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20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包括面贴(1),上盖(2),下壳(3)和电路板(4),所述面贴(1)贴合于所述上盖(2)上,所述上盖(2)和下壳(3)相连接,所述电路板(4)位于所述上盖(2)和所述下壳(3)之间,所述下壳(3)上设有连接器出口(31),所述电路板(4)上设有连接器(45),所述连接器(45)通过所述连接器出口(31)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路板(4)上设置连接器(45)与驱动装置的插接线连接,可使驱动装置的插接线拔插方便,手控器更换方便,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
本技术涉及控制驱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医疗床、家具等都采用了驱动装置,这些驱动装置一般可用来驱动床、桌子的升降或伸缩,为了方便控制这类驱动装置,通常与驱动装置连接有手控器,用户可以利用手控器来对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但是现有的手控器,通常都包括壳体,而该外壳基本都是两个半壳组成,而两个半壳在组装、装配时一般都是依靠卡扣配合安装,或者用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安装。壳体内部装有线路板,插接线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壳体外部设有插接线出口,插接线通过外壳上插接线出口连接驱动装置主体。因手控器面板经常被按压使用,一旦出现故障,就要需要拆除整个驱动装置,导致拆装不方便,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在线路板上设置连接器,可使驱动装置插接线拔插方便,手控器更换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包括面贴,上盖,下壳和电路板,所述面贴贴合于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和下壳相连接,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之间,所述下壳上设有连接器出口,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器出口穿出。进一步地,所述面贴上设有显示窗、升降控制按键、速度控制按键和结束按键。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有显示窗孔、升降控制按键窗孔、速度控制按键窗孔和结束按键窗孔,所述上盖的内侧表面设有母扣和凸柱,所述凸柱上设有上盖螺孔。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上还设有下壳螺孔,所述下壳的内侧表面还设有卡扣。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通过所述母扣和所述卡扣扣装,并通过上盖螺孔和下壳螺孔进行螺丝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显示单元、升降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单元、结束单元。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扣装在所述连接器出口内,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器出口穿出,连接到驱动装置的插接线上。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窗与所述显示窗孔和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按键与所述升降控制按键窗孔和升降控制单元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速度控制按键与所述速度控制按键窗孔和所述速度控制单元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结束按键与所述结束按键窗孔和所述结束单元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侧边位置设有装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电路板上设有连接器,可使驱动装置插接线拔插方便,手控器更换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上盖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下壳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电路板结构前视图;图5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面贴-1,上盖-2,下壳-3,电路板-4,显示窗-11,升降控制按键-12,速度控制按键-13,结束按键-14,显示窗孔-21,升降控制按键窗孔-22,速度控制按键窗孔-23,结束按键窗孔-24,母扣-25,凸柱-26,上盖螺孔-261,装配孔-27,定位槽-28,连接器出口-31,下壳螺孔-32,卡扣-33,定位柱-34,显示单元-41,升降控制单元-42,速度控制单元-43,结束单元-44,连接器-45,定位孔-4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包括面贴1,上盖2,与上盖2连接的下壳4,以及位于所述上盖2和所述下壳(3)之间的电路板(4)。其中:面贴1为塑胶材质,并贴合于上盖2上,方便更换面贴。上盖2的侧边位置设有装配孔27,可通过螺丝将手控器固定于需要位置。面贴1上设有显示窗11、升降控制按键12、速度控制按键13和结束按键14。上盖2上设有显示窗孔21、升降控制按键窗孔22、速度控制按键窗孔23和结束按键窗孔24,所述上盖2的内侧表面设有母扣25和凸柱26,所述凸柱26上设有上盖螺孔261。下壳3上设有连接器出口31和下壳螺孔32,所述下壳3的内侧表面设有卡扣33。电路板(4)上设有显示单元41、升降控制单元42、速度控制单元43、结束单元44和连接器45。上盖2和下壳3通过母扣24和卡扣33扣装,并通过上盖螺孔261和下壳螺孔32进行螺丝固定。线路板4上设置的连接器45扣装在下壳3上的连接器出口31内,连接外接线路,即驱动器插接线。显示窗11与显示窗孔21和显示单元41一一对应,升降控制按键12与所述升降控制按键窗孔22和升降控制单元42一一对应,速度控制按键13与所述速度控制按键窗孔23和所述速度控制单元43一一对应,结束按键14与所述结束按键窗孔24和所述结束单元44一一对应。面贴1上的按键对应线路板4上的控制按钮,通过按压面贴1上的按键,驱动线路控制,进而驱动驱动装置,实现升降装置的升降。进一步,线路板4上还设有螺孔卡位,凸柱26穿过螺孔卡位,凸柱26上的上盖螺孔261与下壳螺孔32通过螺丝连接,螺孔卡位卡在凸柱26上,使线路板位置固定。线路板4上的显示单元-41,升降控制单元-42,速度控制单元-43,结束单元-44成柱状设置,一方面用于按键对应,另一方面可以固定电路板4和上盖2的位置。线路板4上设置的连接器45扣装在下壳3上的连接器出口31内,一方面可以连接外接线路,另一方面可以固定电路板4和下壳3的位置。这些结构的设置,节省的电路板4与上盖2和下壳4的固定连接装置,使本技术结构更为简单。本技术通过在电路板4上设有连接器45,经过下壳3上的连接器出口31连接驱动装置的插接线,可使插接线拔插方便,如手控器出现故障,将插接线从连接器45拔出,卸掉上盖2上装配孔27内的螺丝,即可将手控器更换。本技术结构简单,更换方便省时省力。需要声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包括面贴(1),上盖(2),下壳(3)和电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贴(1)贴合于所述上盖(2)上,所述上盖(2)和下壳(3)相连接,所述电路板(4)位于所述上盖(2)和所述下壳(3)之间,所述下壳(3)上设有连接器出口(31),所述电路板(4)上设有连接器(45),所述连接器(45)通过所述连接器出口(31)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包括面贴(1),上盖(2),下壳(3)和电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贴(1)贴合于所述上盖(2)上,所述上盖(2)和下壳(3)相连接,所述电路板(4)位于所述上盖(2)和所述下壳(3)之间,所述下壳(3)上设有连接器出口(31),所述电路板(4)上设有连接器(45),所述连接器(45)通过所述连接器出口(31)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45)扣装在所述连接器出口(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装置的手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贴(1)上设有显示窗(11)、升降控制按键(12)、速度控制按键(13)和结束按键(14);
所述上盖(2)上设有显示窗孔(21)、升降控制按键窗孔(22)、速度控制按键窗孔(23)和结束按键窗孔(24),所述上盖(2)的内侧表面设有母扣(25)和凸柱(26),所述凸柱(26)上设有上盖螺孔(261);
所述下壳(3)上还设有下壳螺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川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