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44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包括箱体、背部减振气囊、底部减振气囊和气流抑制结构,箱体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开口,背部减振气囊和底部减振气囊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后端和底端,气流抑制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支杆、第二转轴、第二支杆、弧形支架和聚氨酯海绵层,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穿过箱体两侧的侧壁并转动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通过所述弧形支架相连,所述弧形支架可拆卸的套装有所述聚氨酯海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人工头传声器阵列声学信号采集的过程中,消除了外部振动、气流对其采集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具有放置线缆、固定人工头装置、保护插拔接头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适用于一种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头被广泛应用于NVH、电信通信、语音交互测评等
,利用安装在其上方的不同传声器阵列、人工嘴,来较精准地实现通信质量评估、语音交互测评、声学场景回放、声学主观评价等功能。但是在一些车载环境下,如汽车、火车等,甚至飞机机舱内部,采集系统工作的同时会受到外来持续振动、以及周围空调出风气流的影响,对于传声器的采集结果准确度影响比较大;同时,采集现场往往还存在着线缆较长、无固定位置摆放从而造成潜在事故的风险,存在人工头顶部传声器阵列插拔接头容易受力弯折从而造成断裂的风险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解决了在人工头传声器阵列声学信号采集的过程中,消除了外部振动、气流对其采集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具有放置线缆、固定人工头装置、保护插拔接头等作用,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人工头传声器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包括箱体、背部减振气囊、底部减振气囊和气流抑制结构,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背部减振气囊和所述底部减振气囊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后端和底端,所述气流抑制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支杆、第二转轴、第二支杆、弧形支架和聚氨酯海绵层,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穿过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并转动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杆,所述第二转轴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通过所述弧形支架相连,所述弧形支架可拆卸的套装有所述聚氨酯海绵层。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材质从外到内依次采用金属板及木板或者金属板及高强度塑料层。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靠近所述背部减振气囊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分线轴,用于将人工头上方传声器阵列多出的连接线缆进行缠绕固定。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开放孔,所述开放孔处可拆卸的安装有前部盖板。优选的,所述背部减振气囊和所述底部减振气囊结构相同,均包括气囊主体和多个设置在气囊主体内的尼龙纤维带,所述尼龙纤维带均匀分布在所述气囊主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到所述箱体的底部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结构相同,其与所述箱体侧壁相连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凸起,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配合的在箱体两侧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限位的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箱体、背部减振气囊、底部减振气囊的设置,对人工头传声器阵列采集信息时消除了外部振动的不利影响,以保证人工头系统测量的精度,通过气流抑制结构的设置,降低了对人工头传声器阵列采集信息时,受到周围空调出风气流的不利影响,提高了人工头系统测量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结合箱体、箱体顶部两侧设置的开口和箱体内部的多个分线轴,消除了采集现场存在着线缆较长、无固定位置摆放从而造成潜在事故的风险,消除了存在人工头顶部传声器阵列插拔接头容易受力弯折从而造成断裂的风,通过箱体前端设置的开放孔及所述开放孔处设置的前部盖板,使连接线缆和测量前端设备都可以放置在箱体的内部,以起到保护和便于整体运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右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使用时右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使用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气流抑制结构使用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所述气流抑制结构使用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所述弧形支架俯视图;图中各部件为:1-箱体、101-分线轴、102-开放孔、103-前部盖板、2-背部减振气囊、201-第一气囊主体、202-第一尼龙纤维带、3-底部减振气囊、301-第二气囊主体、302-第二尼龙纤维带、401-第一转轴、402-第二转轴、403-第一支杆、404-第二支杆、405-弧形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包括箱体1、背部减振气囊2、底部减振气囊3和气流抑制结构。所述箱体1的材质从外到内依次采用金属板及木板或者金属板及高强度塑料层。结合图2所示,所述箱体1的顶部中间部位通过螺栓固定人工头,且所述箱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用于人工头上方传声器阵列的连接线缆通过,所述箱体1内部靠近所述背部减振气囊2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分线轴101,用于将人工头上方传声器阵列多出的连接线缆进行缠绕固定,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开放孔102,所述开放孔102处可拆卸的安装有前部盖板103,所述背部减振气囊2和所述底部减振气囊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后端和底端,通过此种设计,起到了对人工头上方传声器阵列的插拔接头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给人工头后方的插拔接头留出了空间,避免插拔接头直接顶住后方结构而受力弯折;连接线缆的末端还可以通过箱体1正前方的开放孔102导出,与测量前端设备相连接;在更换测量位置或不处于测量状态时,可以用前部盖板将该开放孔102封闭,连接线缆和测量前端设备都可以放置在箱体1的内部,以起到保护和便于整体运输的目的。所述背部减振气囊2和所述底部减振气囊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气囊主体和多个设置在气囊主体内的尼龙纤维带,多个所述尼龙纤维带均匀分布在所述气囊主体的内部。所述背部减振气囊2包括第一气囊主体201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主体201内部的第一尼龙纤维带202,多个所述第一尼龙纤维带202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气囊主体201的内部,所述第一气囊主体201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后端。所述底部减振气囊3包括第二气囊主体301和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气囊主体301内部的第二尼龙纤维带302,多个所述第二尼龙纤维带302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气囊主体201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主体301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底端。如图3-4所示,使用时,气囊主体可以通过充放气来实现对人工头减振和运输的功能;而尼龙纤维带则通过其材料的张力起到限制气囊主体的形变量,从而调整气囊主体的弹性及刚度的作用;因为人工头系统测量时所处的环境振动频率不一,而隔振效率与系统的弹性紧密相关,单一的弹性参数不利于不同频段的减振,甚至还有放大振动的可能性,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弹性可调整的减振气囊主体,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实现宽频带的有效隔振,以保证人工头系统测量的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图5-7所示,所述气流抑制结构包括第一转轴401、第一支杆403、第二转轴402、第二支杆404、弧形支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背部减振气囊、底部减振气囊和气流抑制结构,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背部减振气囊和所述底部减振气囊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后端和底端,所述气流抑制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支杆、第二转轴、第二支杆、弧形支架和聚氨酯海绵层,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穿过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并转动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杆,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通过所述弧形支架相连,所述弧形支架可拆卸的套装有所述聚氨酯海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背部减振气囊、底部减振气囊和气流抑制结构,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背部减振气囊和所述底部减振气囊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后端和底端,所述气流抑制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支杆、第二转轴、第二支杆、弧形支架和聚氨酯海绵层,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穿过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并转动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杆,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通过所述弧形支架相连,所述弧形支架可拆卸的套装有所述聚氨酯海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材质从外到内依次采用金属板及木板或者金属板及高强度塑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头传声器阵列车辆内部声学信号采集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靠近所述背部减振气囊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分线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晴晴沈苏贾艳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