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玉长专利>正文

保安值班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10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安值班管理装置,包括底壳、面罩、时钟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时钟动力装置安装在转盘与底壳之间,并通过转轴与转盘相连接;在管理装置内的适当部位设有调节柱,在调节柱上表面设有调节槽;在面罩的适当部位设有一个与调节柱相对应的调节孔;面罩与底壳在一侧活动连接,在另一侧通过门锁相互锁紧。这种能辅助进行保安值班人员的管理,使该类管理工作大为简便,并更加有效。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值班人员的工作情况考核管理装置,尤其涉及保安人员值班管理装置。在当今社会的各种工作、生活场所都需要许多保安人员来维持秩序、参与管理。随着社会发展,保安人员的工作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加强,然而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地监督保安人员忠于职守,尤其是在夜间值班的人员有可能会因生物钟的影响而不能保证认真完成各种任务,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这类管理工作完全依靠人来完成,工作量大,效果也欠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安值班管理装置,能辅助进行保安值班人员的管理,使该类管理工作大为简便,并更加有效。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保安值班管理装置,包括底壳、面罩、时钟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所述时钟动力装置安装在转盘与底壳之间,并通过转轴与转盘相连接;在所述管理装置内的适当部位设有调节柱,在调节柱上表面设有调节槽;在所述面罩的适当部位设有一个与调节柱相对应的调节孔;所述面罩与底壳在一侧活动连接,在另一侧通过门锁相互锁紧。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保安值班管理装置,其转盘相当于通常时钟中的指针,在时钟动力装置带动下按照时钟规律转动。其调节柱上的调节槽的方向可以进行初始设定,随着转盘转动,保安值班人员可用螺丝刀定期逐一将调节槽从初始方向转动到与初始方向垂直的方向,当其交班时,若调节槽的方向都改变了,说明他值班时没有擅自离开岗位或开小差,否则,则有未认真值班的可能。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装置,就实现了对保安值班人员的很好管理。面罩与底壳在一侧活动连接,在另一侧通过门锁相互锁紧的连接方式,有利于当各调节槽的方向不一致时,将其打开调整一致,以便对下一班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值班管理装置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螺丝刀部分局部放大图;图3为螺杆与电极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警示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值班管理装置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调节柱设在转盘上的保安值班管理装置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保安值班管理装置实施例,包括底壳1、面罩2、时钟动力装置3和转盘4,时钟动力装置3安装在转盘4与底壳1之间,并通过转轴5与转盘4相连接;在管理装置内的适当部位设有调节柱7,在调节柱7上表面设有调节槽8;在面罩2的适当部位设有一个与调节柱7相对应的调节孔9;面罩2与底壳1在一侧活动连接,在另一侧通过门锁6相互锁紧;面罩2的顶面部分为透明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沿转盘4周边设有若干间隔相等的圆形凹坑10,调节柱7设在转盘4上的凹坑10中。面罩2与底壳1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活页或其他合适方式。本实施例中,调节孔9设有内螺纹,并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配合的螺丝刀22,螺丝刀22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该螺丝刀22包括套筒11和螺丝刀杆12,螺丝刀杆12穿过套筒11的内孔;套筒11的外侧设有与调节孔9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在套筒11的下段的适当部位设有凸起13;螺丝刀杆12的外端部设有手柄14,在手柄14与套筒11的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弹簧15。螺丝刀22以螺纹方式连接于面罩2上,一方面可保证螺丝刀不会丢失,便于使用操作;另一方面,利用螺丝刀22将调节孔9封住,以防有关人员在错过操作时间后,以弯曲的铁丝等物伸入进行补就操作,以制造假象,甚至不慎将装置弄坏。凸起13可防止将螺丝刀拔出面罩2。需要旋转调节槽8时可将手柄14按下,然后旋转螺丝刀,从而带动调节槽8转动方向;旋转完成后,松开手柄14,在弹簧15的作用下,螺丝刀22脱离调节柱7,不妨碍转盘4转动。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本技术装置的功能,本实施例在管理装置周边适当部位设有螺杆16,螺杆16的内端穿过管理装置的侧壁17(底壳1的一部分)伸入装置内,螺杆16在该段以方形截面与侧壁17上的方孔相配合;螺杆16的螺纹部分穿过一个螺母18及位于螺母18外侧并将螺母18定位的定位框19;定位框19与侧壁17之间以适当方式固定连接;螺杆16的内端端部以绝缘材料连接有两对电极K1、K2。电极K1、K2为如图4所示警示电路的两个接触式开关,一个用于控制指示灯L的通断,一个用于控制电铃B的通断。当一个调节柱7转到与调节孔9相对应的位置时,警示电路中的开关K1被调节柱7接通,指示灯L发光(或闪光),及时提醒值班保安旋转螺母18,使螺杆16外移,使开关K1、K2离开调节柱7而断开,并用螺丝刀22将调节柱7转动一定角度,即使调节柱7上的调节槽8的方向有所改变。在指示灯L闪光后,若因保安人员打瞌睡等原因使开关K1未旋开,则调节柱7随转盘4继续转到K2处,并使K2接通,启动电铃B再次提醒值班人员,这样周而复始的完成上述工作。当每一位保安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就可从调节槽8的方向改变情况来考核值班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同时因为警示电路的指示灯L和电铃B有报警作用,从而也实现了对值班人员(特别是夜间值班的保安人员)认真坚守岗位的提醒作用。定位框19的正面敞开,用于操作螺母18;定位框19的两侧面用于约束螺母18的位置,当其转动时,螺杆16发生轴向位移,带动开关K1、K2移动,而螺母18并不同时发生轴向位移。螺杆16以方形截面与侧壁17上的方孔相配合,可保证螺杆16只能沿轴向位移,而不会发生转动。定位框19与侧壁17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一个连接板一体注塑而成或其它合适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由于调节柱7设在转盘4上随转盘4一起运动,它既起标示作用(即用于判断值班人员是否将其调节槽改变了方向),又起接通开关K1、K2的导电体的作用。实施例2调节柱设在底壳上的保安值班管理装置如图5所示,沿底壳1周边内侧设有若干间隔相等的圆形凹坑10,调节柱7设在底壳1上的凹坑10中,同时在转盘4上设有一个与调节柱7对应的调节孔9’;本实施例中面罩2的顶面部分2’与侧面部分2”以可转动方式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采用如图5所示的方式,也可采用其它合适方式。如图5所示,在面罩2的侧面部分2”端部内侧设有环形凹槽20,在顶面部分2’的周边设有与凹槽20对应配合的环形凸起21。在本实施例中设在底壳1上的调节柱7的位置是不变的,而设在转盘4上的调节孔9’随转盘4一起转动,当调节孔9’对准一个调节柱7时,需立即用螺丝刀22旋转调节柱7。由于调节孔9’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螺丝刀22的位置应该能随之而变,本实施例将面罩2的顶面部分2’与侧面部分2”以可转动方式相连接,就保证了螺丝刀22的位置可变,手握螺丝刀22,转动顶面部分2’,即可使螺丝刀22与调节孔9’的位置对准,从而顺利调节调节柱上调节槽8的方向。本实施例的警示电路部分的结构可参照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由于调节柱是不随转盘4一起运动的,它只起标示作用(即用于判断值班人员是否将其调节槽改变了方向),不能起接通开关K1、K2的导电体的作用。本实施例可在转盘4上另设若干等距离的导电体用以定期接通开关K1和K2,启动警示电路来提醒值班者。或沿装置周边设若干等距离的螺杆16及其配合构件,每个螺杆内端部均设开关K1、K2,而在转盘4上仅设一个导电体用以定期依次接通各螺杆16端部的开关K1、K2。本技术的保安值班管理装置中的时钟动力装置3可采用通常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安值班管理装置,包括底壳(1)、面罩(2)、时钟动力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4),所述时钟动力装置(3)安装在转盘(4)与底壳(1)之间,并通过转轴(5)与转盘(4)相连接;在所述管理装置内的适当部位设有调节柱(7),在调节柱(7)上表面设有调节槽(8);在所述面罩(2)的适当部位设有一个与调节柱(7)相对应的调节孔(9);所述面罩(2)与底壳(1)在一侧活动连接,在另一侧通过门锁(6)相互锁紧;所述面罩(2)的顶面部分为透明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长
申请(专利权)人:金玉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