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7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其中,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设于第一导风板一侧,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内侧的卡勾,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第二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卡块;所述第二导风板还包括间隔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两个连接柱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导风板结构闭合时,第一导风板用于维持空调器整体外观的一体性。第二导风板用于支撑第一导风板,使导风板结构能够完全闭合出风口,避免空调器的内部风道积尘,提高出风洁净度。由于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不是一体成型件,使导风板的的温度传导较慢,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在导风板结构上生成凝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空调器的制冷效率越来越高,制冷速度越来越快。导风板作为空调室内机一个重要的送风装置,需要和冷风直接接触。由于导风板的一侧与冷风接触,而另一侧与室内的原有空气接触,使得导风板的板面两侧之间存在温差,容易在导风板上生成凝露。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导风板结构与空调,满足空调的导风需求的同时减少或避免在导风板结构上生成凝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导风板结构,所述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一侧,且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内侧的第一抵接部和卡勾,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第二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第二抵接部和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勾相连;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形成容置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一侧;/n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内侧的卡勾,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第二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卡块;/n所述第二导风板还包括间隔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两个连接柱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一侧边缘形成所述卡块,所述卡勾插入所述插入孔与所述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一侧;
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内侧的卡勾,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第二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卡块;
所述第二导风板还包括间隔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两个连接柱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一侧边缘形成所述卡块,所述卡勾插入所述插入孔与所述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内侧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导风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板体宽度方向排布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沿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壁面可围合形成一所述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为通孔或空腔;
所述插入孔设有多个,所述插入孔沿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
所述卡块面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形成导向斜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上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侧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一侧边缘形成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自所述第二板体向所述第一板体延伸且形成有第一斜面,所述支撑侧板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抵紧所述限位槽的底壁;
所述第一抵接部自所述第一板体的内壁向所述第二板体延伸且形成有第二斜面,沿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孟智郑和清张亮张勇迟莽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