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塑封功率管的无刷控制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48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塑封功率管的无刷控制板结构,包括封装盒,所述封装盒底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封装盒底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高度与第一固定柱的高度持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设置有无刷控制板,所述无刷控制板底部的场效应管位于与封装盒底层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薄膜导热垫,所述薄膜导热垫与场效应管和封装盒紧密贴合设置,其中,所述场效应管内嵌在薄膜导热垫内,其内嵌的深度在0.5毫米至0.7毫米,所述无刷控制板的底部至封装盒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散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塑封功率管的无刷控制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塑封功率管的无刷控制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动工具领域,无霍尔技术成熟以后,和有刷电机控制方案的成本差异进一步缩小;由于无刷方案的诸多优势,无刷已经在工具行业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无刷控制方案核心单元为高速微控制器和六路场效应管控制电机的转动,传统的场效管是大封装,大散热面积,有定位螺丝孔封装类型的,这种场效应管适合用于尺寸空间大的方案中;电动工具属于手持式辅助性工具,对于使用时舒适性,携带轻便,出力大有很高的要求,故工具类无刷控制器的尺寸是非常紧凑,但工作电流很大。在选择场效应管时,需要小封装和小尺寸类型的。小体积场效应管是不带散热结构的,需要设计开发人员根据结构合理导热和散热。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使用大封装带有散热结构的场效应管,散热体采用锯齿状增大散热面积的铝制体,组装方式为散热体和长效管上的散热结构采用螺丝紧固的方式。但使用大封装带有散热结构的场效应管,散热体采用锯齿状增大散热面积的铝制体,组装方式为散热体和长效管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塑封功率管的无刷控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盒(1),所述封装盒(1)底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3),所述封装盒(1)底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6),所述第二固定柱(6)的高度与第一固定柱(3)的高度持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柱(3)和第二固定柱(6)上设置有无刷控制板(2),所述无刷控制板(2)底部的场效应管(5)位于与封装盒(1)底层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薄膜导热垫(4),所述薄膜导热垫(4)与场效应管(5)和封装盒(1)紧密贴合设置,其中,所述场效应管(5)内嵌在薄膜导热垫(4)内,其内嵌的深度在0.5毫米至0.7毫米,所述无刷控制板(2)的底部至封装盒(1)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塑封功率管的无刷控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盒(1),所述封装盒(1)底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3),所述封装盒(1)底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6),所述第二固定柱(6)的高度与第一固定柱(3)的高度持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柱(3)和第二固定柱(6)上设置有无刷控制板(2),所述无刷控制板(2)底部的场效应管(5)位于与封装盒(1)底层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薄膜导热垫(4),所述薄膜导热垫(4)与场效应管(5)和封装盒(1)紧密贴合设置,其中,所述场效应管(5)内嵌在薄膜导热垫(4)内,其内嵌的深度在0.5毫米至0.7毫米,所述无刷控制板(2)的底部至封装盒(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塑封功率管的无刷控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盒(1)为铝制材质的盒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塑封功率管的无刷控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控制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固定柱(3)和第二固定柱(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涛柯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赛卡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