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43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潮流能发电水轮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设计结构紧凑,传动精确且平稳,安全可靠,且能提高水轮机抵御突变海况的能力。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包括重力式承载结构、升降系统、折叠系统和水轮系统,重力式承载结构包括外圈、配重块、斜撑和安装台,升降系统包括下安装板、光杠、丝杠、平台、滑动板、升降电机、蜗杆、蜗轮和上安装板,安装板安装在安装台上,折叠系统包括折叠电机、小齿轮和大齿轮,水轮系统包括叶片、安装座和摆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
本技术涉及利用潮流能发电水轮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
技术介绍
21世纪,我国对潮流能开发利用项目的投资爆发式增长,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纷纷深入研究各有建树,发电效率在2.5-60kW之间,在中国的发电领域中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对比国内外潮流能开发现状发现,水轮机类型不全面,特别是水平轴和垂直轴结构不够稳定;整体结构不够紧凑;抵御突变海况的能力差,所以设计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该设计结构紧凑,传动精确且平稳,安全可靠,且能提高水轮机抵御突变海况的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利用潮流能发电水轮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包括重力式承载结构、外圈、配重块、斜撑、安装台、升降系统、下安装板、光杠、丝杠、平台、滑动板、升降电机、蜗杆、蜗轮、上安装板、折叠系统、折叠电机、小齿轮、大齿轮、水轮系统、叶片、安装座和摆杆,设计结构紧凑,传动精确且平稳,安全可靠,且能提高水轮机抵御突变海况的能力。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包括重力式承载结构、升降系统、折叠系统和水轮系统,所述重力式承载结构包括外圈、配重块、斜撑和安装台,所述升降系统包括下安装板、光杠、丝杠、平台、滑动板、升降电机、蜗杆、蜗轮和上安装板,安装板安装在安装台上,折叠系统包括折叠电机、小齿轮和大齿轮,水轮系统包括叶片、安装座和摆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所述的外圈上表面和安装台下表面平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所述的滑动板中间安装有滚珠轴承与丝杠啮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所述的丝杠表面经过耐磨处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所述的升降电机和折叠电机自身带有自锁功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所述的光杠有四根。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设计结构紧凑,传动精确且平稳,安全可靠,且能提高水轮机抵御突变海况的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展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I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1中II出局部放大视图。图中:重力式承载结构1;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安装台14;升降系统2;下安装板21;光杠22;丝杠23;平台24;上安装板25;升降电机25;蜗杆27;蜗轮28;折叠系统3;折叠电机31;小齿轮32;大齿轮33;水轮系统4;叶片41;安装座42;摆杆43。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利用潮流能发电水轮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包括重力式承载结构1、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安装台14、升降系统2、下安装板21、光杠22、丝杠23、平台24、滑动板25、升降电机26、蜗杆27、蜗轮28、上安装板29、折叠系统3、折叠电机31、小齿轮32、大齿轮33、水轮系统4、叶片41、安装座42和摆杆43,设计结构紧凑,传动精确且平稳,安全可靠,且能提高水轮机抵御突变海况的能力。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包括重力式承载结构1、升降系统2、折叠系统3和水轮系统4,所述重力式承载结构1包括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和安装台14,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和安装台14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升降系统2包括下安装板21、光杠22、丝杠23、平台24、滑动板25、升降电机26、蜗杆27、蜗轮28和上安装板29,安装板21安装在安装台14上,光杠22两端分别与上安装板29和下安装板21相连接,丝杠2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上安装板29和下安装板21上,丝杠23可以自由转动,滑动板25的4个光孔套在光杠22上,滑动板25中间的螺纹孔与丝杠23上的螺纹啮合,平台24安装在上安装板29上,升降电机26安装在平台24上,蜗杆27安装在升降电机26输出轴上,蜗轮28安装在丝杠23上,且蜗轮28与蜗杆27啮合,折叠系统3包括折叠电机31、小齿轮32和大齿轮33,折叠电机31和大齿轮33安装在滑动板25上,大齿轮33能自由转动,小齿轮32安装在折叠电机31输出轴上,小齿轮32与大齿轮33啮合,水轮系统4包括叶片41、安装座42和摆杆43,叶片41安装在安装座42上,安装座42安装在摆杆43一端,摆杆43另一端安装在大齿轮33上。在使用时,重力式承载结构1沉在海底起固定作用,该结构使用水深在8-10米之间,沉入海底后,启动升降电机26,转动丝杠23,丝杠23驱动滑动板25沿着光杠22向下滑动,到达一定深度后,启动折叠电机31,折叠电机31通过小齿轮32和大齿轮33带动水轮系统4展开水平状态,从而水轮机开始工作,该丝杠23和光杠22组成的升降系统2传动精确且平稳,如果遇到突变海况,为了防止水轮机被破坏,可以启动升降电机26,使滑动板25上升,再启动折叠电机31,使水轮系统4折叠,减少海水对水轮机的冲击,从而能抵御突变海况。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包括重力式承载结构(1)、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安装台(14)、升降系统(2)、下安装板(21)、光杠(22)、丝杠(23)、平台(24)、滑动板(25)、升降电机(26)、蜗杆(27)、蜗轮(28)、上安装板(29)、折叠系统(3)、折叠电机(31)、小齿轮(32)、大齿轮(33)、水轮系统(4)、叶片(41)、安装座(42)和摆杆(43),其特征在于:重力式承载结构(1)包括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和安装台(14),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和安装台(14)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升降系统(2)包括下安装板(21)、光杠(22)、丝杠(23)、平台(24)、滑动板(25)、升降电机(26)、蜗杆(27)、蜗轮(28)和上安装板(29),安装板(21)安装在安装台(14)上,光杠(22)两端分别与上安装板(29)和下安装板(21)相连接,丝杠(2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上安装板(29)和下安装板(21)上,滑动板(25)的4个光孔套在光杠(22)上,平台(24)安装在上安装板(29)上,升降电机(26)安装在平台(24)上,蜗杆(27)安装在升降电机(26)输出轴上,蜗轮(28)安装在丝杠(23)上,折叠系统(3)包括折叠电机(31)、小齿轮(32)和大齿轮(33),折小齿轮(32)和大齿轮(33)安装在滑动板(25)上,小齿轮(32)安装在折叠电机(31)输出轴上,水轮系统(4)包括叶片(41)、安装座(42)和摆杆(43),叶片(41)安装在安装座(42)上,安装座(42)安装在摆杆(43)一端,摆杆(43)另一端安装在大齿轮(3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包括重力式承载结构(1)、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安装台(14)、升降系统(2)、下安装板(21)、光杠(22)、丝杠(23)、平台(24)、滑动板(25)、升降电机(26)、蜗杆(27)、蜗轮(28)、上安装板(29)、折叠系统(3)、折叠电机(31)、小齿轮(32)、大齿轮(33)、水轮系统(4)、叶片(41)、安装座(42)和摆杆(43),其特征在于:重力式承载结构(1)包括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和安装台(14),外圈(11)、配重块(12)、斜撑(13)和安装台(14)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升降系统(2)包括下安装板(21)、光杠(22)、丝杠(23)、平台(24)、滑动板(25)、升降电机(26)、蜗杆(27)、蜗轮(28)和上安装板(29),安装板(21)安装在安装台(14)上,光杠(22)两端分别与上安装板(29)和下安装板(21)相连接,丝杠(2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上安装板(29)和下安装板(21)上,滑动板(25)的4个光孔套在光杠(22)上,平台(24)安装在上安装板(29)上,升降电机(26)安装在平台(24)上,蜗杆(27)安装在升降电机(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婧宇梁毅娟王一帆李琳吴沛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