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556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申请涉及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涉及灌溉系统的领域;其包括灌溉渠、集雨装置及灌溉管,灌溉渠由混凝土堆砌而成,灌溉渠交错设置于庄稼地表面,且灌溉渠顶部不高于庄稼地表面;集雨装置包括集雨箱及集雨管,其中集雨箱设于庄稼地下方,集雨管连通在集雨箱与灌溉渠间,集雨管顶部不高于灌溉渠底部,且集雨管与集雨箱间连通设置有集水阀;灌溉管连通在集雨箱与灌溉渠间,灌溉管与集雨箱间连通设置有抽水泵。本申请达到了提高最大化的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
本申请涉及灌溉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农作物收益作为农村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保证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十分必要,定时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必要手段。现有的农村灌溉系统一般直接采用集水井内的水进行灌溉,集水井的水源来自地下水;但为响应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政策,一些地方提出对雨水进行收集,将雨水收集至某处进行储存,在需要进行灌溉时,通过管道等将储存的雨水作为灌溉水源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以从源头上避免地下水超采。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将雨水收集到某处进行储存,使用时再通过管道等将储存的雨水输送至灌溉现场,收集及运输的过程,易造成部分雨水浪费,不便对最大化的对雨水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雨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渠、集雨装置及灌溉管,灌溉渠由混凝土堆砌而成,灌溉渠交错设置于庄稼地表面,且灌溉渠顶部不高于庄稼地表面;集雨装置包括集雨箱及集雨管,其中集雨箱设于庄稼地下方,集雨管连通在集雨箱与灌溉渠间,集雨管顶部不高于灌溉渠底部,且集雨管与集雨箱间连通设置有集水阀;灌溉管连通在集雨箱与灌溉渠间,灌溉管与集雨箱间连通设置有抽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遇到雨水天气时,打开集水阀,使集雨箱与灌溉渠连通,此时落入灌溉渠的雨水可通过集雨管最终进入集雨箱内,集雨箱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储存;由于集水渠顶部不高于庄稼地表面,因此落在庄稼地表面的水最终可流向灌溉渠,并通过集雨管流入集雨箱内;当需要对庄稼地上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只需打开抽水泵,集雨箱内收集到的水便可由灌溉管漫出,并最终漫至庄稼地表面,实现农作物的浇灌;在庄稼地下方设置集雨箱,并将集雨管及灌溉管直接设于灌溉渠内,节省了收集到的雨水往复运输的过程,从而减少雨水从收集到用于灌溉的过程中因蒸发或风干等原因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进而便于更大化的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利用。可选的,灌溉渠顶部均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滤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的设置,便于将枯枝树叶等阻留在灌溉渠外,以便使雨水更加顺畅的有集雨管进入集雨箱内部,或由灌溉管漫出,从而便于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可选的,过滤板上表面自中间向平行于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逐渐倾斜,且过滤板以其两侧高度最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枯枝树叶等落至过滤板表面时,由于过滤板上表面向两侧倾斜的设置,便于使落至过滤板表面的枯枝树叶等最终沿过滤板滑至过滤板两侧,以便雨水落至灌溉渠内。可选的,过滤板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朝向背离灌溉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截面呈圆弧形的设置,在便于使落至过滤板表面的枯枝树叶最终滑至过滤板两侧的同时,便于人或工具通过过滤板。可选的,过滤板上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条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人或工具车由过滤板上经过时,防滑条纹的设置,可增大人或工具车与过滤板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人或工具车由过滤板经过时的安全性。可选的,灌溉渠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遮挡集雨管及灌溉管与灌溉渠的连通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有泥沙透过过滤板最终进入灌溉渠内,则过滤网可对其做有效阻留,以提高进入集雨箱内的雨水的质量。可选的,过滤板与灌溉渠一侧顶部铰接配合,铰接轴线平行于灌溉渠的长度方向;灌溉渠另一侧壁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过滤板底部对应位置与限位槽周向侧壁抵接;位于灌溉渠交错处的过滤板,与相邻过滤板铰接配合,且其背离与其铰接的过滤板的一侧与该侧相邻的过滤板通过螺栓相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时,可将各螺栓拧下,便将对应过滤板以其与灌溉渠或过滤板对应位置的铰接轴线为转动轴向远离灌溉渠底部的方向转动,以便灌溉渠内过滤网的清理;过滤网的定时清理,便于提高集雨管的集水效率。可选的,集雨箱上表面连通设置有观察箱,观察箱上表面为透明设置,且观察箱顶部裸露在空气中;集雨箱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处于常闭状态,且排水管远离集雨箱的一端通入集水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箱可用于观察集雨箱内的页面高度,当集雨箱内的雨水过多时,使排水管处于敞开状态,以使集雨箱内的雨水可通过排水管进入集水井内,从而减小因集雨箱内的雨水过多而导致集水阀或抽水泵等损坏的可能性。可选的,还包括电源及控制系统,其中电源用于向控制系统供电;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连接于电源,用以获取集雨箱内雨水液面高度,并输出液位检测信号;控制模块,连接于检测模块输出端以获取液位检测信号,并将液位检测信号与第一预设液位信号做比较,在液位检测信号超出第一预设液位信号时,输出执行信号;执行模块,连接于控制模块输出端以获取执行信号,并响应执行信号使排水管处于敞开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雨箱中收集到的雨水的液面高度超出第一预设液面信号时,控制模块输出执行信号至执行模块,以使执行模块使排水管处于敞开状态,其中,第一预设液位信号可以对应集雨箱中的最高限位的液面高度;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排水管的自动排水,节省了使用者观察页面高度的时间,从而有效节省人力。可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报测试模块及报警模块,测试模块连接于电源,使用者控制测试模块输出测试信号;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测试信号时,将液位检测信号与第二预设液位信号进行比较,并在液位检测信号低于第二预设检测信号时输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连接于控制模块输出端以获取报警信号,并响应报警信号进行报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集雨箱内的雨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前,首先使测试模块输出测试信号至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将集雨箱内当前的液面高度与第二预设液位信号对应的液面高度进行比较,当当前液面高度小于第二预设液位信号对应的液面高度时,控制模块输出报警信号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作出报警指示,以便使用者及时使用其他水源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其中,第二预设液位信号对应的液面高度可以为灌溉该处农作物所需的最少的雨水量。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直接在庄稼地下方设置集雨装置,集雨管直接连通在灌溉渠底部,需要集雨时,便把集雨阀打开,需要使用集雨箱内的雨水进行灌溉时便打开抽水泵;有效节省了雨水在收集或使用时来回运输的时间,同时减少因来回运输造成收集到的雨水浪费的可能性;2.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排水管敞开或关闭,以便在集雨箱内雨水过多时,集雨箱内的雨水可及时的有排水管排至集水井,减小集水阀或抽水泵等收到损坏的可能性;3.过滤板截面呈弧形的设置及过滤网的设置,便于提高集雨效率及效果,以便更好的对雨水进行收集。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显示集雨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为显示灌溉管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为显示过滤网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为显示控制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溉渠(2)、集雨装置(4)及灌溉管(3),灌溉渠(2)由混凝土堆砌而成,灌溉渠(2)交错设置于庄稼地(1)表面,且灌溉渠(2)顶部不高于庄稼地(1)表面;集雨装置(4)包括集雨箱(41)及集雨管(42),其中集雨箱(41)设于庄稼地(1)下方,集雨管(42)连通在集雨箱(41)与灌溉渠(2)间,集雨管(42)顶部不高于灌溉渠(2)底部,且集雨管(42)与集雨箱(41)间连通设置有集水阀;灌溉管(3)连通在集雨箱(41)与灌溉渠(2)间,灌溉管(3)与集雨箱(41)间连通设置有抽水泵(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溉渠(2)、集雨装置(4)及灌溉管(3),灌溉渠(2)由混凝土堆砌而成,灌溉渠(2)交错设置于庄稼地(1)表面,且灌溉渠(2)顶部不高于庄稼地(1)表面;集雨装置(4)包括集雨箱(41)及集雨管(42),其中集雨箱(41)设于庄稼地(1)下方,集雨管(42)连通在集雨箱(41)与灌溉渠(2)间,集雨管(42)顶部不高于灌溉渠(2)底部,且集雨管(42)与集雨箱(41)间连通设置有集水阀;灌溉管(3)连通在集雨箱(41)与灌溉渠(2)间,灌溉管(3)与集雨箱(41)间连通设置有抽水泵(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渠(2)顶部均设有过滤板(5),过滤板(5)上开设有多个滤孔(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5)上表面自中间向平行于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逐渐倾斜,且过滤板(5)以其两侧高度最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5)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朝向背离灌溉渠(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5)上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条纹(5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渠(2)内设有过滤网(6),过滤网(6)用于遮挡集雨管(42)及灌溉管(3)与灌溉渠(2)的连通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农村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5)与灌溉渠(2)一侧顶部铰接配合,铰接轴线平行于灌溉渠(2)的长度方向;灌溉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宇赵瑞波王敬斌李志远马义强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