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56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套管中敷设管道,传统的敷设方式施工过程复杂,对管道外壁摩擦力较大,容易损坏管道影响管道性能和寿命的问题,该滑轮车包括滑轮车车体、紧固机构以及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滑轮车车体底部用于驱动滑轮车车体移动,紧固机构设置在滑轮车车体上且待承载管道能通过紧固机构紧固在滑轮车本体上;滑轮车车体为弧形结构且向滑轮车底部方向凹陷,弧形结构的弧度与承载管道相匹配,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且移动轮的数量为2的倍数,移动轮分布在滑轮车车体上沿管道施工顶管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每侧设置移动轮的数量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本技术涉及管道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市政管线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敷设管道时,对于管线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沟渠以及交通密集的主干道路多采用非开挖施工方式,即顶管穿越工程。该工程首先在河底、道路下部的土壤中采用顶管机顶压混凝土、钢等各种类型套管穿越,形成管道通道,然后再将管道沿此通道敷设。管道敷设完成后在管道与套管之间填充沙子形成防水支撑层。这种方式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可为城市创造洁净、舒适的环境。在套管中敷设管道,传统的敷设方式通常为在套管底部填砂或铺设钢板、沙袋等垫层,然后将管道沿垫层穿入,但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采用这种底层结构施工过程复杂,尤其,对管道外壁摩擦力较大,管道容易损坏,直接影响管道性能和寿命。同时,因摩擦力大,管道敷设阻力大,也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车车体、紧固机构以及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其中:/n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滑轮车车体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滑轮车车体移动,所述紧固机构设置在所述滑轮车车体上且待承载管道能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紧固在所述滑轮车本体上;/n所述滑轮车车体为弧形结构且向滑轮车底部方向凹陷,所述弧形结构的弧度与承载管道相匹配,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且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2的倍数,所述移动轮分布在所述滑轮车车体上沿管道施工顶管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每侧设置所述移动轮的数量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车车体、紧固机构以及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滑轮车车体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滑轮车车体移动,所述紧固机构设置在所述滑轮车车体上且待承载管道能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紧固在所述滑轮车本体上;
所述滑轮车车体为弧形结构且向滑轮车底部方向凹陷,所述弧形结构的弧度与承载管道相匹配,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且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2的倍数,所述移动轮分布在所述滑轮车车体上沿管道施工顶管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每侧设置所述移动轮的数量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滑轮车行走驱动机构呈“八”字型布置在所述滑轮车车体底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包括移动轮本体和车体连接部,所述移动轮本体通过所述车体连接部安装在所述滑轮车本体的底部,所述车体连接部与所述滑轮车本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施工顶管穿越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车体连接板和两个轮子连接板,所述车体连接板的底面固定有所述轮子连接板且两个所述轮子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移动轮本体通过连接轴设置在两个所述轮子连接之间,所述车体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滑轮车车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诺润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