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50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蔬施肥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上端一体连接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机构,箱体内腔的下端部设置有导料机构,导料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箱体的底部以及底座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一侧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犁地机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四角处焊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起垅施肥功能、出料通畅、施肥间距调节方便、装置减震效果良好的果蔬施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蔬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果蔬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肥,气,热,光五要素,缺一不可.在五要素中,肥料施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作物的长势和收成.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在现有的施肥装置内部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对土地进行起垅施肥的功能;加料后,由于化肥聚结成块,常常导致化肥将装置堵塞使施肥不均匀的现象;施肥时,还存在施肥间距调节困难,造成操作不便,施肥效率低的问题,在施肥装置产生较大震动时,化肥会造成倾撒的现象,导致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起垅施肥功能、出料通畅、施肥间距调节方便、装置减震效果良好的果蔬施肥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果蔬施肥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上端一体连接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机构,箱体内腔的下端部设置有导料机构,导料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一侧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犁地机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四角处焊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内腔的上端部设置的进料机构,增加了辅助化肥原料进入箱体的机构,防止聚结成块的化肥原料在施肥时造成堵塞,使施肥不均匀;箱体内腔的下端部设置有导料机构,对化肥原料进行二次打散,提高了防堵塞的效果;导料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可对施肥间距进行调节,提高了实用性;底座的一侧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犁地机构,为施肥装置提供了对地面进行起垅功能,起垅后再施肥,可使肥料吸收更加充分,提高了施肥装置的实用性;支撑柱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可在施肥装置经历坑洼地面时减少施肥装置产生的震动,避免箱体内的化肥原料产生剧烈晃动导致化肥倾撒的现象,在使用施肥装置时,支撑柱可将施肥装置抬离地面避免设备在经过凸起的地面时与地面产生擦碰的问题。优选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与箱体顶部固定连接且延伸至箱体内部的进料斗、设于进料斗下方且一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箱体延伸至箱体外侧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侧壁固定连接的搅拌带以及与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输出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带动第一传动轴,从而带动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的搅拌带一同转动,在化肥原料通过进料斗的导向后,被搅拌带进行滚动打散,防止聚结的化肥产生堵塞的现象,保证了施肥的效率。优选为: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设于箱体内腔的下端部且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导料斗、导料斗内设置有挡板、固定插于挡板上且一端与导料斗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均贯穿导料斗和箱体延伸至箱体外的第二传动轴、与箱体外侧壁固定连接且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以及一端与导料斗固定连通的第一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导料斗内设置的挡板转动,挡板可在导料斗内不停的翻转作业,对化肥进行第二次打散,同时在化肥下落的过程中进行了遮挡从而避免了肥料下落更快造成聚结的现象导致堵塞;进一步保证了施肥的效率。优选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外侧壁的第三伺服电机、一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箱体外部与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螺纹杆、一端与第一软管连通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底板底部的导料管以及正表面与导料管固定连接且与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的连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与螺纹杆为螺纹连接的连接块,在螺纹杆进行正向或方向转动时,可在螺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导料管沿其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为施肥时提供了间距调节功能,提高了施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施肥时的均匀性,设置的第一软管为箱体至第一软管之间的连接管,第一软管具有柔性,防止在间距调节时对第一软管的拉伸造成第一软管的破损,提高了使用寿命。优选为:所述导料管下端还连通设置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包括与导料管下端连通的固定部,远离固定部且可在固定部内沿其轴心方向活动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套与活动部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伸缩管远离导料管一端连通有施肥管,所述导料管上设置有控制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管下端连通设置有伸缩管,伸缩管远离导料管一端设置有施肥管,通过伸缩管的伸缩特性,施肥管可进行伸缩调节,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套与活动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可通过液压缸的输出来调整伸缩管的伸缩长度,进一步来调节施肥管在施肥时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施肥装置的调节性能,提高了施肥装置的使用适应性。优选为: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支撑柱活动套接的减震柱、设于减震柱内腔且一端与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减震柱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减震弹簧、与减震柱下端的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内部的橡胶滚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施肥装置经过凸起或低洼的地面时,设置的与支撑柱活动套接的减震柱、减震柱内的减震弹簧以及橡胶滚轮,可以减少设备产生的震动,避免在料斗被的化肥产生剧烈震动导致倾卸的现象,设置的橡胶滚轮本身具有形变能力,可进一步减小震动,也为设备的移动提供了便捷。优选为:所述犁地机构包括底座的一侧底部表面上固定连接的T型导轨,与T型导轨平行设置且固定于底部表面上的齿条导轨,与T型导轨活动连接得安装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输出端与齿条导轨配合齿接的第四伺服电机,与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液压缸以及与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犁脚,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竖直向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齿条导轨配合齿接,第四伺服电机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当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正转或反转时,可带动安装板在T型导轨来回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液压缸在T型导轨来回活动,进一步为与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犁脚提供了沿T型导轨来回活动的功能,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犁脚可通过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的伸缩来调节与地面的距离,提高了犁脚的适用性,可与施肥管进行配合调节,使得在土地中可施肥的深度可调,从而满足不同化肥在土壤不同深度的施肥,是土壤对化肥吸收更加充分。优选为:所述进料斗与导料斗之间设置有两个导料板,两个导料板的一端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化肥经过搅拌带打散后,被导料板进行导流,使化肥落入导料斗内位置更加精准,避免化肥洒落在箱体内壁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蔬施肥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上端一体连接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机构,箱体内腔的下端部设置有导料机构,导料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一侧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犁地机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四角处焊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蔬施肥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上端一体连接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机构,箱体内腔的下端部设置有导料机构,导料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一侧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犁地机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四角处焊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与箱体顶部固定连接且延伸至箱体内部的进料斗、设于进料斗下方且一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箱体延伸至箱体外侧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侧壁固定连接的搅拌带以及与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输出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设于箱体内腔的下端部且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导料斗、导料斗内设置有挡板、固定插于挡板上且一端与导料斗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均贯穿导料斗和箱体延伸至箱体外的第二传动轴、与箱体外侧壁固定连接且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以及一端与导料斗固定连通的第一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外侧壁的第三伺服电机、一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箱体外部与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螺纹杆、一端与第一软管连通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底板底部的导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灵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