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540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包括: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包括内油箱,与内油箱相连接设有外油囊,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下方连接有主浮体,主浮体下方还设有为系统提供回收支持的声学释放器,声学释放器下方设置有为整个系统提供坐底负浮力的压载锚,主浮体上还搭载有水下观测设备,及将水下观测设备获取的海洋信息数据通过水声通信方式传递至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的第二水声通信机,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特别适用于长期无人值守、水文条件复杂的海域;具备低功耗特性,相同能量供给下,水下待机时间更长,增强了观测信息的时效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水下观测系统与数据实施传输技术在国外已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相继建立了民用、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下观测网及其信息处理系统,同时各国借助水下观测网用于水下目标侦察等军事用途。坐底式水下观测系统中,为了增强系统的隐蔽性,水下观测设备多定深布置于水面以下,且数据多存储于设备内部,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由数据传递介质将数据收集,并发送至岸站,实现水下数据的实时传输过程。现有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手段多采用水下绞车的方式,数据采集阶段为了保证良好的隐蔽性,通信设备在水面以下,绞车锁止不工作,当要与岸站进行数据传递时,绞车执行放缆动作,通信设备在自身正浮力的作用下出水,实现与岸站的通信。目前常采用的水下绞车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方式,由于系统长期处于无人值守状态,对绞车收、放缆及抗腐蚀性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水下绞车结构复杂,长期工作可靠性不高,目前多数处于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包括:/n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1),所述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1)包括内油箱(11),所述内油箱(11)上设有液压泵系统(111),与所述内油箱(11)相连接设有外油囊(14),所述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1)下方还设有系留缆连接点(18);/n主浮体(3),所述主浮体(3)通过系留缆(2)连接在所述系留缆连接点(18)上,所述主浮体(3)下方还设有为系统提供回收支持的声学释放器(5),所述声学释放器(5)下方设置有为整个系统提供坐底负浮力的压载锚(6),所述主浮体(3)上还搭载有水下观测设备,及将所述水下观测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包括:
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1),所述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1)包括内油箱(11),所述内油箱(11)上设有液压泵系统(111),与所述内油箱(11)相连接设有外油囊(14),所述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1)下方还设有系留缆连接点(18);
主浮体(3),所述主浮体(3)通过系留缆(2)连接在所述系留缆连接点(18)上,所述主浮体(3)下方还设有为系统提供回收支持的声学释放器(5),所述声学释放器(5)下方设置有为整个系统提供坐底负浮力的压载锚(6),所述主浮体(3)上还搭载有水下观测设备,及将所述水下观测设备获取的海洋信息数据通过水声通信方式传递至所述自升降水声通信浮标(1)的第二水声通信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内油箱(11)连接设有电源模块(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电源模块(17)连接设有控制模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翀赵晓黄汉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