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03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外表面相背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安装座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B,两个所述螺纹孔B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螺纹孔B,两个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套接有壳体,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套设有限位环,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一侧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分束器本体进行拆装,便于对其进行拆卸检修,省时省力,且散热效果好,防止内部元件因温度较高而烧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
本技术涉及通信传输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纤分束器就是将一根光纤内的波长、能量、偏振等特性进行重新分配到不同光纤内的一种器件。分能量的一般叫光纤分路器或者光纤耦合器,分波长是波分复用器,分偏振的是偏振分束器等等。光纤分束器是对光信号实现分路、合路和分配的无源器件,是波分复用、光纤局域网、光线有线电视网以及某些测量仪表中不可缺少的光学器件。但是,现有的多模光纤分束器现有的光纤合束器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通过螺钉进行安装,安装效率低下,长期使用时,螺钉锈蚀,无法进行拆卸检测,影响光纤合束器的正常使用,且缺少散热装置,导致多模光纤分束器内部元件可能因温度较高而烧坏;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多模光纤分束器现有的光纤合束器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通过螺钉进行安装,安装效率低下,长期使用时,螺钉锈蚀,无法进行拆卸检测,影响光纤合束器的正常使用,且缺少散热装置,导致多模光纤分束器内部元件可能因温度较高而烧坏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外表面相背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安装座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B,两个所述螺纹孔B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螺纹孔B,两个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套接有壳体,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套设有限位环,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一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且所述限位柱卡入所述插槽的内侧,两个所述连接块外表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分束器本体,所述凹槽的下方设置有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内壁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风机本体,所述风机腔与所述凹槽通过若干个通风孔连接,所述安装座外表面两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螺纹孔A。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风机本体电性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相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摇杆。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滑橡胶套。优选的,所述螺纹孔B与所述螺纹杆相配适。优选的,所述分束器本体的外表面喷涂有石墨烯涂层。优选的,所述分束器本体与所述连接块通过卡槽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螺纹孔B、限位柱、弹簧、螺纹杆,先通过摇杆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在螺纹孔B的内腔中转动,向外移动,带动限位柱离开凹槽,缩回进活动腔的内部,再将分束器本体放置在凹槽中,连接块卡入卡槽的内侧,再通过反向转动摇杆,摇杆反向转动带动螺纹杆反向转动,螺纹杆在螺纹孔B的内腔中向内移动,限位柱向内移动,插入插槽的内侧,通过设置有弹簧、壳体,将限位柱向插槽的内侧挤压,使得连接足够紧密,保证了安装完成后分束器本体的稳定性,该技术便于对分束器本体进行拆装,便于对其进行拆卸检修,省时省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风机腔、风机本体和通风孔,当分束器本体温度过高时,可以打开风机本体的开关,风机本体吹出的风通过通风孔对分束器本体表面进行降温,在分束器本体外表面喷涂有石墨烯涂层,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该技术散热效果好,防止分束器本体内部元件因温度较高而烧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安装板;3、螺纹孔A;4、分束器本体;5、凹槽;6、卡槽;7、螺纹杆;8、风机腔;9、活动腔;10、插槽;11、连接块;12、通风孔;13、风机本体;14、螺纹孔B;15、限位环;16、弹簧;17、壳体;18、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5,凹槽5内壁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6,卡槽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11,两个连接块11外表面相背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0,安装座1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B14,两个螺纹孔B14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9,活动腔9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7,螺纹杆7贯穿螺纹孔B14,两个螺纹杆7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套接有壳体17,螺纹杆7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套设有限位环15,螺纹杆7外表面的一侧套设有弹簧16,壳体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8,且限位柱18卡入插槽10的内侧,两个连接块11外表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分束器本体4,凹槽5的下方设置有风机腔8,风机腔8内壁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风机本体13,风机腔8与凹槽5通过若干个通风孔12连接,安装座1外表面两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螺纹孔A3。进一步,安装座1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风机本体13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风机本体13可以工作。进一步,两个螺纹杆7外表面相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摇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摇杆摇动螺纹杆7。进一步,限位柱18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滑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限位柱18在插槽10内的稳定性。进一步,螺纹孔B14与螺纹杆7相配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螺纹杆7可以在螺纹孔B14的内腔中前后移动。进一步,分束器本体4的外表面喷涂有石墨烯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分束器本体4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分束器本体4与连接块11通过卡槽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工作原理:使用时,先通过摇杆转动螺纹杆7,螺纹杆7在螺纹孔B14的内腔中转动,向外移动,带动限位柱18离开凹槽5,缩回进活动腔9的内部,再将分束器本体4放置在凹槽5中,连接块11卡入卡槽6的内侧,再通过反向转动摇杆,摇杆反向转动带动螺纹杆7反向转动,螺纹杆7在螺纹孔B14的内腔中向内移动,限位柱18向内移动,插入插槽10的内侧,通过设置有弹簧16、壳体17,将限位柱18向插槽10的内侧挤压,使得连接足够紧密,保证了安装完成后分束器本体4的稳定性,当分束器本体4温度过高时,可以打开风机本体13的开关,风机本体13吹出的风通过通风孔12对分束器本体4表面进行降温,在分束器本体4外表面喷涂有石墨烯涂层,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该技术便于对分束器本体4进行拆装,便于对其进行拆卸检修,省时省力,且散热效果好,防止内部元件因温度较高而烧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壁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11),两个所述连接块(11)外表面相背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0),所述安装座(1)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B(14),两个所述螺纹孔B(14)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9),所述活动腔(9)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贯穿所述螺纹孔B(14),两个所述螺纹杆(7)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套接有壳体(17),所述螺纹杆(7)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套设有限位环(15),所述螺纹杆(7)外表面的一侧套设有弹簧(16),所述壳体(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8),且所述限位柱(18)卡入所述插槽(10)的内侧,两个所述连接块(11)外表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分束器本体(4),所述凹槽(5)的下方设置有风机腔(8),所述风机腔(8)内壁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风机本体(13),所述风机腔(8)与所述凹槽(5)通过若干个通风孔(12)连接,所述安装座(1)外表面两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螺纹孔A(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光纤分束器,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壁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11),两个所述连接块(11)外表面相背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0),所述安装座(1)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B(14),两个所述螺纹孔B(14)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9),所述活动腔(9)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贯穿所述螺纹孔B(14),两个所述螺纹杆(7)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套接有壳体(17),所述螺纹杆(7)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套设有限位环(15),所述螺纹杆(7)外表面的一侧套设有弹簧(16),所述壳体(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8),且所述限位柱(18)卡入所述插槽(10)的内侧,两个所述连接块(11)外表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分束器本体(4),所述凹槽(5)的下方设置有风机腔(8),所述风机腔(8)内壁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风机本体(13),所述风机腔(8)与所述凹槽(5)通过若干个通风孔(1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道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瑞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