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合茎段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5576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合茎段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快速繁殖方法,百合花落后,切取百合中上部较嫩的茎,流水冲洗干净,用双面刀片切去2/3的叶片,将带1/3叶的茎放入广口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百合茎段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快速繁殖方法,诱导启动早,显著缩短培育时间,培养4d叶腋开始突起,培养一周叶腋出现籽球原基,培养两周叶腋处形成籽球,培养一个月,籽球可达到出球规格,即直径达1‑2cm,较传统的鳞片繁殖,籽球诱导时间可缩短一个月,而且成球过程只需要一步,即用一种培养基MS+2mg/L6‑BA+90g/L蔗糖即可实现籽球的诱导和膨大培养,培养过程简单,减少了污染机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外植体为开花后的茎段,既不影响观赏,也避免在资源收集过程中对种球的采挖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合茎段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快速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百合茎段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鳞茎类球根花卉,其花型花色多样,具有极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被誉为“球根花卉之王”。长期以来,百合一直以传统的鳞茎分球、鳞片扦插、地上珠芽进行繁殖,存在繁殖系数低,病毒积累、种性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百合的产量和质量,制约了百合鳞茎和切花的大规模生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加快百合的繁殖速度,缩短百合籽球的生育周期,弥补种球繁育的不足,因而在百合商品化及产业化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百合的组织培养常通过5种途径来实现。第一是器官型,即通过腋芽发育和不定芽的产生、形成丛生芽块的过程;第二是器官发生型,即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出器官的方式;第三是胚状体发生型,即外植体按胚胎发生方式形成胚状体或先形成愈伤组织、再经愈伤组织形成胚状体再生植株的过程;第四是鳞茎型,即鳞片近轴面或在边缘直接形成带根的小鳞茎;第五是孢子型,即用成熟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合茎段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外植体的获得:百合花落后,切取百合中上部较嫩的茎,流水冲洗干净,用双面刀片切去2/3的叶片,将带1/3叶的茎放入广口瓶中;/nB、表面灭菌:将广口瓶放置于超净工作台进行表面灭菌:75%酒精处理30s,10%NaClO处理10min,然后用无菌水涮洗;/nC、籽球诱导和膨大培养:将灭好的茎切成长1.5cm且带1cm叶柄的单茎节,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和蔗糖的培养基上,于25±1℃,光照强度2000lx,光照周期为16小时/天的诱导条件下进行诱导和膨大培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合茎段直接诱导小鳞茎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的获得:百合花落后,切取百合中上部较嫩的茎,流水冲洗干净,用双面刀片切去2/3的叶片,将带1/3叶的茎放入广口瓶中;
B、表面灭菌:将广口瓶放置于超净工作台进行表面灭菌:75%酒精处理30s,10%NaClO处理10min,然后用无菌水涮洗;
C、籽球诱导和膨大培养:将灭好的茎切成长1.5cm且带1cm叶柄的单茎节,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和蔗糖的培养基上,于25±1℃,光照强度2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军杨盼盼徐雷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