层滴入冷水,所述水阀和水泵均设于冷水管上,所述水站可向冷水管提供水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笼、纱布、蚯蚓和饲料投放口、冷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温度调节装置、高畦、地膜和土壤,所述养殖笼放置于土壤中与地面齐平,所述纱布环绕设于养殖笼的外部,所述蚯蚓和饲料投放口设于养殖笼的上方,所述冷水供应装置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热水供应装置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高畦为开沟土层覆盖在养殖笼的上方,所述地膜位于高畦与养殖笼之间;所述冷水供应装置包括水站、水泵、冷水管和水阀,所述冷水管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冷水管可向土壤层滴入冷水,所述水阀和水泵均设于冷水管上,所述水站可向冷水管提供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山药种植蚯蚓养殖共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供应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管、回水管和电磁阀一,所述热水管设于养殖笼的顶端,所述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革王迪文魏家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沃银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