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350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及系统,其中装置包括一端为充电输入端口的第一线路、一端为放电输出端口的第二线路、一端为用于与储能变流器连接的连接端口的第三线路;通过联锁使第一线路的充电开关与第二线路的放电开关形成闭锁;以实现在负载曲线处于低谷期时充电,在负载曲线处于低谷期时放电,实现储能系统电网充、放电能量完成空间上的转移,解决了线路重过载的问题;将馈线端的锋时电量转移至储能端低谷电量,从而发挥储能系统最大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设备,特别是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网应用中,具有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的方案,而电网侧储能具有提升电网可靠性、减少电网扩建容量的优点,因此电网侧储能具有高发展潜力。但是对于电网侧储能,多采用在馈线端设计单一接入点的方案;但单一接入点在同一线路进行充放电,负荷曲线会彼此受到约束,另外由于受到馈线低谷期充电量的限制,储能装置最大削峰电量同样受到限制,储能移峰填谷能力低,造成储能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及系统。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线路,所述第一线路的一端为充电输入端口;第二线路,所述第二线路的一端为放电输出端口;第三线路,所述第三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线路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三线路的另一端为用于与储能变流器连接的连接端口;联锁,所述联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上的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线路,所述第一线路的一端为充电输入端口;/n第二线路,所述第二线路的一端为放电输出端口;/n第三线路,所述第三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线路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三线路的另一端为用于与储能变流器连接的连接端口;/n联锁,所述联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上的充电开关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上的放电开关;所述充电开关与所述放电开关形成闭锁;所述充电开关与所述放电开关两者中其中一个闭合,另一个则断开;/n用于控制所述充电开关与所述放电开关动作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储能变流器、储能监控装置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路,所述第一线路的一端为充电输入端口;
第二线路,所述第二线路的一端为放电输出端口;
第三线路,所述第三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线路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三线路的另一端为用于与储能变流器连接的连接端口;
联锁,所述联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上的充电开关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上的放电开关;所述充电开关与所述放电开关形成闭锁;所述充电开关与所述放电开关两者中其中一个闭合,另一个则断开;
用于控制所述充电开关与所述放电开关动作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储能变流器、储能监控装置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包括主回路接线板、第一联动电路和第二联动电路,所述充电开关位于所述第一联动电路中,所述放电开关位于所述第二联动电路中,所述第一联动电路、所述第二联动电路均与所述主回路接线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电路包括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一动合按钮、第一自动转换开关、第一中间继电器、第二中间继电器和第三中间继电器;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动合按钮的一端、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的一端、所述充电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合按钮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自动转换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自动转换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的零线均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回路接线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电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充电开关断开闭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毕伟黄北军马晶匡卫洪王永升蒋亚旻刘禹呈陈学海鄢志平王丹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电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