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结构及天线,天线结构包括天线振子和反射板,反射板与天线振子相对且间隔设置;天线振子包括第一辐射件和第二辐射件,第二辐射件与第一辐射件连接,第一辐射件包括主辐射部和两个拓展部,主辐射部一中轴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还开设有将两个第一开口连通的缝隙,拓展部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开口设置于主辐射部的两端,拓展部开设有与相应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天线结构及天线能够拓展UHF信号的带宽,增强接收UHF频段信号的能力,提高信号接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结构及天线
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涉及天线结构及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在电视天线
中,现有的平板状定向天线一般作为室外天线,该场景下的天线尺寸没有严格限制,容许天线体积较大。然而,此类天线兼做室内天线时,为避免占过多空间并影响室内环境外观,通常要求天线尺寸尽可能小。但是,在实现天线小型化的同时,天线振子难以稳定接收UHF频段信号且UHF频段信号带宽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天线结构,能够拓展UHF信号的带宽,增强接收UHF频段信号的能力。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天线结构的天线。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包括:天线振子和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天线振子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天线振子包括第一辐射件和第二辐射件,所述第二辐射件与所述第一辐射件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件包括主辐射部和两个拓展部,所述主辐射部一中轴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主辐射部还开设有将两个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缝隙,两个所述拓展部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主辐射部的两端,所述拓展部开设有与相应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第一辐射件上设置拓展部,拓展了UHF信号的带宽,第二辐射件增强了天线UHF信号的接收能力,提高了天线信号接收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形成T形开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辐射部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第三开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镂空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呈矩形,所述反射板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的短边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侧板相对于所述底板折弯设置,所述反射板还包括与所述底板长边相连的折弯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折弯结构相连。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天线,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天线结构;壳体,用于固定所述天线结构;底座,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用于支撑所述壳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天线振子的第一辐射件上设置拓展部,拓展了UHF信号的带宽,第二辐射件增强了天线UHF信号的接收能力,提高了天线信号接收的稳定性,同时,壳体能够固定天线结构,在天线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对天线结构起到保护作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所述壳体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可拆卸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卡接件;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卡槽;卡接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槽相匹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天线振子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一定位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中第一辐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中天线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中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0、天线振子;120、反射板;130、第一辐射件;140、第二辐射件;150、主辐射部;160、拓展部;210、第一开口;220、缝隙;230、第二开口;240、T形开口;250、第三开口;260、第一定位孔;270、切口;310、L形金属片;410、底板;420、第一侧板;430、第二侧板;440、镂空结构;450、折弯结构;460、第二定位孔;510、拉杆;520、壳体;530、前壳体;540、后壳体;550、底座;610、卡接件;620、第一卡接部;630、第二卡接部;710、支撑件;720、卡槽;730、引导槽;740、锁紧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结构包括天线振子110和反射板120,反射板120与天线振子110相对且间隔设置;天线振子110包括第一辐射件130和第二辐射件140,第二辐射件140与第一辐射件130连接,第一辐射件130包括主辐射部150和两个拓展部160,主辐射部150一中轴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210,还开设有将两个第一开口210连通的缝隙220,两个拓展部160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天线振子;/n反射板,与所述天线振子相对且间隔设置;/n所述天线振子包括:/n第一辐射件;/n第二辐射件,与所述第一辐射件连接;/n所述第一辐射件包括:/n主辐射部,所述主辐射部一中轴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主辐射部还开设有将两个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缝隙;/n两个拓展部,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主辐射部的两端,所述拓展部开设有与相应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振子;
反射板,与所述天线振子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天线振子包括:
第一辐射件;
第二辐射件,与所述第一辐射件连接;
所述第一辐射件包括:
主辐射部,所述主辐射部一中轴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主辐射部还开设有将两个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缝隙;
两个拓展部,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主辐射部的两端,所述拓展部开设有与相应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形成T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辐射部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第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矩形,所述反射板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的长边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拓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