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07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机器人,包括固定板、触摸屏、减震防护组件,减震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罩、背板、连接轴、球头、凸出部,凸出部上开设有供球头卡合的、且能自由转动的球形卡槽,背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弹力方向两端分别固接在背板及固定板上,防护罩上设有消毒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球头在球形卡槽内转动,使得背板能够进行摆动,通过摆动以及减震弹簧对背板的弹性抵顶,进而来降低挤压、震动对触摸屏产生的损伤,通过设置防护罩,可使触摸屏受到一定程度的防护,另外通过设置消毒组件,使得患者使用完毕触摸屏后,手指部位能够进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医疗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医疗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号CN207747056U公开的一种医疗机器人结构,该结构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头部机构以及胸部机构;中央处理器机构,所述中央处理器机构位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内部;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包括显示屏底壳、显示屏面壳以及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底壳与所述胸部机构固定相连,所述显示屏面壳与所述显示屏底壳相连,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显示屏面壳以及所述显示屏底壳之间。本申请提供的医疗机器人结构,在传统医疗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脸识别与身份证识别、指纹识别就可以把机器人变成小医生,通过多种身份识别方式,用户可以查看自己以前的疾病诊疗记录。结构设计简单,方便组装。现有技术中的医疗机器人一般是通过触摸屏来实现人机交互,因此触摸屏是机器人较为重要且易受到损伤的部件,现有的医疗机器人上的触摸屏通常暴露安装在机器人上,在受到挤压、震动时无法进行防护,进而容易造成触摸屏的损坏,另外多名患者在使用触摸屏后,手指部位皮肤可能会产生交叉感染。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疗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疗机器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机器人,包括安装在医疗机器人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减震防护组件进行连接,所述减震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板上的防护罩,所述触摸屏置于防护罩内,且所述防护罩敞口的一侧对应触摸屏的触摸面,所述触摸屏另一面可拆卸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上水平固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背板的一面同轴设有球头,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开设有供球头卡合的、且能自由转动的球形卡槽,所述背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弹力方向两端分别固接在背板及固定板上,所述防护罩上设有消毒组件。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轴设于背板中部位置,且多个所述减震弹簧沿连接轴的轴向阵列分布。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背板适用螺钉方式连接触摸屏。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消毒组件包括设于防护罩外壁上的、且用于储存海绵的储存部,所述海绵内储存有酒精,所述储存部横向的一侧敞口且密封连接有旋塞,所述旋塞上水平滑配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入储存部内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挤压部,所述活塞上设有多个依次贯穿连接杆、挤压部的、通孔形式的毛细渗液孔,所述挤压部受到朝海绵一侧的挤压力时,将驱动所述活塞在储存部内滑动,并对所述海绵产生挤压力。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储存部外壁涂覆深色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球头在球形卡槽内转动,使得背板能够进行摆动,通过摆动以及减震弹簧对背板的弹性抵顶,进而来降低挤压、震动对触摸屏产生的损伤,通过设置防护罩,可使触摸屏受到一定程度的防护,另外通过设置消毒组件,使得患者使用完毕触摸屏后,手指部位能够进行消毒。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医疗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固定板,2-防护罩,3-减震弹簧,4-背板,5-触摸屏,6-旋塞,7-挤压部,8-连接杆,9-储存部,10-海绵,11-凸出部,12-球头,13-连接轴,14-球形卡槽,15-活塞,16-毛细渗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医疗机器人,包括安装在医疗机器人上的固定板1,固定板1上安装有触摸屏5,触摸屏5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减震防护组件进行连接,减震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板1上的防护罩2,触摸屏5置于防护罩2内,且防护罩2敞口的一侧对应触摸屏5的触摸面,触摸屏5另一面可拆卸安装有背板4,背板4上水平固接有连接轴13,连接轴13远离背板4的一面同轴设有球头12,固定板1上设有凸出部11,凸出部11上开设有供球头12卡合的、且能自由转动的球形卡槽14,背板4与固定板1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3,减震弹簧3弹力方向两端分别固接在背板4及固定板1上,自然状态下,多个减震弹簧3对背板4的弹力足以保证患者手指能够正常按压触摸屏进行操作,防护罩2上设有消毒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13设于背板4中部位置,且多个减震弹簧3沿连接轴13的轴向阵列分布,这样使得多个减震弹簧3对背板4的弹性抵顶力一致,提高背板4的抗震能力。在本实施例中,背板4适用螺钉方式连接触摸屏5,操作便捷,且方便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消毒组件包括设于防护罩2外壁上的、且用于储存海绵10的储存部9,海绵10内储存有酒精,储存部9横向的一侧敞口且密封连接有旋塞6,旋塞6上水平滑配穿设有连接杆8,连接杆8穿入储存部9内的一端设有活塞15,连接杆8的另一端设有挤压部7,活塞15上设有多个依次贯穿连接杆8、挤压部7的、通孔形式的毛细渗液孔16,挤压部7受到朝海绵10一侧的挤压力时,将驱动活塞15在储存部9内滑动,并对海绵10产生挤压力,海绵10内的酒精将从毛细渗液孔16流入挤压部7表面,患者手指部位涂覆酒精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致病细菌、病毒的交叉传染。在本实施例中,储存部9外壁涂覆深色涂层,这样可避免阳光照射储存部9内的海绵10,进而引起海绵10内的酒精快速挥发。本技术在使用时:触摸屏5在受到震动、挤压时,首先通过背板4的摆动,然后再通过多个减震弹簧3对背板4产生弹性抵顶,使得背板4能够由减震弹簧3进行弹性抵顶,进而对触摸屏5进行减震防护,患者使用完毕触摸屏5后,操作触摸屏5的手指按压挤压部7,使活塞15挤压海绵10,海绵10内的酒精将在活塞15的挤压力下,由毛细渗液孔16渗入挤压部7外表面,患者手指涂抹酒精,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消毒,挤压完毕后,通过海绵10的形变恢复,使挤压部7反向滑动进而复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机器人,包括安装在医疗机器人上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安装有触摸屏(5),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5)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减震防护组件进行连接,所述减震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板(1)上的防护罩(2),所述触摸屏(5)置于防护罩(2)内,且所述防护罩(2)敞口的一侧对应触摸屏(5)的触摸面,所述触摸屏(5)另一面可拆卸安装有背板(4),所述背板(4)上水平固接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远离背板(4)的一面同轴设有球头(1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凸出部(11),所述凸出部(11)上开设有供球头(12)卡合的、且能自由转动的球形卡槽(14),所述背板(4)与固定板(1)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3),所述减震弹簧(3)弹力方向两端分别固接在背板(4)及固定板(1)上,所述防护罩(2)上设有消毒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机器人,包括安装在医疗机器人上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安装有触摸屏(5),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5)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减震防护组件进行连接,所述减震防护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板(1)上的防护罩(2),所述触摸屏(5)置于防护罩(2)内,且所述防护罩(2)敞口的一侧对应触摸屏(5)的触摸面,所述触摸屏(5)另一面可拆卸安装有背板(4),所述背板(4)上水平固接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远离背板(4)的一面同轴设有球头(1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凸出部(11),所述凸出部(11)上开设有供球头(12)卡合的、且能自由转动的球形卡槽(14),所述背板(4)与固定板(1)之间设有多个减震弹簧(3),所述减震弹簧(3)弹力方向两端分别固接在背板(4)及固定板(1)上,所述防护罩(2)上设有消毒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3)设于背板(4)中部位置,且多个所述减震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熙李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熙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