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木槿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5529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盐木槿培育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a、在木槿上采集接穗、选取海滨木槿的根部作为砧木;b、将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定植;c、当年秋季,在嫁接苗的嫁接口部位往上覆盖土10~20cm;d、耐盐木槿成苗出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育方法采用耐盐碱的海滨木槿根部作为砧木、木槿作为接穗,培育成耐盐碱、耐寒的耐盐木槿,在嫁接当年的秋季,通过在嫁接苗的嫁接口部位往上覆盖土10~20cm,在‑2~‑16℃的冬季、土壤盐浓度不超过14‰时,可确保嫁接的耐盐木槿苗成活率达95%以上,解决了长江以北的沿海滩涂无树可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盐木槿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品种培育
,具体地说是一种耐盐碱、耐寒且成活率高的耐盐木槿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长江以北沿海滩涂多为滨海盐渍土,含盐量高,可栽植的树种极其匮乏。木槿属植物耐盐或抗寒的品种资源丰富,其中,海滨木槿原产于浙江舟山沿海,极耐盐碱,可用海水直接浇灌,但不耐寒,在长江以北地区无法越冬,若能解决其耐寒问题,则可打破长期以来,长江以北地区沿海滩涂无树可栽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耐盐碱、耐寒且成活率高的耐盐木槿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通过综合利用海滨木槿和木槿的优点,培育出耐盐碱、耐寒的木槿新品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耐盐木槿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a、在木槿上采集接穗、选取海滨木槿的根部作为砧木;b、将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定植;c、当年秋季,在嫁接苗的嫁接口部位往上覆盖土10~20cm;d、耐盐木槿成苗出圃。所述步骤a中的接穗于休眠期采集;所述步骤a中的接穗采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槿一年生春梢或夏梢中段,接穗直径为0.6cm~1.2cm。所述步骤a中的接穗在采集后需要贮藏,贮藏条件为:接穗经蜡封后放入塑料袋或者沙藏于含水量为40%~50%的沙子中,温度维持在1℃~5℃。所述步骤a中的砧木选取一年生或多年生海滨木槿苗的根部,砧木直径为0.6cm~1.2cm、长度为10cm~20cm,砧木随采随用。所述步骤a中的砧木培育过程为:a1、苗圃地选择及整理:应选择交通便利,土壤疏松、湿润、pH值为6~8的地段,且灌排水方便,土层厚度30cm以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t/hm2~60t/hm2,苗圃整地,畦面宽80cm~100cm,沟宽不低于30cm、深不低于30cm;a2、采种及贮藏:选择进入盛产期、生长健壮、无病害的种子园,在种子成熟脱落前、晴天时采种;种子采集后应脱粒、去除杂质、晾干使得种子含水率低于9%,放入木桶或麻袋中,置于通风干燥处;a3、种子处理:播种前半个月开始催芽,具体为,将种子浸入46~55℃的热水中,待热水自然冷却后持续浸泡不低于24h;将浸种后的种子放入沙床中,用塑料薄膜覆盖沙床;待部分种子种皮开裂露白、胚根长度≤0.5cm时即可播种;a4、播种:每年四月中旬播种,采用条播,行距30cm~40cm,每米播种20粒~25粒;播种量为15kg/hm2~30kg/hm2,播后覆土,覆土厚度5cm~10cm;a5、苗期管理:幼苗出土时,去除杂草并保持苗圃地土壤疏松、湿润;苗木进入速生期时,进行中耕除草和追肥,春夏、秋季每季各施一次肥,春夏季施用尿素10kg/亩和复合肥(N:P:K=15:15:15)10kg/亩,秋季施用复合肥(N:P:K=15:15:15)10kg/亩;当苗高10cm~15cm时,间苗,一行内每米留苗10株~20株;a6、砧木采集:将培育好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海滨木槿苗连根挖出,剪除地上部分后,将根洗净、晾干,选留健康、无病虫害、直径为0.6cm~1.2cm的根段,剪成10cm~20cm一节作为砧木,砧木随采随用。所述步骤b中的嫁接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进行;所述步骤b中的定植是直接将嫁接好的苗定植于圃地、花盆或营养钵中;或者将嫁接好的苗埋于湿沙中,于室内储藏,待气温回暖后定植。所述步骤b中的嫁接选用劈接或双舌接;选用双舌接时的嫁接过程为:(1)削接穗,从接穗下芽向下,削一个长2cm~3cm的大斜面,在斜面的上1/3处向上切一个深1cm~2cm的插口;(2)削砧木,用利刃在砧木上端削一长2cm~3cm的斜嫁接口,嫁接口呈一斜面;在斜面下1/3处向下切一个深1cm~2cm的插口,插口的距离与接穗上插口的距离等同且嫁接口与接穗上的斜面要削平;(3)插接穗,把接穗上的插口与砧木上的插口对齐,并使接穗至少一边的形成层与砧木上的形成层对齐,自上而下插入、插紧;(4)嫁接口密封,用2cm~3cm宽的嫁接膜或聚氯乙烯塑料膜缠绑嫁接口,使嫁接口不能透气。所述的嫁接口愈合后,需除去嫁接口的嫁接膜或聚氯乙烯塑料膜。所述步骤b中定植的嫁接苗成活后,及时去除砧木萌蘖,接穗抽生的萌条留取上部健壮的部分让其继续生长且去除其余部分萌条;苗木进入速生期时,进行中耕除草和追肥,春夏、秋季每季各施一次肥,春夏季施用尿素10kg/亩和复合肥(N:P:K=15:15:15)10kg/亩,秋季施用复合肥(N:P:K=15:15:15)10kg/亩;有螟虫为害时,立即喷洒一次10%吡虫啉1000倍液,一周后重复一次。所述步骤c中的覆盖土10~20cm的具体要求是在当年秋季温度降至2℃前覆土。所述步骤d中的耐盐木槿成苗出圃在秋季土壤封冻前或早春进行,选择高度40cm以上、根长20cm以上,根的数量4个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苗木出圃,根据国家苗木出圃规格进行分级;挖苗时,应深挖慢起,保持根系完整,有条件的可带土球;裸根苗起苗后应立即假植或蘸泥浆后外运,运输中用草袋或其他包装物包装,快速运达目的地。耐盐木槿:在海滨木槿部位嫁接木槿后,形成属间结合的新植株。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培育方法采用耐盐碱的海滨木槿根部作为砧木、木槿作为接穗,培育成耐盐碱、耐寒的耐盐木槿,在嫁接当年的秋季,通过在嫁接苗的嫁接口部位往上覆盖土10~20cm,在-2~-16℃的冬季、土壤盐浓度不超过14‰时,可确保嫁接的耐盐木槿苗成活率达95%以上,解决了长江以北的沿海滩涂无树可栽的问题;同时通过嫁接不同花色、叶色品种的木槿,能够提高耐盐木槿的观赏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耐盐木槿培育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a、在木槿上采集接穗、选取海滨木槿的根部作为砧木;b、将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定植;c、当年秋季,在嫁接苗的嫁接口部位往上覆盖土10~20cm;d、耐盐木槿成苗出圃。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年秋季通过在嫁接苗的嫁接口部位往上覆盖土10~20cm的最佳时机是在气温降至2℃以前。另外为防次春嫁接口上部的接穗(木槿)二次生根,降低了耐盐性;在土壤盐分低于4‰的土地上,次春应将去年秋季覆盖的土去除。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育方法培育的一批耐盐木槿,在嫁接定植的当年冬天,在经历了48h的-16℃的低温考验后,结果显示,嫁接的耐盐木槿苗成活率达95%以上。在上述培育方法中,接穗于休眠期采集,接穗采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槿一年生春梢或夏梢中段,接穗直径为0.6cm~1.2cm;因为接穗采集后不能立即用于嫁接,故接穗在采集后需要贮藏,贮藏条件为:接穗经蜡封后放入塑料袋或者沙藏于含水量为40%~50%的沙子中,温度维持在1℃~5℃。在上述培育方法中,砧木选取一年生或多年生海滨木槿苗的根部,砧木直径为0.6cm~1.2cm、长度为10cm~20cm,砧木随采随用。砧木培育过程为: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盐木槿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na、在木槿上采集接穗、选取海滨木槿的根部作为砧木;/nb、将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定植;/nc、当年秋季,在嫁接苗的嫁接口部位往上覆盖土10~20cm;/nd、耐盐木槿成苗出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盐木槿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a、在木槿上采集接穗、选取海滨木槿的根部作为砧木;
b、将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定植;
c、当年秋季,在嫁接苗的嫁接口部位往上覆盖土10~20cm;
d、耐盐木槿成苗出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木槿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接穗于休眠期采集;所述步骤a中的接穗采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槿一年生春梢或夏梢中段,接穗直径为0.6cm~1.2cm;所述步骤a中的接穗在采集后需要贮藏,贮藏条件为:接穗经蜡封后放入塑料袋或者沙藏于含水量为40%~50%的沙子中,温度维持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木槿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砧木选取一年生或多年生海滨木槿苗的根部,砧木直径为0.6cm~1.2cm、长度为10cm~20cm,砧木随采随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耐盐木槿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砧木培育过程为:
a1、苗圃地选择及整理:应选择交通便利,土壤疏松、湿润、pH值为6~8的地段,且灌排水方便,土层厚度30cm以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t/hm2~60t/hm2,苗圃整地,畦面宽80cm~100cm,沟宽不低于30cm、深不低于30cm;
a2、采种及贮藏:选择进入盛产期、生长健壮、无病害的种子园,在种子成熟脱落前、晴天时采种;种子采集后应脱粒、去除杂质、晾干使得种子含水率低于9%,放入木桶或麻袋中,置于通风干燥处;
a3、种子处理:播种前半个月开始催芽,具体为,将种子浸入46~55℃的热水中,待热水自然冷却后持续浸泡不低于24h;将浸种后的种子放入沙床中,用塑料薄膜覆盖沙床;待部分种子种皮开裂露白、胚根长度≤0.5cm时即可播种;
a4、播种:每年四月中旬播种,采用条播,行距30cm~40cm,每米播种20粒~25粒;播种量为15kg/hm2~30kg/hm2,播后覆土,覆土厚度5cm~10cm;
a5、苗期管理:幼苗出土时,去除杂草并保持苗圃地土壤疏松、湿润;苗木进入速生期时,进行中耕除草和追肥,春夏、秋季每季各施一次肥,春夏季施用尿素10kg/亩和复合肥10kg/亩,秋季施用复合肥10kg/亩;当苗高10cm~15cm时,间苗,一行内每米留苗10株~20株;
a6、砧木采集:将培育好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海滨木槿苗连根挖出,剪除地上部分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满缪美华赵文静郑旭俞慈英赵颖陶俊唐罗忠王圳宰学明赵大球董筱昀谢淑芬葛建国范俊俊高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