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磊专利>正文

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89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国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框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间隙设置有压力管道,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压力管道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管道技术领域。该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达到了将待检测的压力管道置于固定框内,利用主体对压力管道进行耐压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使用需求,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压力管道进行固定,提高压力管道固定稳定性,便于主体进行检测,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将压力管道进行支撑,将压力管道顶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力管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从广义上理解,压力管道是指所有承受内压或外压的管道,无论其管内介质如何。压力管道是管道中的一部分,管道是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控制和制止流体流动的,由管子、管件、法兰、螺栓连接、垫片、阀门、其他组成件或受压部件和支承件组成的装配总成。压力管道,通常需要埋在地下,承受地面的压力。因此,压力管道在进行使用前,需要使用检测装置对压力管道压力进行检测。目前,现有的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结构单一,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压力管道进行固定,导致压力管道在检测过程中,容易晃动,影响压力管道的检测效率与精度,且不便于对压力管道进行支撑,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结构单一,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压力管道进行固定,导致压力管道在检测过程中,容易晃动,影响压力管道的检测效率与精度,且不便于对压力管道进行支撑,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它可以实现底框、立柱、底座、固定框、压力管道、固定装置、支撑架、主体与支撑装置组成一个整体,将待检测的压力管道置于固定框内,利用主体对压力管道进行耐压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使用需求,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压力管道进行固定,提高压力管道固定稳定性,便于主体进行检测,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将压力管道进行支撑,将压力管道顶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国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框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间隙设置有压力管道,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压力管道相对应,所述固定框的间隙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与压力管道相对应,所述底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压力管道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与限位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丝杆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转动丝杆螺纹连接有丝杠滑块,所述丝杠滑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丝杠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固定框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盖。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底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底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位于固定块的两侧螺纹螺向相反,所述螺纹杆位于底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盘,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底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运动块,所述运动块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运动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远离运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底框、立柱、底座、固定框、压力管道、固定装置、支撑架、主体与支撑装置组成一个整体,将待检测的压力管道置于固定框内,利用主体对压力管道进行耐压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使用需求,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压力管道进行固定,提高压力管道固定稳定性,便于主体进行检测,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将压力管道进行支撑,将压力管道顶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提高工作效率,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压力管道进行固定,转动第一转动盘,带动转动丝杆转动,带动限位块在限位框内转动,带动丝杠滑块向下运动,带动推杆向下运动,带动压盖向下运动,便于对压力管道进行固定,提高压力管道固定稳定性,便于主体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精度与效率,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将压力管道顶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转动第二转动盘,带动螺纹杆转动,带动运动块运动,运动块与滑动杆进行滑动,提高运动块运动稳定性,运动块带动转动架转动,带动连接块运动,带动支撑板向上运动,进而将压力管道顶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固定块的顶部设置伸缩杆,便于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提高支撑板运动稳定性,只能上下运动,达到了底框、立柱、底座、固定框、压力管道、固定装置、支撑架、主体与支撑装置组成一个整体,将待检测的压力管道置于固定框内,利用主体对压力管道进行耐压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使用需求,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压力管道进行固定,提高压力管道固定稳定性,便于主体进行检测,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将压力管道进行支撑,将压力管道顶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底框;2、立柱;3、底座;4、固定框;5、压力管道;6、固定装置;61、固定杆;62、固定板;63、限位框;64、限位块;65、转动丝杆;66、第一转动盘;67、丝杠滑块;68、推杆;69、压盖;7、支撑架;8、主体;9、支撑装置;91、固定块;92、螺纹杆;93、第二转动盘;94、滑动杆;95、运动块;96、转动架;97、连接块;98、支撑板;99、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框1,底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2,立柱2的底部国定连接有底座3,底框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固定框4的间隙设置有压力管道5,固定框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固定框4的间隙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顶部设置有主体8,主体8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装置9,支撑装置9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底框1、立柱2、底座3、固定框4、压力管道5、固定装置6、支撑架7、主体8与支撑装置9组成一个整体,将待检测的压力管道5置于固定框4内,利用主体8对压力管道5进行耐压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使用需求,设置固定装置6,便于对压力管道5进行固定,提高压力管道5固定稳定性,便于主体8进行检测,设置支撑装置9,便于将压力管道5进行支撑,将压力管道5顶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提高工作效率。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底部国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框(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的间隙设置有压力管道(5),所述固定框(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所述固定框(4)的间隙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顶部设置有主体(8),所述主体(8)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所述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装置(9),所述支撑装置(9)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底部国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框(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的间隙设置有压力管道(5),所述固定框(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所述固定框(4)的间隙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顶部设置有主体(8),所述主体(8)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所述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装置(9),所述支撑装置(9)与压力管道(5)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与固定框(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所述固定框(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框(63),所述限位框(6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64),所述限位块(6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丝杆(65),所述转动丝杆(65)与限位框(6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丝杆(65)与固定板(6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丝杆(6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66),所述转动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磊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