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调节型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96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箱体两侧安装有散热孔,所述配电箱本体顶部通过机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动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棒,所述旋转棒上缠绕有开闭调节绳,所述多功能叶片固定连接在开闭调节绳上,所述开闭调节绳的底端连接有重力板,所述多功能叶片通过开闭调节绳安装在旋转棒和重力板之间,所述配电箱本体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除虫装置,所述配电箱本体内侧底部通过机框固定连接有降温风扇。所述配电箱外侧底部安装有固定底座,该装置可以有效的除虫,清理垃圾,隔离灰尘,去除湿气和循环内部的空气,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箱散热功能差,不能有效的通风,防虫,防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节型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智能调节型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智能调节型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工厂、建筑、变电所中。由于配电箱内电路板结构紧凑,电路板上电容器、电感器等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而配电箱内散热空间有限,其散热就更加重要,不同型号的配电箱内根据不同的需要,电容器、电感器的安装位置、状态都不相同,因此主发热源的位置也不确定,而配电箱内空间有限,无法安装大的风机,因此内部空间布局、散热对于配电箱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型配电箱,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箱散热功能差,不能有效的通风,防虫,防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节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顶部通过机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联动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棒(4),所述旋转棒(4)上缠绕有开闭调节绳(5),所述开闭调节绳(5)上固定连接有多功能叶片(6),所述开闭调节绳(5)的底端连接有重力板(7),所述多功能叶片(6)通过开闭调节绳(5)安装在旋转棒(4)和重力板(7)之间,所述配电箱本体(1)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除虫装置(8),所述多功能叶片(6)包括灰尘隔离网(61)、木炭除湿层(62)和透气网(63),所述灰尘隔离网(61)位于木炭除湿层(62)上方,所述木炭除湿层(62)下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节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顶部通过机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联动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棒(4),所述旋转棒(4)上缠绕有开闭调节绳(5),所述开闭调节绳(5)上固定连接有多功能叶片(6),所述开闭调节绳(5)的底端连接有重力板(7),所述多功能叶片(6)通过开闭调节绳(5)安装在旋转棒(4)和重力板(7)之间,所述配电箱本体(1)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除虫装置(8),所述多功能叶片(6)包括灰尘隔离网(61)、木炭除湿层(62)和透气网(63),所述灰尘隔离网(61)位于木炭除湿层(62)上方,所述木炭除湿层(62)下方设置有透气网(63),所述木炭除湿层(62)设置在灰尘隔离网(61)和透气网(6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箱体两侧安装有散热孔(2),所述散热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李有福
申请(专利权)人:杨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