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风力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46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风力冷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固定框的内腔且位于风机的背端纵向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固定框内壁背端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者启动机体正常工作,然后风机旋转提供风力进行散热,然后再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端旋转带动转盘旋转,转盘旋转带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带动连接杆和转轮同步旋转,转轮旋转带动皮带和多个转轮旋转同步实现扇叶板旋转,解决了现有的风冷设备不具有除尘的问题,减少了人工除尘的劳动力,增加了风冷设备的效率,也提高了风冷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风力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冷却
,具体为高压风力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风冷及是空气冷却法是用降温后的冷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流经热源来吸取热量。在草坪生产中需要用到风冷设备,但现有的风冷设备不具有除尘的功能,增加了人工除尘的劳动力,降低了风冷设备的效率,也降低了风冷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压风力冷却装置,具备除尘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风冷设备不具有除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压风力冷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固定框的内腔且位于风机的背端纵向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固定框内壁背端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连接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转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板,所述固定框内壁顶部的背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左侧与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所述转轮的表面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转轮的一端套接在转轮的另一端,所述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扇叶板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毛刷与扇叶板配合使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前端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顶部与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杆与固定框配合使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扇叶板的旋转范围,所述开口与扇叶板配合使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防尘网的数量为四层,且互相重叠,所述防尘网与风机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机体、固定框、风机、防尘网和除尘机构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启动机体正常工作,然后风机旋转提供风力进行散热,然后再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端旋转带动转盘旋转,转盘旋转带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带动连接杆和转轮同步旋转,转轮旋转带动皮带和多个转轮旋转同步实现扇叶板旋转,扇叶板旋转配合毛刷对防尘网的表面进行刷新,达到除尘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风冷设备不具有除尘的问题,减少了人工除尘的劳动力,增加了风冷设备的效率,也提高了风冷设备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毛刷的设置,能够辅助扇叶板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除尘的作用,避免了毛刷的数量不足导致防尘网不能全部清理到,也提高机械除尘的效率。3、本技术通过防护杆的设置,能够辅助固定框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了人为的接触风机造成伤害,也增加机体工作的安全性。4、本技术通过开口的设置,能够辅助连接框进行通风,避免了开口的长度过短导致扇叶板旋转的过程中接触到连接框的边缘发生碰撞的现象。5、本技术通过防尘网的数量为四层的设置,能够辅助风机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均匀过滤的作用,避免了风机带动的空气附带杂质和颗粒进入机体的内部导致短路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固定框结构左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连接框和扇叶板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连接框结构俯视剖视图。图中:1、机体;2、固定框;3、风机;4、防尘网;5、除尘机构;51、连接框;52、转轮;53、连接杆;54、齿轮;55、扇叶板;56、电机;57、转盘;58、皮带;6、毛刷;7、防护杆;8、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高压风力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固定框2内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机3,固定框2的内腔且位于风机3的背端纵向固定连接有防尘网4,固定框2内壁背端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5。参考图2,除尘机构5包括连接框51,连接框5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转轮52,转轮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3,连接杆53的顶部贯穿连接框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54,转轮5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板55,固定框2内壁顶部的背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6,电机5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7,转盘57的左侧与齿轮54的右侧啮合连接,转轮52的表面套接有皮带58,皮带58远离转轮52的一端套接在转轮52的另一端,转轮52通过皮带58传动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除尘机构5,能够使电机56工作带动转盘57旋转,转盘57旋转带动齿轮54和连接杆53同步旋转,连接杆53旋转带动多个转轮52和皮带58同步旋转,转轮52旋转带动扇叶板55旋转,扇叶板55旋转配合毛刷6对防尘网4进行刷新除尘。参考图3,扇叶板55前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毛刷6,毛刷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毛刷6与扇叶板55配合使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毛刷6的设置,能够辅助扇叶板55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除尘的作用,避免了毛刷6的数量不足导致防尘网4不能全部清理到,也提高机械除尘的效率。参考图1,固定框2前端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杆7,防护杆7的顶部与固定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杆7与固定框2配合使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防护杆7的设置,能够辅助固定框2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了人为的接触风机3造成伤害,也增加机体1工作的安全性。参考图4,连接框51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开口8,开口8的横截面积大于扇叶板55的旋转范围,开口8与扇叶板55配合使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开口8的设置,能够辅助连接框51进行通风,避免了开口8的长度过短导致扇叶板5旋转的过程中接触到连接框51的边缘发生碰撞的现象。参考图2,防尘网4的数量为四层,且互相重叠,防尘网4与风机3配合使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防尘网4的数量为四层的设置,能够辅助风机3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均匀过滤的作用,避免了风机3带动的空气附带杂质和颗粒进入机体1的内部导致短路的现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通过使用者启动机体1正常工作,然后风机3旋转提供风力进行散热,然后再启动电机56,电机56输出端旋转带动转盘57旋转,转盘57旋转带动齿轮54旋转,齿轮54旋转带动连接杆53和转轮52同步旋转,转轮52旋转带动皮带58和多个转轮52旋转同步实现扇叶板55旋转,扇叶板55旋转配合毛刷6对防尘网4的表面进行刷新,达到除尘的效果。综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风力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内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机(3),所述固定框(2)的内腔且位于风机(3)的背端纵向固定连接有防尘网(4),所述固定框(2)内壁背端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风力冷却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内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机(3),所述固定框(2)的内腔且位于风机(3)的背端纵向固定连接有防尘网(4),所述固定框(2)内壁背端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风力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5)包括连接框(51),所述连接框(5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转轮(52),所述转轮(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3),所述连接杆(53)的顶部贯穿连接框(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54),所述转轮(5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板(55),所述固定框(2)内壁顶部的背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6),所述电机(5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7),所述转盘(57)的左侧与齿轮(54)的右侧啮合连接,所述转轮(52)的表面套接有皮带(58),所述皮带(58)远离转轮(52)的一端套接在转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碧原人造草坪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