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59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于活塞体中设置内腔体,滑杆配合在内腔体中,内腔体内侧开设环形锥面,滑杆内端连接球体;基于这种构造,当活塞体两侧存在压差时,球体会受滑杆推动而顶压至环形锥面上,对活塞体形成外扩力,从而使密封圈与液压油腔内壁之间形成更大的贴合力;基于以上原理,实现了密封效果随压差变化而变化的特点,而且,避免了密封圈长期在高弹性形变状态下滑动,因而有助于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至少一个适当加宽的环形密封带,使活塞体的外扩变形能够较为充分的作用于密封面上,从而确保了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压胀管机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胀接,是通过外力使位于管板孔中的管体端部向外胀开、嵌入至管板孔壁中相互嵌合,从而达到紧固、密封作用的连接方式,多用于换热器管束与换热器管板之间的连接。液压胀管机是以液压为传动模式的机械胀接设备。一般包括增压水腔和液压油腔,二者之间以活塞滑孔相连接,活塞体在液压油腔中滑动,活塞杆在活塞滑孔中滑动。为了避免油水混合,上述运动机构具有两道密封,一是活塞体与液压油腔之间的滑动密封,二是活塞杆与活塞滑孔之间的滑动密封,其中活塞体与液压油腔之间的滑动密封是基础和关键。目前,常规密封结构是以O型密封圈结合Y型密封圈实现的,为改善密封效果,近年来有研究者采用改进型的K型密封圈结合格莱圈实现密封作用,其原理主要是增大弹性接触面的数量和面积,同时增大接触面的弹性张力。这种方式确实能够提高密封性能,然而,由于密封唇部变形较大,且相互交错的密封唇在发生形变时会相互作用,因此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腔(1),活塞体(2),环形槽(3),O型密封圈(4),环形密封带(5),内腔体(6),滑杆(7),橡胶端头(8),顶杆(9),球体(10),环形锥面(11),其中,活塞体(2)与液压油腔(1)相配合,在活塞体(2)的外壁上具有若干环形槽(3),在环形槽(3)中分别设置有O型密封圈(4)和环形密封带(5),在活塞体(2)中设置有内腔体(6),滑杆(7)位于内腔体(6)中,滑杆(7)与内腔体(6)相互配合,在滑杆(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端头(8),在滑杆(7)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顶杆(9),在顶杆(9)上固定连接有球体(10),在内腔体(6)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腔(1),活塞体(2),环形槽(3),O型密封圈(4),环形密封带(5),内腔体(6),滑杆(7),橡胶端头(8),顶杆(9),球体(10),环形锥面(11),其中,活塞体(2)与液压油腔(1)相配合,在活塞体(2)的外壁上具有若干环形槽(3),在环形槽(3)中分别设置有O型密封圈(4)和环形密封带(5),在活塞体(2)中设置有内腔体(6),滑杆(7)位于内腔体(6)中,滑杆(7)与内腔体(6)相互配合,在滑杆(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端头(8),在滑杆(7)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顶杆(9),在顶杆(9)上固定连接有球体(10),在内腔体(6)的内侧具有环形锥面(11),球体(10)顶压在所述环形锥面(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胀管机的高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密封带(5)位于环形锥面(11)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彬尹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海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