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1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本体,塑壳断路器本体上设置有互感器和控制器,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板,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与安装底板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板,所述采样电路板与互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减少其内部导线的布设,防止导线影响断路器的正常工作,当维修或更换采样电路板时,只需将塑壳断路器本体底部的安装底板拆卸即可,无需再再将断路器整体拆卸,提高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
本技术属于断路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配电系统起通断控制及保护作用的重要电器,而在工业制造中,塑壳断路器被广泛应用,为了能够对电路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现有技术中,出现一种内部带有互感器和电路板的断路器,由电路板将互感器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然后分析处理的数据传输至电路的总终端,能够使得维修人员能够提前发现电路中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公开号为CN20499162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零部件高度通用化的塑壳断路器产品,包括塑壳断路器上的安装底座、触头机构、热脱扣机构、操作机构和灭弧罩,通过将塑壳断路器的安装底座上的出线端部和热脱扣机构的出线端子进行加长,使之能够适应零序电流互感器和检测线路板的设置需要,通过将操作机构向左侧偏移,在其右侧腾出空间,以设置漏电脱扣器或智能脱扣器,从而使所述的安装底座、触头机构、操作机构和灭弧罩为通用件结构。传统的塑壳断路器无法安装电路板,而上述公开专利中将塑壳断路器的安装底座加长,使得电路板能够被安装在断路器内部,但安装电路板后,断路器内部会有许多用于将互感器和电路板连接的导线,且导线无法有效地避开断路器内部的各种机构,而在断路器工作时,其错综散乱的导线可能会影响断路器的正常运行,且由于断路器内部结构紧凑,维修或更换采样电路板时,需要将整个塑壳断路器拆开,维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使断路器内部的导线能够降低对断路器正常运行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本体,塑壳断路器本体上设置有互感器和控制器,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板,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与安装底板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板,所述采样电路板与互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采样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上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并与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塑壳断路器本体内部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控制器与安装槽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电气插座,所述电气插座与采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对应电气插座的电气插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前盖、后盖和控制电路板,所述前盖和后盖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前盖与后盖之间,所述电气插头位于控制电路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上设置有对应连接环的连接孔,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连接环并与连接孔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信号指示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塑壳断路器时,将采样电路板安装在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并通过安装底板将采样电路板固定,塑壳断路器内部的互感器通过导线与采样模块连接,且导线穿过连接孔,塑壳断路器工作时,通过互感器检测电流或电压数据,并将数据通过导线传递至采样模块,由采样电路板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述采样电路板位于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减少其内部导线的布设,防止导线影响断路器的正常工作,当维修或更换采样电路板时,只需将塑壳断路器本体底部的安装底板拆卸即可,无需再再将断路器整体拆卸,提高维修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塑壳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塑壳断路器本体与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塑壳断路器本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控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塑壳断路器本体;2.控制器;3.安装底板;4.采样电路板;5.第一固定孔;6.第二固定孔;7.通孔;8.安装槽;9.电气插座;10.电气插头;11.前盖;12.后盖;13.控制电路板;14.信号指示灯;15.凹槽;16.电气元件;17.连接环;18.连接孔;19.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本体1,塑壳断路器本体1上设置有互感器和控制器2,塑壳断路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板3,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1与安装底板3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板4,所述采样电路板4与互感器和控制器2电连接。如图3所示,塑壳断路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凹槽15,当塑壳断路器本体1当组装后,将采样电路板4安装固定在塑壳断路器本体1的底部,并使采样电路板4上的各种电器元件或模块位于凹槽15内,然后通过导线将采样电路板4与塑壳断路器内部的互感器和控制器2连接,最后将安装底板3盖在采样地板上,并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安装底板3固定在塑壳断路器本体1上,使得采样电路板4与外界隔离。在塑壳断路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互感器将检测的数据通过导线传递至采样电路板4,再由采样电路板4将收集到的数据统一传递至控制器2,由控制器2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将采样电路板4安装在塑壳断路器本体1的外部,减少其内部导线的布设,从而降低内部导线对断路器的影响,使得断路器能够正常运行,且维修或更换采样电路板4时,只需先将安装底板3拆卸,然后将固定螺钉旋出,即可对采样电路板4进行维修,而无需将塑壳断路器本体1拆卸,提高维修效率。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采样电路板4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第一固定孔5的第二固定孔6,所述第一固定孔5上设置有固定螺钉(附图未示出),所述固定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5并与第二固定孔6螺纹连接,安装采样电路板4时,将采样电路板4上的第一固定孔5对准第二固定孔6,然后使用固定螺钉(附图未示出)将采样电路板4固定在塑壳断路器本体1上,所述第一固定孔5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采样电路板4的两个对角上,则第二固定孔6相对应的设置有两个,使得采样电路板4既能固定在塑壳断路器本体1上,又能防止过多的第一固定孔5对采样电路板4上电气元件16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本体,塑壳断路器本体上设置有互感器和控制器,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与安装底板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板,所述采样电路板与互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n所述采样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上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并与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n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塑壳断路器本体内部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本体,塑壳断路器本体上设置有互感器和控制器,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与安装底板之间设置有采样电路板,所述采样电路板与互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采样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第一固定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上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并与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
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塑壳断路器本体内部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断路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控制器与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李军龚明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晖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