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红林专利>正文

无线充电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35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其包括壳体、用于将手机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夹持机构及无线充电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无线充电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线圈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线圈固定座上的电磁线圈、与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马达及设于马达及线圈固定座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线圈固定座动力连接,以带动所述电磁线圈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电路板在电磁线圈移动过程中保持对充电电流进行检测,在测得充电电流最大时反馈给马达使电磁线圈停于最大充电电流位置。如此设置,充电时电流最大,充电速度较快,且该无线充电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支架
本技术涉及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驾驶汽车等车辆时经常会有为手机充电的需求,人们在驾驶汽车时,经常遇到需要给手机充电的情况,现有的无线充电支架的电磁线圈固定在支架壳体的内部,在为不同型号手机充电时,因不同手机的天线所处的位置不一,因此在给手机充电时,需要用户把手机放到正对电磁线圈的位置才能达到最佳的充电状态,因此需要多次移动手机使电磁线圈和手机充电天线对接好,使用时很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磁吸方式进行定位,即在手机的无线接收线圈边缘设置磁铁,在无线充电座上设置与手机内磁铁配合吸附的磁体,二者自动实现磁吸定位,该种方式需要手机及无线充电设备内均设置磁铁,因此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无线充电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整电磁线圈位置的无线充电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壳体、用于将手机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夹持机构及无线充电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用于将手机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夹持机构及无线充电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无线充电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线圈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线圈固定座上的电磁线圈、与所述电磁线圈连接的控制电路板、马达及设于马达及线圈固定座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线圈固定座动力连接,以带动所述电磁线圈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电路板在电磁线圈移动过程中保持对充电电流进行检测,在测得充电电流最大时反馈给马达使电磁线圈停于最大充电电流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用于将手机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夹持机构及无线充电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无线充电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线圈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线圈固定座上的电磁线圈、与所述电磁线圈连接的控制电路板、马达及设于马达及线圈固定座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线圈固定座动力连接,以带动所述电磁线圈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电路板在电磁线圈移动过程中保持对充电电流进行检测,在测得充电电流最大时反馈给马达使电磁线圈停于最大充电电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电流检测部及电流比较部,所述电流检测部用于检测充电电流的电流值,所述电流比较部用于将当前测得的电流值与之前测得的若干个电流值进行比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机构还包括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位于所述夹持机构,当手机被夹持时所述位置开关开启,并控制所述马达开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前壳体及后壳体之间的中壳体,所述线圈固定座及马达分设于所述中壳体的前后两侧,所述中壳体开设有供所述传动组件穿过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条及齿轮,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邓红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