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混合式消雾节水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81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4
一种冷凝混合式消雾节水冷却塔,包括塔体、隔板、换热管、喷水管、填料、冷凝板和导流组件;隔板设置在塔体内部;换热管对应第一进气口位置设置在干冷舱内部,且进水端与外部热水管连通,出水端延伸至湿冷混合舱,与喷水管连通;填料设置在喷水管的下方;冷凝板设置在喷水管的上方;导流组件设置在隔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独立的干冷舱和湿冷混合舱,通过干冷和湿冷两种方式对热水进行两次冷却,使得冷却的效果好;设置导流组件对塔体内的气流进行方向引导,对干燥的热空气和潮湿饱和的热空气混合,配合冷凝板作用,快速降低热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饱和度,冷能水汽,实现高效消雾、节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混合式消雾节水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混合式消雾节水冷却塔。
技术介绍
常规冷却塔是通过将热水喷洒至填料表面与通过填料的冷空气相接触,热水与冷空气之间即产生显热之热交换作用,同时部份的热水被蒸发,亦即蒸发水汽中其蒸发潜热被排放至空气中,最后经冷却后的水落入水池内。由于主要是通过水的蒸发来散热,所以冷却塔会产生大量蒸发损失水量,该部分占循环水量的1.0%-1.5%。在冬季及环境湿度大的情况下,由于冷却塔的散热后的饱和湿热空气与大气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的雾,影响环境和周边的交通为。而现有的消雾节水冷却塔冷却方式单一,湿热蒸汽和干冷空气混合不充分,导致消雾节水不彻底,冷却效果不理想。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冷凝混合式消雾节水冷却塔。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冷凝混合式消雾节水冷却塔。本技术设置独立的干冷舱和湿冷混合舱,通过干冷和湿冷两种方式对热水进行两次冷却,使得冷却的效果好;设置导流组件对塔体内的气流进行方向引导,对干燥的热空气和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混合式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隔板(2)、换热管(3)、喷水管(4)、填料(5)、冷凝板(22)和导流组件(6);隔板(2)设置在塔体(1)内部,将塔体(1)分隔为干冷舱(24)和湿冷混合舱(25),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连通干冷舱(24)和湿冷混合舱(25)的通气口(23);塔体(1)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干冷舱(24)连通的第一进气口(7)和与湿冷混合舱(25)连通的第二进气口(8),塔体(1)的上端设置有与湿冷混合舱(25)连通的出气口(9);换热管(3)对应第一进气口(7)位置设置在干冷舱(24)内部,且进水端与外部热水管(11)连通,出水端延伸至湿冷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混合式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隔板(2)、换热管(3)、喷水管(4)、填料(5)、冷凝板(22)和导流组件(6);隔板(2)设置在塔体(1)内部,将塔体(1)分隔为干冷舱(24)和湿冷混合舱(25),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连通干冷舱(24)和湿冷混合舱(25)的通气口(23);塔体(1)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干冷舱(24)连通的第一进气口(7)和与湿冷混合舱(25)连通的第二进气口(8),塔体(1)的上端设置有与湿冷混合舱(25)连通的出气口(9);换热管(3)对应第一进气口(7)位置设置在干冷舱(24)内部,且进水端与外部热水管(11)连通,出水端延伸至湿冷混合舱(25),与喷水管(4)连通;填料(5)设置在喷水管(4)的下方;冷凝板(22)设置在喷水管(4)的上方;导流组件(6)设置在隔板(2)上;
导流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29)、第一齿轮(27)、第二齿轮(28)、第一转轴(12)、第一扇叶(13)、传动带(15)、第二转轴(16)、第三齿轮(17)、第四齿轮(18)、第三转轴(19)、第四转轴(20)、第二扇叶(21)和第三扇叶;隔板(2)内部设置有安装槽(14);第一转轴(12)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隔板(2)的下端,且与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干冷舱(24)和湿冷混合舱(25);第一扇叶(13)设置在第一转轴(12)的两端;驱动电机(29)设置在安装槽(14)内,且主轴键合连接第二齿轮(28);第一齿轮(27)键合连接第一转轴(12),且与第二齿轮(28)啮合连接;第二转轴(16)平行第一转轴(12)且转动设置在隔板(2)的上端;第三转轴(19)和第四转轴(20)的上端分别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巢泳源巢观生谢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石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