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检测气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97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检测气罩,包括通气罩,通气罩的一端设有进气接头,通气罩的另一端设有出气接头,在通气罩的上表面且沿进气接头至出气接头方向加工有至少2个凹槽。凹槽上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分别经固定组件单独安装在通气罩上,且凹槽与气体传感器下表面之间检测腔,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气路上被监测气体中的污染物气体浓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体检测气罩结构简单、安装可靠,通过将不少于2个气体传感器单独且依次设置在通气罩上,能够及时发现气体传感器的故障,进行快速精准的拆卸,大大提升了效率,同时,避免对其他气体传感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检测气罩
本技术涉及气体监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气体检测气罩。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大气污染物被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所处的环境的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使得气体监测装置的发展及应用越来越普遍。环境气体监测主要是对环境空气中具有一定直径范围的颗粒物以及污染物气体进行监测,如颗粒物主要监测PM2.5/PM10的浓度,污染物气体主要测定TVOC、CO、SO2、NO2、O3、H2S等气体浓度。目前环境气体监测系统的气体传感器多为单独安装在检测气路内,使得监测系统内检测气路的连接节点多、结构复杂,使得检测系统的安装比较复杂,且容易出现连接节点处漏气的情况,不易检修且检修效率低的问题,严重影响监测装置的使用。同时,监测系统的体积大、重量大,不便于移动或者携带。现在,也有将多个传感器以一个整体的结构紧固安装通气罩上,虽然其能够简化检测气路的连接,降低监测系统的体积及重量,但是当结构中其中一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无法对故障的传感器精准定位,需要将其整体进行拆卸后逐一排查出损坏的器件,费时长且效率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环境气体监测系统内的气体检测气罩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将多个气体传感器单独安装在空气检测气路上,导致监测系统的结构复杂、体积大的问题;或将多个气体传感器以一个整体安装在空气检测气路上,当其中某一个气体传感器出现故障上,无法对其精准定位需要将其整体拆卸后逐一排查出现故障的器件,费时费力、效率低,且容易使得检测气路密封性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可靠、可独立拆卸各个气体传感器的气体检测气罩。本技术气体检测气罩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将多个气体传感器分别单独安装在通气罩上,在测试或使用环节发现某个气体传感器与通气罩的连接处密封或安装效果不好时,可将其单独拆卸,避免了影响其它气体传感器的密封及安装效果,确保气体检测气罩的各个气体传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实现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检测气罩,包括通气罩,通气罩的一端设有进气接头,通气罩的另一端设有出气接头,在通气罩的上表面且沿进气接头至出气接头方向加工有至少2个凹槽,进气接头与凹槽之间、相邻凹槽之间、凹槽与出气接头之间均经位于通气罩内的气路管道连通并形成被监测气体的检测气路。凹槽上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分别经固定组件安装在通气罩上,且凹槽与气体传感器下表面之间检测腔,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气路上被监测气体中的污染物气体浓度。本技术通过将不少于2个气体传感器单独且依次设置在通气罩上,能够及时发现气体传感器的故障,进行快速精准的拆卸,大大提升了效率,同时,避免对其他气体传感器造成影响。进一步的,作为对凹槽及气体传感器的改进,气体传感器结构的凹槽为圆柱形凹槽,气体传感器为圆柱形气体传感器,且圆柱形气体传感器的下表面与圆柱形凹槽的底部之间形成的检测腔为圆柱形检测腔,圆柱形检测腔的设置,能够确保污染物气体浓度检测的准确性。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圆柱形凹槽包括第一圆柱形凹槽,在第一圆柱形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对称的孔,孔与气路管道连通,且气路管道、孔、第一圆柱形凹槽的中心均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柱形气体传感器的下部为凸台结构,且圆柱形气体传感器下部的凸台插入第一圆柱形凹槽,第一圆柱形凹槽的底壁、气体传感器的凸台下表面、第一圆柱形凹槽的外周壁之间围成圆柱形检测腔。上述结构的设置,一方面能够缩短检测气路的路径,提高检测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进入第一圆柱形凹槽内的被检测气体均匀分布在检测腔内,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染物气体浓度检测的精度。作为对上述圆柱形凹槽的改进,第一圆柱形凹槽外周加工有与第一圆柱形凹槽同轴的第二圆柱形凹槽,圆柱形气体传感器的凸台外周套设有密封垫圈。圆柱形气体传感器安装至第一圆柱形凹槽内时,密封垫圈与第二圆柱形凹槽的外壁及底壁紧密接触。密封垫圈的设置,能够使气体传感器安装到通气罩的凹槽内时,密封垫圈将其接触处的部位进行密封,提高其密封性,避免其在检测腔内气体的冲击或者监测系统移动过程中,影响气体传感器与凹槽的安装位置的密封性,出现产生漏气现象,影响检测结果。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圆柱形凹槽内设有堵块,堵块的底部及前后两端均与第一圆柱形凹槽连接,堵块左右两端与孔之间与具有间距。气体传感器安装到凹槽内时,堵块的上表面与气体传感器的下表面紧密接触,气体传感器、第一圆柱形凹槽、堵块三者使检测腔形成“倒U”型检测腔。其中,作为对上述气体检测气罩的固定组件的改进,固定组件至少包括2个传感器支柱。进一步的,固定组件还包括位于气体传感器上端的压盖,压盖及支柱组件将气体传感器与通气罩固定连接。固定组件将气体传感器安装固定到通气罩上的过程是:首先,将气体传感器放置在通气罩上凹槽上,其次,将压盖放在气体传感器的上端,并使压盖上的通孔与传感器支柱对应;最后,用螺钉将气体传感器压紧安装在通气罩上。进一步的,作为对固定组件的改进,传感器支柱顶部与压盖下表面设有结构间隙。结构间隙的设置,能够将压盖固定在传感器支柱上时,气体传感器下压对密封垫圈具有向下压力,使密封垫圈发生弹性变形,使气体传感器与通气罩之间紧密接触达到密封效果。进一步的,气体传感器包括TVOC气体传感器、SO2气体传感器、O3气体传感器、NO2气体传感器、CO气体传感器,其中,TVOC气体传感器用于测定被监测气体内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浓度;SO2气体传感器用于测定被监测气体内SO2的浓度;O3气体传感器用于测定被监测气体内O3的浓度;NO2气体传感器用于测定被监测气体内NO2的浓度;CO气体传感器用于测定被监测气体内CO气体传感器的浓度;用于测定被监测气体内CO的浓度。进一步的,作为对通气罩的改进,为了方便气体检测气罩与监测系统的其他的模块安装,使通气罩的进气接头及出气接头均为宝塔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各个传感器单独且依次的安装在通气罩上,当发现气体传感器漏气或者其它故障时,可以迅速准确的实现精准拆卸,且避免了拆卸时对其他气体传感器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气体检测气罩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气体检测气罩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气体检测气罩的截面;其中,1.通气罩;2.进气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检测气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罩,所述通气罩的一端设有进气接头,所述通气罩的另一端设有出气接头,在所述通气罩的上表面且沿所述进气接头至所述出气接头方向加工有至少2个凹槽,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凹槽之间、相邻所述凹槽之间、所述凹槽与所述出气接头之间均经位于所述通气罩内的气路管道连通并形成被监测气体的检测气路;/n所述凹槽上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分别经固定组件单独安装在所述通气罩上,且所述凹槽与所述气体传感器下表面之间检测腔,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气路上被监测气体中的污染物气体浓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检测气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罩,所述通气罩的一端设有进气接头,所述通气罩的另一端设有出气接头,在所述通气罩的上表面且沿所述进气接头至所述出气接头方向加工有至少2个凹槽,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凹槽之间、相邻所述凹槽之间、所述凹槽与所述出气接头之间均经位于所述通气罩内的气路管道连通并形成被监测气体的检测气路;
所述凹槽上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分别经固定组件单独安装在所述通气罩上,且所述凹槽与所述气体传感器下表面之间检测腔,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气路上被监测气体中的污染物气体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检测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圆柱形凹槽,所述气体传感器为圆柱形气体传感器,且所述圆柱形气体传感器的下表面与所述圆柱形凹槽的底部之间形成的所述检测腔为圆柱形检测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检测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凹槽包括第一圆柱形凹槽,在所述第一圆柱形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对称的孔,所述孔与所述气路管道连通,且所述气路管道、所述孔、所述第一圆柱形凹槽的中心均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圆柱形气体传感器的下部为凸台结构,且所述圆柱形气体传感器下部的凸台插入所述第一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圆柱形凹槽的底壁、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凸台下表面、所述第一圆柱形凹槽的外周壁之间围成所述圆柱形检测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检测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形凹槽外周加工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启明亓俊涛林郅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