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35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包括:底壳、充电座以及防护盖,充电座连接在底壳上,充电座和底壳之间设有电池以及与电池电连接的主板,充电座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定位纽扣电池的充电槽,充电槽的槽壁上设有用于给纽扣电池充电的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与主板电连接,防护盖枢接在底壳的一侧,充电槽位于底壳和防护盖之间盖合之后形成的空腔内;既可以对纽扣电池进行充电,同时还能将纽扣电池收纳在充电盒之内,需要更换纽扣电池时总能确保纽扣电池充满电,同时换下的电池又可以重新放入充电槽内可以进行充电;既方便充电又方便携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纽扣电池充电麻烦、不好携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充电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很多小型电子用品,如助听器、电子烟,鱼漂电池、温度计等一般都采用不可充电的电池供电,而且这些电器需要经常使用,对于这些电器而言,电池是易耗品;采用不可充电,使用者在使用完之后容易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可充电的电池;现有技术中,电池充电比较麻烦,而且不便于携带。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包括:底壳、充电座以及防护盖,所述的充电座连接在底壳上,所述的充电座和底壳之间设有供电电池以及与所述供电电池电连接的主板,所述的充电座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定位电池的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槽壁上设有用于给电池充电的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所述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与主板电连接,所述的防护盖枢接在底壳的一侧,所述的充电槽位于底壳和防护盖之间盖合之后形成的空腔内。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盒,每一所述的充电槽包含两个用于定位电池的两个端面的定位面A、用于定位电池的侧面的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充电座(2)以及防护盖(3),所述的充电座(2)连接在底壳(1)上,所述的充电座(2)和底壳(1)之间设有供电电池(4)以及与所述供电电池(4)电连接的主板(5),所述的充电座(2)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定位电池(1000)的充电槽(201),所述充电槽(201)的槽壁上设有用于给电池(1000)充电的正极接触部(6)和负极接触部(7),所述正极接触部(6)和负极接触部(7)与主板(5)电连接,所述的防护盖(3)枢接在底壳(1)的一侧,所述的充电槽(201)位于底壳(1)和防护盖(3)之间盖合之后形成的空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充电座(2)以及防护盖(3),所述的充电座(2)连接在底壳(1)上,所述的充电座(2)和底壳(1)之间设有供电电池(4)以及与所述供电电池(4)电连接的主板(5),所述的充电座(2)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定位电池(1000)的充电槽(201),所述充电槽(201)的槽壁上设有用于给电池(1000)充电的正极接触部(6)和负极接触部(7),所述正极接触部(6)和负极接触部(7)与主板(5)电连接,所述的防护盖(3)枢接在底壳(1)的一侧,所述的充电槽(201)位于底壳(1)和防护盖(3)之间盖合之后形成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的充电槽(201)包含两个用于定位电池(1000)的两个端面的定位面A(2011)、用于定位电池(1000)的侧面的定位面B(2012),所述的定位面B(2012)位于两个定位面A(20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面A(2011)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B(2012)的底部设有供正极接触部(6)伸出的避让孔A(20120),其中一个定位面A(2011)上设有供负极接触部(7)伸出的避让孔B(20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接触部(6)包含依次相连的固定部A(61)、弹性部A(62)、充电部A(63)以及防脱部A(64),所述的固定部A(61)连接在充电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耀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德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