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及电池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5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运用技术领域,尤其为电源及电池柜,包括主箱、箱门、报警灯和控制器,所述主箱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主箱下端与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内部上端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上端设置有短杆,所述微型电机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短杆固定连接,所述短杆上端设置有长杆,所述短杆后端通过轴与长杆后端转动连接,所述长杆前端设置有滑板,所述长杆前端通过轴与滑板后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板与主箱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以自动移动的滑板能够及时带动报警灯移出主箱进行报警,而且设置的自动转动开合的箱门,极大的便利工作人员对电池柜内部进行整理检修工作,而且操作简单控制方便非常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及电池柜
本技术涉及电池运用
,具体为电源及电池柜。
技术介绍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各种能源开发使用的发展史,现代社会主要使用各种化石能源进行生产生活,不过随着能源的消耗与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于电能的使用是越来越广泛,其他清洁能源诸如风能,太阳能,或潮汐能以及地热能最后也多是转化成电能进行使用,而电能一般储存于各种电源电池中,一般用于各种电源电池的柜子被称为电池柜,各种型号种类的电池柜作为电源电池的储存场所,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设备。各种样式的电池柜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的设施,一般的电池柜仅是作为电源电池的存放场所使用,结构简单功能局限,由于不具备监测功能,很难在电池柜内部的电源电池发生异常时及时报警,错过及时处理的机会导致电池柜发生损坏,不能够对电池柜内部的电流状况与温度进行检测,而且传统的电池柜的柜门还需要人工进行开启与闭合,十分影响工作人员对电池柜内部进行整理检修的工作,而且不具备防触电保护机构,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源电池柜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源及电池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源及电池柜,包括主箱、箱门、报警灯和控制器,所述主箱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主箱下端与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内部上端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上端设置有短杆,所述微型电机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短杆固定连接,所述短杆上端设置有长杆,所述短杆后端通过轴与长杆后端转动连接,所述长杆前端设置有滑板,所述长杆前端通过轴与滑板后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板与主箱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上端设置有报警灯,所述底座内部左上端设置有工作电机,所述主箱内部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工作电机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电机右端设置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上端设置有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副齿轮上端设置有立轴,所述立轴中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内部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立轴上端设置有转轮,所述箱门前端中部设置有锁具,所述锁具前端上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所述锁具前端下侧设置有钥匙孔,所述主箱左右两端箱壁均设置有通风板,所述主箱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主箱后侧内壁上端设置有温度监测器,所述主箱内部上方后端设置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转轮中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主箱上端内壁滚动连接,所述转轮中部通过连接键与立轴上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通风板中部设置有滤网,所述通风板与主箱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与通风板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立轴中部通过连接键与箱门固定连接,所述箱门通过立轴与主箱前端内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立轴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立轴分别对称设置在主箱内部前侧的左右两端位置处。优选的,所述主齿轮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主齿轮分别对称设置在转轴的左右两端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温度监测器可以实时对电池柜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而且通过微型电机作为动力利用粗杆与细杆组合可以带动滑板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在温度监测器监测到温度异常时及时将报警灯伸出主箱外部进行报警,相比于传统的电池柜具备自主预警功能,能够在发生险情时第一时间进行报警,而且控制方便非常简单。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工作电机作为动力利用主齿轮与副齿轮以及转轮和滚珠可以带动立轴转动,从而能够使带有绝缘保护机构的箱门自动开启与闭合,而且设置的锁具可以通过指纹验证进行开启,相比于传统的手动开关柜门的方式相比,不仅更加省力轻松而且显著增强了电池柜的安全性,操作方便非常轻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中:1-主箱、2-箱门、3-底座、4-工作电机、5-微型电机、6-转轴、7-立轴、8-主齿轮、9-副齿轮、10-滚珠、11-转轮、12-滑板、13-报警灯、14-锁具、15-指纹识别器、16-钥匙孔、17-通风板、18-滤网、19-电池、20-温度监测器、21-长杆、22-短杆、23-控制器、24-绝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源及电池柜,包括主箱1、箱门2、报警灯13和控制器23,主箱1下端设置有底座3,主箱1下端与底座3上端固定连接,主箱1内部上端设置有微型电机5,微型电机5上端设置有短杆22,微型电机5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短杆22固定连接,短杆22上端设置有长杆21,短杆22后端通过轴与长杆21后端转动连接,长杆21前端设置有滑板12,长杆21前端通过轴与滑板12后端中部转动连接,滑板12与主箱1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滑板12上端设置有报警灯13,底座3内部左上端设置有工作电机4,主箱1内部下端设置有转轴6,工作电机4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转轴6左端固定连接,工作电机4右端设置有主齿轮8,主齿轮8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6固定连接,主齿轮8上端设置有副齿轮9,主齿轮8与副齿轮9啮合连接,副齿轮9上端设置有立轴7,立轴7中部设置有箱门2,箱门2内部设置有绝缘板24,立轴7上端设置有转轮11,箱门2前端中部设置有锁具14,锁具14前端上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15,锁具14前端下侧设置有钥匙孔16,主箱1左右两端箱壁均设置有通风板17,主箱1内部设置有电池19,主箱1后侧内壁上端设置有温度监测器20,主箱1内部上方后端设置有控制器23。转轮11中部设置有滚珠10,滚珠10与主箱1上端内壁滚动连接,转轮11中部通过连接键与立轴7上端固定连接,减小转轮11转动的摩擦,便于带动转轮11进行转动,通风板17中部设置有滤网18,通风板17与主箱1固定连接,滤网18与通风板17内壁固定连接,不影响主箱1散热的前提下阻隔灰尘进入主箱1,立轴7中部通过连接键与箱门2固定连接,箱门2通过立轴7与主箱1前端内壁转动连接,便于带动箱门2进行转动,立轴7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立轴7分别对称设置在主箱1内部前侧的左右两端位置处,便于同时带动左右两端的箱门2转动,主齿轮8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主齿轮8分别对称设置在转轴6的左右两端位置处,便于带动立轴7进行转动。工作流程:本技术通过外接电路进行供电,主箱1箱壁上设置的通风板17可以使主箱1内部与外部的气体进行冷热交换,便于主箱1内部的电池19进行散热,同时滤网18将外部灰尘进行阻挡,同时温度监测器20对主箱1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检测器20检测到主箱1内部温度异常升高时,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3,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源及电池柜,包括主箱(1)、箱门(2)、报警灯(13)和控制器(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主箱(1)下端与底座(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1)内部上端设置有微型电机(5),所述微型电机(5)上端设置有短杆(22),所述微型电机(5)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短杆(22)固定连接,所述短杆(22)上端设置有长杆(21),所述短杆(22)后端通过轴与长杆(21)后端转动连接,所述长杆(21)前端设置有滑板(12),所述长杆(21)前端通过轴与滑板(12)后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板(12)与主箱(1)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2)上端设置有报警灯(13),所述底座(3)内部左上端设置有工作电机(4),所述主箱(1)内部下端设置有转轴(6),所述工作电机(4)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转轴(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电机(4)右端设置有主齿轮(8),所述主齿轮(8)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8)上端设置有副齿轮(9),所述主齿轮(8)与副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副齿轮(9)上端设置有立轴(7),所述立轴(7)中部设置有箱门(2),所述箱门(2)内部设置有绝缘板(24),所述立轴(7)上端设置有转轮(11),所述箱门(2)前端中部设置有锁具(14),所述锁具(14)前端上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15),所述锁具(14)前端下侧设置有钥匙孔(16),所述主箱(1)左右两端箱壁均设置有通风板(17),所述主箱(1)内部设置有电池(19),所述主箱(1)后侧内壁上端设置有温度监测器(20),所述主箱(1)内部上方后端设置有控制器(23)。/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源及电池柜,包括主箱(1)、箱门(2)、报警灯(13)和控制器(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主箱(1)下端与底座(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1)内部上端设置有微型电机(5),所述微型电机(5)上端设置有短杆(22),所述微型电机(5)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短杆(22)固定连接,所述短杆(22)上端设置有长杆(21),所述短杆(22)后端通过轴与长杆(21)后端转动连接,所述长杆(21)前端设置有滑板(12),所述长杆(21)前端通过轴与滑板(12)后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板(12)与主箱(1)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2)上端设置有报警灯(13),所述底座(3)内部左上端设置有工作电机(4),所述主箱(1)内部下端设置有转轴(6),所述工作电机(4)的传动轴通过连接键与转轴(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电机(4)右端设置有主齿轮(8),所述主齿轮(8)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8)上端设置有副齿轮(9),所述主齿轮(8)与副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副齿轮(9)上端设置有立轴(7),所述立轴(7)中部设置有箱门(2),所述箱门(2)内部设置有绝缘板(24),所述立轴(7)上端设置有转轮(11),所述箱门(2)前端中部设置有锁具(14),所述锁具(14)前端上侧设置有指纹识别器(15),所述锁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腾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