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5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包括有连接座及安装于连接座的提绳,提绳的两端设置有定位端扣,连接座的两端对应开设有穿孔和嵌入槽,穿孔沿竖直方向开设,嵌入槽沿水平方向开设,提绳端部穿过穿孔且定位端扣嵌于嵌入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采用将提绳的两端对应地穿过连接座两端的穿孔中,然后定位端扣水平地嵌入于嵌入槽中的方式,定位端扣不易从嵌入槽中脱出,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提绳连接于连接座上具有安装较牢固、稳定性较高、防脱效果较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
本技术涉及提取绳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搬移或提携电池盒,现有的电池盒上通常都设置有提取绳,常见的,提取绳连接于电池盒的方式是采用在电池盒的连接座上开设安装孔,然后将提取绳的两端对应穿过安装孔中并打结固定,如此,由于电池盒自身质量较大,在提拿或搬移过程中,提取绳连接不牢固容易从贯穿孔中脱出,从而造成电池盒摔落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具有安装牢固、稳定、防脱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包括有连接座及安装于连接座的提绳,提绳的两端设置有定位端扣,连接座的两端对应开设有穿孔和嵌入槽,穿孔沿竖直方向开设,嵌入槽沿水平方向开设,提绳端部穿过穿孔且定位端扣嵌于嵌入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把提绳安装于连接座上时,将提绳的两端对应地穿过连接座两端的穿孔中,然后将定位端扣水平地嵌入于嵌入槽中,如此,由于提绳在提拿时所受的力为竖直方向的力,而提绳的两端水平地嵌入于嵌入槽中,如此,嵌入槽对定位端扣具有一定的卡扣力,定位端扣不易从嵌入槽中脱出,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提绳连接于连接座上具有安装较牢固、稳定性较高、防脱效果较好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穿孔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的轴线与第二穿孔的轴线相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绳的端部先自上而下的穿过第一穿孔,然后再将提绳的端部自下而上地穿过第二穿孔,最后嵌入于嵌入槽中固定,如此,提绳的端部与连接座连接处呈S形缠绕于连接座上,连接更加牢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嵌入槽与第二穿孔相连通,连接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槽,嵌入槽与第二穿孔通过连通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端扣嵌入于嵌入槽中时,提绳可嵌入于连通槽中,当提绳提拉时,定位端扣靠近提绳的端部与嵌入槽内靠近连通槽的端壁相抵紧,如此,定位端扣不易从嵌入槽中脱出,且定位端扣的固定也较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之间相连通,连接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弧形槽,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通过弧形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提绳自上而下穿过第一穿孔后,再自下而上穿入第二穿孔中时,位于两个穿孔的过渡处的提绳可嵌于弧形槽中,具有一定的定位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嵌入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侧壁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端扣对应嵌入于嵌入槽内时,侧壁凸起与定位端扣的侧壁相抵配合,使得定位端扣牢固地扣接于嵌入槽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侧壁凸起上水平开设有若干防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端扣嵌于嵌入槽中时,防滑槽作用于定位端扣,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定位端扣从嵌入槽中脱出,从而提高嵌入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嵌入槽的端壁设置有若干端壁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端扣对应嵌入于嵌入槽内时,端壁凸起与定位端扣的端部相抵配合,使得定位端扣牢固地扣接于嵌入槽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连接座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镂空腔,镂空腔内设置有若干支撑筋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座设置为镂空状可减小连接座的自身重量,且支撑筋条可增强连接座的整体结构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将提绳的两端对应地穿过连接座两端的穿孔中,然后定位端扣水平地嵌入于嵌入槽中的方式,定位端扣不易从嵌入槽中脱出,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提绳连接于连接座上具有安装较牢固、稳定性较高、防脱效果较好的作用;2.采用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并列设置的方式,提绳的端部与连接座连接处呈S形缠绕于连接座上,连接更加牢固;3.采用在嵌入槽的侧壁设置侧壁凸起、端壁设置端壁凸起的方式,定位端扣可牢固、稳定地扣接于嵌入槽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的连接座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的连接座的底面结构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1、连接座;11、连通槽;12、弧形槽;13、镂空腔;14、支撑筋条;2、提绳;21、定位端扣;3、第一穿孔;4、第二穿孔;5、嵌入槽;6、侧壁凸起;61、防滑槽;7、端壁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连接座1及可拆卸安装于连接座1上的提绳2,连接座1可固定于电池盒上,提绳2的两端设置有定位端扣21,定位端扣21整体呈圆柱状,连接座1的两端对应开设有穿孔和嵌入槽5,穿孔沿竖直方向开设,嵌入槽5沿水平方向开设于连接座1的上表面,穿孔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穿孔3和第二穿孔4,第一穿孔3的轴线与第二穿孔4的轴线相平行,第一穿孔3位于外侧,第二穿孔4位于内侧。如图3和图5所示,嵌入槽5的端部与第二穿孔4相连通,连接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槽11,嵌入槽5与第二穿孔4通过连通槽11相连通。第一穿孔3与第二穿孔4之间相连通,连接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弧形槽12,第一穿孔3与第二穿孔4通过弧形槽12相连通。当提绳2自上而下穿过第一穿孔3后,再自下而上穿入第二穿孔4中时,位于两个穿孔的过渡处的提绳2可嵌于弧形槽12中,具有一定的定位效果。如图4所示,嵌入槽5的两边侧壁均设置有两个竖直的侧壁凸起6,侧壁凸起6的截面为圆弧形,两边侧壁的侧壁凸起6相互对称设置,每个侧壁凸起6上水平开设有若干防滑槽61,每个嵌入槽5远离穿孔的端壁设置有两个端壁凸起7。如图5所示,连接座1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镂空腔13,镂空腔13内设置有若干支撑筋条14。将连接座1设置为镂空状可减小连接座1的自身重量,且支撑筋条14可增强连接座1的整体结构强度,不易发生形变。本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当把提绳2安装于连接座1上时,将提绳2的两端先自上而下对应地穿过连接座1两端的第一穿孔3中,然后再将提绳2的两端部分别自下而上地穿过第二穿孔4,最后嵌入于嵌入槽5中固定,靠近定位端扣21的提绳2可嵌入于连通槽11中,如此,提绳2的端部与连接座1连接处呈S形缠绕于连接座1上,连接更加牢固,且提绳2被提拉时,定位端扣21靠近提绳2的端部与嵌入槽5内靠近连通槽11的端壁相抵紧,如此,定位端扣21不易从嵌入槽5中脱出,且定位端扣21的固定也较方便。此外,由于提绳2在提拉时所受的力为竖直方向的力,而提绳2的两端水平地嵌入于嵌入槽5中,如此,嵌入槽5对定位端扣21具有一定的卡扣力,定位端扣21不易从嵌入槽5中脱出,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提绳2连接于连接座1上具有安装较牢固、稳定性较高、防脱效果较好的作用。当定位端扣21对应嵌入于嵌入槽5内时,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包括有连接座(1)及安装于所述连接座(1)的提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绳(2)的两端设置有定位端扣(21),所述连接座(1)的两端对应开设有穿孔和嵌入槽(5),所述穿孔沿竖直方向开设,所述嵌入槽(5)沿水平方向开设,所述提绳(2)端部穿过所述穿孔且所述定位端扣(21)嵌于所述嵌入槽(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包括有连接座(1)及安装于所述连接座(1)的提绳(2),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绳(2)的两端设置有定位端扣(21),所述连接座(1)的两端对应开设有穿孔和嵌入槽(5),所述穿孔沿竖直方向开设,所述嵌入槽(5)沿水平方向开设,所述提绳(2)端部穿过所述穿孔且所述定位端扣(21)嵌于所述嵌入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穿孔(3)和第二穿孔(4),所述第一穿孔(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穿孔(4)的轴线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盒的防脱提取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5)与所述第二穿孔(4)相连通,所述连接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槽(11),所述嵌入槽(5)与所述第二穿孔(4)通过所述连通槽(11)相连通。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邵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