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75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3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若干出风口、若干回风口、蒸发器腔体结构,内箱体安装于所述外箱体内,蒸发器腔体结构安装于所述内箱体的一端,出风口安装于内箱体和蒸发器腔体结构的上部,形成出风通道,回风口安装于内箱体和蒸发器腔体结构的下部,形成回风通道;蒸发器腔体结构包括风道板面板、风道板内板、蒸发器、加热管和蒸发风机,所述风道板面板安装于内箱体上,风道板内板安装于所述风道板面板两侧,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内箱体上,所述加热管安装于蒸发器上,所述蒸发风机安装于风道板内板上;上述风冷无霜卧式冷柜,保证冷气可以输送到柜体的每一个角落,循环无死角,保证柜体物品降温均匀,无霜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
,具体为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
技术介绍
传统卧式冷柜采用直冷的方式制冷,包含内箱体、外箱体、蒸发管路和保温层等相关结构。直冷箱体采用蒸发管环绕内箱体内壁,通过蒸发管路吸收热量,使得内箱体内壁温度下降,从而达到降低箱内温度的效果。传统直冷方式制冷,箱内是一个密闭的空间,箱内空气不对流,物品之间的热交换速度慢,容易造成中间物品长时间不冷冻下来而导致变质;同时,直冷方式容易造成内胆表面结霜,时间长的话表面结冰,影响制冷效果,需要手动把霜除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冷速度快、制冷无死角、不结霜的风冷无霜卧式冷柜。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若干出风口、若干回风口、蒸发器腔体结构,所述内箱体安装于所述外箱体内,所述蒸发器腔体结构安装于所述内箱体的一端,所述出风口安装于所述内箱体和蒸发器腔体结构的上部,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回风口安装于所述内箱体和蒸发器腔体结构的下部,形成回风通道;所述蒸发器腔体结构包括风道板面板、风道板内板、蒸发器、加热管和蒸发风机,所述风道板面板安装于内箱体上,风道板内板安装于所述风道板面板两侧,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内箱体上,所述加热管安装于蒸发器上,所述蒸发风机安装于内箱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板面板与风道板内板通过卡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上具有若干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为4个且两两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口为4个且两两相对设置。上述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压缩机工作后蒸发器吸收热量变冷,蒸发风机吸风,把蒸发器底部的空气抽上来经过蒸发器,空气热交换变冷气,冷气经过出风口,均匀在内箱体上端喷出,冷却物品后然后慢慢下沉,经过蒸发风机的抽风,回气通道内会形成负压,冷气下沉后会被回风通道负压吸收,回到蒸发器底部,至此形成一个循环,保证冷气可以输送到柜体的每一个角落,循环无死角,保证柜体物品降温均匀,无霜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风冷无霜卧式冷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风冷无霜卧式冷柜的蒸发器腔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包括外箱体100、内箱体200、若干出风口300、若干回风口400、蒸发器腔体结构500,所述内箱体200安装于所述外箱体100内,所述蒸发器腔体结构500安装于所述内箱体200的一端,所述出风口300安装于所述内箱体200和蒸发器腔体结构500的上部,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回风口400安装于所述内箱体100和蒸发器腔体结构500的下部,形成回风通道;如图2所示,所述蒸发器腔体结构500包括风道板面板510、风道板内板520、蒸发器530、加热管540和蒸发风机550,所述风道板面板510安装于内箱体200上,风道板内板520安装于所述风道板面板510两侧,所述蒸发器530安装于所述内箱体200上,所述加热管540安装于蒸发器530上,所述蒸发风机550安装于内箱体200上。风冷无霜卧式冷柜还包括有压缩机,压缩机通过铜管与蒸发器连接。加热管540安装于蒸发器530底部,焊接管路后,安装风道板内板520,风道板内板520需要与内箱体200内板密贴,中间可增加密封海绵,蒸发风机550安装在风道板内板520上,风道板内板520与风道板面板之间510之间拼装形成蒸发器腔体结构500,必要位置增加密封海绵,保证冷气从出风口300而出,回风口400回归。在进行制冷时,压缩机工作后蒸发器530吸收热量变冷,蒸发风机550吸风,把蒸发器530底部的空气抽上来经过蒸发器530,空气热交换变冷气,冷气经过柜体内箱体200出风口300形成的内部风道,均匀在内箱体200上端喷出,冷却物品然后慢慢下沉,经过蒸发风机550的抽风,回风口400形成的回风通道内会形成负压,冷气下沉后会被回风通道负压吸收,回到蒸发器底部,至此形成一个循环,保证冷气可以输送到柜体的每一个角落。这样,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压缩机工作后蒸发器530吸收热量变冷,蒸发风机550吸风,把蒸发器530底部的空气抽上来经过蒸发器530,空气热交换变冷气,冷气经过出风口400,均匀在内箱体200上端喷出,冷却物品后然后慢慢下沉,经过蒸发风机550的抽风,回气通道内会形成负压,冷气下沉后会被回风通道负压吸收,回到蒸发器530底部,至此形成一个循环,保证冷气可以输送到柜体的每一个角落,循环无死角,保证柜体物品降温均匀,无霜产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板面板510与风道板内板520通过卡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出风口400被遮挡,所述出风口400上具有若干凸起410。这样,出风口400上的凸起410的设置,保证物品不会完全堵住出风口400,无需隔离物品与箱体接触,保证冷气的正常循环,保证了冷柜的正常工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为4个且两两相对设置。出风口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三出风口、第四出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安装在内箱体200的一侧,第三出风口、第四出风口安装在内箱体200的另一侧且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在风道板面板510上还有第五出风口,冷气分别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三出风口、第四出风口、第五出风口流出,使冷气充满内箱体200的上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口400为4个且两两相对设置。回风口400分别为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第三回风口、第四回风口,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第三回风口分别安装于内箱体200的下部,第四回风口安装于风道板面板510的下部上,热风从第四回风口回到蒸发器腔体结构500,经过蒸发风机550的抽风,完成冷气的循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若干出风口、若干回风口、蒸发器腔体结构,所述内箱体安装于所述外箱体内,所述蒸发器腔体结构安装于所述内箱体的一端,所述出风口安装于所述内箱体和蒸发器腔体结构的上部,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回风口安装于所述内箱体和蒸发器腔体结构的下部,形成回风通道;/n所述蒸发器腔体结构包括风道板面板、风道板内板、蒸发器、加热管和蒸发风机,所述风道板面板安装于内箱体上,风道板内板安装于所述风道板面板两侧,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内箱体上,所述加热管安装于蒸发器上,所述蒸发风机安装于内箱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若干出风口、若干回风口、蒸发器腔体结构,所述内箱体安装于所述外箱体内,所述蒸发器腔体结构安装于所述内箱体的一端,所述出风口安装于所述内箱体和蒸发器腔体结构的上部,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回风口安装于所述内箱体和蒸发器腔体结构的下部,形成回风通道;
所述蒸发器腔体结构包括风道板面板、风道板内板、蒸发器、加热管和蒸发风机,所述风道板面板安装于内箱体上,风道板内板安装于所述风道板面板两侧,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内箱体上,所述加热管安装于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名根伍明楚梁棣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