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11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属于门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下表面与气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仓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折弯板。该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通过设置电机、卡槽和折弯板,两个螺纹套分别带动两个连接套运动,两个连接套分别带动对应的两个滑杆运动,同时两个斜杆分别拉动滑筒和滑柱在连接套内伸出,随后使其折弯板随之移动,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底部边角防磕碰的效果,同时底板边角处的折弯板移动使其支撑范围扩大,其底部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使其在医院人员嘈杂等地受到磕碰的同时不易出现倾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门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
技术介绍
在往年去医院看病挂号,排队是一个大问题,且该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个医院门诊,往往早早赶去医院排队,却发现人排队的人员依旧较多,特别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对身体健康意识也更高,小病小痛,定期体检已成为日常,去医院检查的次数也随着上升,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步,现在很多医院,都开始应用门诊自助一体机,不用在人工服务窗口排队,就诊人员可以使用二代身份证、医保卡在自助终端上进行挂号,大大节省了排队等候的时间,门诊自助一体机,集成了扫描仪,打印机,摄像头,读卡器,可以实现自助办卡、扫码缴费、诊疗卡充值,支付、报告单查询,打印等等一系列功能,一站式流程,全程自助操作无压力,医疗自助机可谓是解决群众看病难,排队等候长,缓解过度等待而产生的不适情绪问题,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然而现有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在使用时,其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底部边角受损,且在医院内部人流嘈杂的环境中放置受到磕碰过程中底部的稳定性较差,使其容易出现倾倒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解决了现有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在使用时,其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底部边角受损,且在医院内部人流嘈杂的环境中放置受到磕碰过程中底部的稳定性较差,使其容易出现倾倒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下表面与气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仓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折弯板,对应两个折弯板的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滑杆,对应两个滑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滑筒与滑柱的前端和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柱滑动连接在滑筒的内壁,所述滑筒滑动连接在连接套的内壁。所述连接套的上表面与螺纹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螺纹套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左侧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底板内壁的左侧面卡接,位于右侧螺纹杆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右侧面与凹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开设在底板内壁的右侧面,所述设备本体的背面与盒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设备本体的背面卡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风扇,所述盒体内壁的下表面与导气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底端与气仓的背面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表面卡接在卡槽的内壁,所述卡槽开设于底板的下表面,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卡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筒滑动连接在连接套上表面开设的第二滑孔内,所述滑柱滑动连接在连接套下表面开设的第一滑孔内,所述第一滑孔的内径小于第二滑孔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折弯板的内壁卡接有三角板,所述折弯板的下表面与防滑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仓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气仓的材质为隔温材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通过设置电机、螺纹杆、滑杆、滑套、螺纹套、连接套、滑筒、滑柱、卡槽和折弯板,在运输时,折弯板紧贴底板的边角,使其在运输时不易受损,随后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电机带动两个螺纹杆旋转,随后螺纹杆旋转时分别带动两个螺纹套移动,两个螺纹套分别带动两个连接套运动,两个连接套分别带动对应的两个滑杆运动,两个滑杆在运动时呈斜向滑动在滑套内,同时两个斜杆分别拉动对应的滑筒和滑柱在连接套内伸出,随后使其折弯板随之移动,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底部边角防磕碰的效果,同时底板边角处的折弯板移动使其支撑范围扩大,其底部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使其在医院人员嘈杂等地受到磕碰的同时不易出现倾倒。2、该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通过设置风扇、盒体、导气管、气仓、出风孔和防护网,在使用时,若干个风扇将设备本体内的热风抽出,随后大量的气流抽入盒体内,使盒体内气压升高,随后多余的热气流通过导气管排出,在热气流顺着导气管排出时气流孔进入气仓,随后气仓内的气压升高,同时气仓内的温度随着气流上升,气仓内的气流顺着出风孔排出,使其热气流对着底板下方的地面吹动,这种方式能够对内部散热的同时,能够对底板保持干燥,使其能起到很好的防潮效果。3、该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通过设置连接套、滑筒、滑柱、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在使用时,滑筒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孔内,同时滑筒内的滑柱滑动在第一滑孔内,在滑筒与滑柱同步伸出时分别受到第二滑孔与第一滑孔的限位,使其保持很好的定向滑动不会出现滑脱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套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本体、2气仓、3底板、4盒体、5导气管、6风扇、7防护网、8电机、9螺纹杆、10螺纹套、11连接套、12滑杆、13滑套、14三角板、15折弯板、16出风孔、17凹槽、18卡槽、19滑筒、20滑柱、21第一滑孔、22第二滑孔、23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的下表面与气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气仓2的下表面与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3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折弯板15,对应两个折弯板15的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滑杆12,对应两个滑杆12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滑筒19与滑柱20的前端和后端固定连接,滑柱20滑动连接在滑筒19的内壁,滑筒19滑动连接在连接套11的内壁。连接套11的上表面与螺纹套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螺纹套10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两个螺纹杆9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左侧螺纹杆9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底板3内壁的左侧面卡接,位于右侧螺纹杆9的右端与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8的右侧面与凹槽17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凹槽17开设在底板3内壁的右侧面,通过设置底板3,底板3在使用时能够起到对内部的结构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同时能保持气仓2与地面一定的距离,使其气流不会受到阻挡,设备本体1的背面与盒体4的正面固定连接,设备本体1的背面卡接有防护网7,防护网7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风扇6,盒体4内壁的下表面与导气管5的顶端相连通,导气管5的底端与气仓2的背面相连通。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滑杆12的表面套接有滑套13,滑套13的表面卡接在卡槽18的内壁,卡槽18开设于底板3的下表面,滑杆12滑动连接在卡槽18内,折弯板15的内壁卡接有三角板14,折弯板15的下表面与防滑垫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杆9的螺纹方向相反,气仓2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下表面与气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仓(2)的下表面与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3)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折弯板(15),对应两个折弯板(15)的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滑杆(12),对应两个滑杆(12)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滑筒(19)与滑柱(20)的前端和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柱(20)滑动连接在滑筒(19)的内壁,所述滑筒(19)滑动连接在连接套(11)的内壁;/n所述连接套(11)的上表面与螺纹套(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螺纹套(10)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两个螺纹杆(9)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左侧螺纹杆(9)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底板(3)内壁的左侧面卡接,位于右侧螺纹杆(9)的右端与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右侧面与凹槽(17)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17)开设在底板(3)内壁的右侧面,所述设备本体(1)的背面与盒体(4)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设备本体(1)的背面卡接有防护网(7),所述防护网(7)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风扇(6),所述盒体(4)内壁的下表面与导气管(5)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导气管(5)的底端与气仓(2)的背面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碰撞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下表面与气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仓(2)的下表面与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3)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折弯板(15),对应两个折弯板(15)的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滑杆(12),对应两个滑杆(12)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滑筒(19)与滑柱(20)的前端和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柱(20)滑动连接在滑筒(19)的内壁,所述滑筒(19)滑动连接在连接套(11)的内壁;
所述连接套(11)的上表面与螺纹套(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螺纹套(10)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两个螺纹杆(9)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左侧螺纹杆(9)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底板(3)内壁的左侧面卡接,位于右侧螺纹杆(9)的右端与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右侧面与凹槽(17)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17)开设在底板(3)内壁的右侧面,所述设备本体(1)的背面与盒体(4)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设备本体(1)的背面卡接有防护网(7),所述防护网(7)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风扇(6),所述盒体(4)内壁的下表面与导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利德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