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81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其包括进水主管、出水主管和支管,进水主管的首端设置有进水口,出水主管设置于进水主管的上方,且出水主管的尾端设置有出水口,支管的一端连接进水主管,另一端连接出水主管,支管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翅片,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翅片。通过设置第二翅片可增加支管内侧的吸热表面积,从而可提高吸热效率,且能够使热水产生较为剧烈的湍流,在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支管内的结垢,通过设置第一翅片可增加支管外侧的散热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供暖装置吸热和放热的效率,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和换热效率,提高热水的热量利用率,使得对室内的供暖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供暖装置
本技术涉及室内供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供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室内场所会安装供暖装置,其中,使用热水作为热源的供暖装置占有较大的比例。该类的供暖装置在使用时,将热水通入,在热水流经供暖装置的过程中,供暖装置通过传导的方式吸收热水的热量,然后经由供暖装置的外壳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热水在流出供暖装置后温度降低,降温后的水回流至加热系统进行加热升温。由于供暖装置的结构限制,供暖装置吸热和放热的效率较低,导致对室内的供暖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供暖装置,能够解决吸热和放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其包括:进水主管,其首端设有进水口;出水主管,设于所述进水主管的上方,且其尾端设有出水口;支管,分别连接进水主管和出水主管,所述支管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翅片,内侧壁设有第二翅片。优选的,所述支管设置为多个,多个支管沿进水主管的轴向依次排列。优选的,所述第一翅片设置为肋翅片或针翅片;所述第二翅片设置为肋翅片或针翅片。优选的,所述第一翅片的高度设置为L1,0.1≤L1≤40mm,宽度设置为W1,0.1≤W1≤40mm,厚度设置为H1,0.1≤H1≤5mm;所述第二翅片的高度设置为L2,0.1≤L2≤40mm,宽度设置为W2,0.1≤W2≤40mm,厚度为H2,0.1≤H2≤5mm。优选的,所述进水主管的内径为D1,2≤D1≤240mm;所述出水主管的内径为D2,2≤D2≤240mm;所述支管的内径为D3,2≤D3≤240mm。优选的,每一所述支管上的第二翅片设置为多个并分成两个以上的翅片组,两个以上的翅片组沿支管的轴向排列,相邻翅片组之间的间距为A1;每一所述翅片组中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翅片,翅片组中的第二翅片沿着支管的轴向等间距分布,且翅片组中的相邻两第二翅片之间的间距为A2,A1>A2。优选的,所述第二翅片的高度为L2,A1>L2>A2。优选的,所述进水主管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设有第三翅片。优选的,所述出水主管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设有第四翅片。上述方案具有如下至少一个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翅片可增加支管内侧的吸热表面积,从而可提高吸热效率,且能够使热水产生较为剧烈的湍流,在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支管内的结垢,通过设置第一翅片可增加支管外侧的散热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供暖装置吸热和放热的效率,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和换热效率,提高热水的热量利用率,使得对室内的供暖效果较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其包括进水主管10、出水主管20和支管30,进水主管10的首端设置有进水口11,出水主管20设置于进水主管10的上方,且出水主管20的尾端设置有出水口21。支管30的一端连接进水主管10,另一端连接出水主管20。支管30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翅片31,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翅片32。其中,支管30设置为多个,这些支管30沿着进水主管10的轴向依次排列。进水主管10和进水主管10的内外侧壁可设置为光壁结构。在使用时,高温热水经进水口11流入,流经支管30和出水主管20,经由出水主管20流出。通过设置第二翅片32可增加支管30内侧的吸热表面积,从而可提高吸热效率,且能够使热水产生较为剧烈的湍流,在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支管30内的结垢;通过设置第一翅片31可增加支管30外侧的散热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如此,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供暖装置吸热和放热的效率,其换热效率较高,加速热量的传导,提高热水的热量利用率,使得对室内的供暖效果较好。第一翅片31可设置为肋翅片或针翅片,第二翅片32亦可设置为肋翅片或针翅片。第一翅片31的高度设置为L1,0.1≤L1≤40mm,宽度设置为W1,0.1≤W1≤40mm,厚度设置为H1,0.1≤H1≤5mm。例如,可将L1设置为0.1mm、10mm、20mm、30mm、40mm等,W1设置为0.1mm、10mm、20mm、30mm、40mm等,H1设置为0.1mm、0.2mm、1.5mm、5mm等。第二翅片32的高度设置为L2,0.1≤L2≤40mm,宽度设置为W2,0.1≤W2≤40mm,厚度为H2,0.1≤H2≤5mm。例如,可将L2设置为0.1mm、10mm、20mm、30mm、40mm等,W2设置为0.1mm、10mm、20mm、30mm、40mm等,H2设置为0.1mm、0.2mm、1.5mm、5mm等。其中,第一翅片31、第二翅片32设置为针翅片时,其直径即等于其厚度和宽度。进水主管10的内径为D1,2≤D1≤240mm;出水主管20的内径为D2,2≤D2≤240mm;支管30的内径为D3,2≤D3≤240mm。例如,可将D1设置为2mm、50mm、150mm、200mm、240mm等,D2设置为2mm、50mm、150mm、200mm、240mm等,D3设置为2mm、50mm、150mm、200mm、240mm等。其中优选的,L2<0.2*D3。参照图2,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进水主管1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设置有第三翅片12,用以增加进水主管10内侧的吸热表面积和外侧的散热表面积,从而可提高供暖装置的吸热和散热效率,优化供暖效果。同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水主管(10),其首端设有进水口(11);/n出水主管(20),设于所述进水主管(10)的上方,且其尾端设有出水口(21);/n支管(30),分别连接进水主管(10)和出水主管(20),所述支管(30)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翅片(31),内侧壁设有第二翅片(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主管(10),其首端设有进水口(11);
出水主管(20),设于所述进水主管(10)的上方,且其尾端设有出水口(21);
支管(30),分别连接进水主管(10)和出水主管(20),所述支管(30)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翅片(31),内侧壁设有第二翅片(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30)设置为多个,多个支管(30)沿进水主管(10)的轴向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31)设置为肋翅片或针翅片;所述第二翅片(32)设置为肋翅片或针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室内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31)的高度设置为L1,0.1≤L1≤40mm,宽度设置为W1,0.1≤W1≤40mm,厚度设置为H1,0.1≤H1≤5mm;所述第二翅片(32)的高度设置为L2,0.1≤L2≤40mm,宽度设置为W2,0.1≤W2≤40mm,厚度为H2,0.1≤H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铸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