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滨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53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框架的内壁两的靠近底部处安装设置有成型筒。该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实现结合营养钵制作的整套流程为一体,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互换性,极大提高营养钵制作效率,利用间歇运动装置与曲柄连杆结构的配合实现制作营养钵与摆放营养钵的功能,可以实现营养钵的制作,种子的放置,营养钵的自动摆放,通过种子放置机构的使用,与营养钵结合,不需要人工安放种子,同时可以打制多个营养钵并摆放整齐,使营养钵育苗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结构上大多使用的是机械机构,制造方便,价格低廉,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具体为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棉花幼苗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育苗移栽这一流程是其种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阶段来看,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成为我国棉农栽培棉花的常规技术,在生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育苗移栽具有以下好处:有利于保证幼苗的完整;有利于实现壮苗早发;有利于实现粮棉油棉全面丰收。在育苗移栽的最重要的一步便是育苗钵的制作,它分为三个步骤:营养钵压制;种子安放与固定;营养钵摆放。传统的做法是使用手工制钵或者机械制钵将混有各种肥料的土壤压制成直径为7cm,高为10cm的圆柱;再将棉花种子放于压好的营养钵上,再将营养钵一个个摆放整齐,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且效率低下,导致营养钵育苗的优势不够明显,虽然市面上有相应的制钵机械,但其生产效率已经无法满足棉花育苗数量的快速增长,暴露出以下问题:功能单一,只是能用于营养钵的压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配合机器完成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增加效率,解放劳动力;效率低下,市面上比较先进的制钵机械一次只能打制一个营养钵,而且需要人工安放种子后再将营养钵摆放整齐,一台机器大约需要两到三个人配合工作,基于以上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集营养钵压制,种子安放与固定,营养钵摆放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性高且生产成本低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通过成型筒、营养钵摆放机构以及营养钵成型机构的使用,实现结合营养钵制作的整套流程为一体,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互换性,极大提高营养钵制作效率,利用间歇运动装置与曲柄连杆结构的配合实现制作营养钵与摆放营养钵的功能,可以实现营养钵的制作,种子的放置,营养钵的自动摆放,种子放置机构的使用,与营养钵结合,不需要人工安放种子,同时可以打制多个营养钵并摆放整齐,使营养钵育苗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结构上大多使用的是机械机构,制造方便,价格低廉,维修方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两的靠近底部处安装设置有成型筒,所述框架的内壁两侧靠近底部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营养钵摆放机构,所述营养钵摆放机构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连通设置有营养钵成型机构,所述框架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安装设置有种子放置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下内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直流电机,所述框架的内壁两侧安装设置有动力传输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安装设置有土壤传送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安装设置有土壤搅拌机构,所述土壤搅拌机构的一端连通设置于营养钵成型机构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下内壁靠近一端边缘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下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多个喷头。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外表面两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均转动连接有后轮,两个所述后轮相互靠近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车轴。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下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车轴,所述车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前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通过成型筒、营养钵摆放机构以及营养钵成型机构的使用,实现结合营养钵制作的整套流程为一体,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互换性,极大提高营养钵制作效率,利用间歇运动装置与曲柄连杆结构的配合实现制作营养钵与摆放营养钵的功能,可以实现营养钵的制作,种子的放置,营养钵的自动摆放。(2)、该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通过种子放置机构的使用,与营养钵结合,不需要人工安放种子,同时可以打制多个营养钵并摆放整齐,使营养钵育苗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结构上大多使用的是机械机构,制造方便,价格低廉,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框架;2、传送带;3、土壤传送机构;4、土壤搅拌机构;5、营养钵成型机构;6、后轮;7、储水槽;8、喷头;9、前轮;10、营养钵摆放机构;11、成型筒;12、动力传输机构;13、直流电机;14、车轴;15、种子放置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1的内壁两的靠近底部处安装设置有成型筒11,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底部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营养钵摆放机构10,营养钵摆放机构10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连通设置有营养钵成型机构5,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安装设置有种子放置机构15。本实施方案中:营养钵成型机构5的主要结构是曲柄滑块,通过曲柄滑块进行按压,在成型筒11中成型,通过种子放置机构15放置种子后,经过营养钵摆放机构10进行摆放,种子放置机构15主要包括旋转滚筒和种子槽,旋转滚筒的作用是利用其上面的凹坑带动种子掉落在通向营养钵成型机构5的成型筒11的管道中,使种子掉落在被压实的营养钵上,种子槽作用是储存种子。具体的,框架1的下内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直流电机13,框架1的内壁两侧安装设置有动力传输机构12。本实施例中:动力传输机构12在框架1的两侧,有链轮链条构成,且两边结构相对应,最低下由一根蜗杆连接,经过直流电机13输出端蜗轮与蜗杆减速器减速后,动力能够被传输到各个使用部位,以机械结构的形式满足各个机构间的传动比设计要求。具体的,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转动连接有传送带2,传送带2的上表面安装设置有土壤传送机构3。本实施例中:土壤传送机构3与传送带2配合使用,土壤传送机构3由土壤储存箱构成,土壤储存箱的作用是储存加入的土壤,传送带2的作用是将储存的土壤向营养钵成型机构5传送,保证土壤的稳定传送到成型筒11。具体的,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安装设置有土壤搅拌机构4,土壤搅拌机构4的一端连通设置于营养钵成型机构5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土壤搅拌机构4的作用时间位于土壤传送机构3后面,主要由土壤储存箱和搅拌轴构成,搅拌轴将土壤储存箱内的小块土壤打散,并将土壤拨动到成型筒11中,使得营养钵成型机构5压实所需要的土壤供给充分,而为了防止土壤掉落在搅拌轴的两侧造成搅拌轴转动受阻。具体的,框架1的下内壁靠近一端边缘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储水槽7,储水槽7的下表面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多个喷头8。本实施例中:储水槽7作用是储存调配好的营养液,喷头8的作用是将营养液均匀地喷洒出来,储水槽7的材质为透明塑料,可以清晰地看到内部营养液的多少,营养液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喷头8均匀地喷洒到刚刚被挤出的营养钵上。具体的,框架1的外表面两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均转动连接有后轮6,两个后轮6相互靠近的一侧中心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两的靠近底部处安装设置有成型筒(11),所述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底部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营养钵摆放机构(10),所述营养钵摆放机构(10)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连通设置有营养钵成型机构(5),所述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安装设置有种子放置机构(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两的靠近底部处安装设置有成型筒(11),所述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底部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营养钵摆放机构(10),所述营养钵摆放机构(10)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连通设置有营养钵成型机构(5),所述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安装设置有种子放置机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下内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直流电机(13),所述框架(1)的内壁两侧安装设置有动力传输机构(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花营养钵自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两侧靠近顶部处均转动连接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的上表面安装设置有土壤传送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政阳李宏伟牛得学王明源秦元龙姜茂强孙宗坤王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